《Simeprevir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佟琦
  • 发布时间:2015-04-10
  • Simeprevir(OlysioTM; GalexosTM; Sovriad®)为一种口服NS3/4A蛋白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该篇综述研究与欧盟simeprevir商标有关。在概念验证研究中,Simeprevir具有强效抗病毒活性。除HCV基因型3外,Simeprevir对所有HCV基因型均有效。在慢性HCV基因型1患者中,未接受过治疗患者以及复发患者接受“Simeprevir+聚乙二醇干扰素α/利巴韦林(PR)”治疗组的SVR12率明显高于“安慰剂+PR”治疗组。在那些对既往治疗部分反应和不反应的患者中,“Simeprevir+PR”治疗组的SVR12比率并非逊于“Telaprevir+PR”治疗组。“Simeprevir+PR”对于同时感染HCV基因型1/HIV-1患者来说,也是有效的。对既往治疗无反应、未见严重肝纤维化患者纳入队列1中,未接受过治疗、伴有严重肝纤维化患者纳入队列2中。队列1和队列2患者接受“Simeprevir+Sofosbuvir”治疗,SVR12比率为92%。慢性HCV基因型4患者接受“Simeprevir+PR”治疗。其中,未接受过治疗患者的SVR12为83%,复发患者的SVR12为87%,对既往治疗无反应患者的SVR12为40%。接受“Simeprevir+PR”治疗的患者发生3级/4级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的比例与接受“安慰剂+PR”治疗患者类似。大多数由Simeprevir诱发的皮疹都是轻微的。Simeprevir也会引起严重光敏感反应,但比例非常低。综上所述,Simeprevir对感染慢性HCV基因型1和4的患者来说,都是有效的。

相关报告
  •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中Peg干扰素λ-1a的2b期随机研究》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李爱花
    • 发布时间:2014-12-18
    • 背景和目的: Peg干扰素λ-1a(Lambda)是一种与α干扰素具有类似抗病毒活性的III型干扰素,但减少了肝外受体的分布,可降低肝外副反应的风险。 方法:随机双盲2b期研究:未经治疗的慢性HCV感染患者接受Lambda(120/180/240μg)或peg干扰素α-2a(alfa; 180μg)加三唑核苷的治疗,每周一次,基因型2,3治疗24周,基因型1,4治疗48周。 结果:HCV RNA在第12周检测不到的比率在基因型1,4患者中接受Lambda 治疗明显高于alfa(170/304, 56% vs. 38/103, 37%)。基因型2,3的cEVR比率相近(80/88, 91% vs. 26/30, 87%)。以180μg剂量的Lamba治疗时HCV RNA在第4周检测不到的比率(15/102, 15% GT1,4; 22/29, 76% GT2,3)明显 高于240mg剂量的Lamba治疗(17/104, 16% GT1,4; 20/30, 67% GT2,3)和240μg剂量的alfa治疗(6/103, 6% GT1,4; 9/30, 30% GT2,3)。在GT1,4中以Lamba和alfa治疗(37-46% Lambda; 37% alfa)和GT2,3以Lamba和alfa治疗(60-76% Lambda; 53% alfa)的持续病毒学反应(治疗后24周)相近。Lamda的主要剂量限制异常反应是转氨酶和/或胆红素升高;因此策划者授权将240μg降至180μg。Lamda和alfa的严重副反应接近(3-13% Lambda; 3- 7% alfa)。3-4级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在Lamda中低于Alfa。由于血液异常反应在alfa患者中,28/133 (21%)的peg干扰素减量,31/133 (23%)三唑核苷减量, Lamda患者中分别为0/392 and 8/392 (2%)。Lamda证实比alfa具有较少的骨骼肌(16-28% vs. 47-63%)和流感样事件(8-23% vs. 40-46%)。 结论:在慢性HCV感染中,Lamda比alfa病毒学反应的比率改善或相似,肝外副反应较少。
  • 《结核和丙型肝炎同时治疗的药理学观点》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9-10-11
    • 结核病(TB)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都是导致世界范围内重大意义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千万例结核病发病病例,每年约有160万例与结核病相关的死亡病例,这使其成为全球感染性疾病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HCV感染在大多数病例中导致慢性肝炎,并且除超过7,000万例流行病例之外,每年估计还有300-400万例新病例和40万人死亡。结核病和HCV的疾病负担都很高,对中低收入国家的人们造成的影响特别大。尽管数据有限,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HCV的患病率很高(> 5%),尤其是东欧和中亚地区(> 15%),高监禁率和注射毒品的使用都加剧了这两种流行病的流行。除了针对结核病和HCV共患病率或肝中毒性发生率的研究之外,目前关于结核病和丙肝病毒综合治疗的整合协作讨论很少。一个特别尚未开发的领域是同时治疗结核病和丙型肝炎的潜力,这将有助于利用广泛的全球结核病治疗基础设施来帮助扩大丙肝的治疗规模。研究人员回顾了抗结核和HCV药物的药物代谢,以及推荐的HCV方案和个别抗结核药物之间已知和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利福平是唯一经过正式研究与抗HCV直接作用抗病毒药(DAA)潜在相互作用的抗结核药物,现有数据排除了这些组合作用。但是,基于药物代谢和酶作用的已知途径,HCV DAA方案与所有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组合可能是可行的。接下来需要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帮助在合并感染TB和HCV的患者中推进共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