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烟肼预防性疗法对结核杆菌感染免疫应答的影响:一项开放性随机对照探索性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5-10-27
  • 由于再次强调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实施异烟肼预防性疗法(IPT),近期来自乌干达马凯雷雷大学、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学院、乌干达病毒研究所(UVRI)以及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分析了IPT对与家庭接触人群潜伏结核感染相关的免疫状况的影响,其相关成果于2015年10月22日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上。

    研究人员采用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N)和结核菌素试验(TST)对结核确诊患者的家庭接触人群进行了与潜伏结核感染有关的检测,并将5岁以上且QFN和TST检测均为阳性的HIV阴性接触者随机分配至IPT组和每月随访组(或仅仅是随访而不给予治疗)。接着,以IPT组和6个月随访组家庭接触人群的QFN培养上清液为样本,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对结核杆菌特异性Th1、Th2、Th17和调节性细胞因子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结核杆菌特异性IgG抗体浓度进行分析,并以第6个月末的细胞因子及抗体产生量为指标来评价IPT的影响作用。

    研究发现,16%的家庭接触人群(47/291)被随机分配至IPT组(n=24)和非IPT组(n=23)。在对基线细胞因子或抗体反应进行校正以及卡介苗疤痕存在的情况下,与非IPT组相比,IPT组人群的结核杆菌特异性干扰素-γ[第6个月末的调整后平均差为-1488.6pg/ml,采用bootstrap法估计的95%可信区间(CI)为(-2682.5,-294.8),p值为0.01]和白介素-2[第6个月末的调整后平均差为-213.1pg/ml,采用bootstrap法估计的95%可信区间(CI)为(-419.2,-7.0),p值为0.04]的产生数量相对下降。同时IPT组人群的抗CFP10抗体水平相较于非IPT组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调整后几何均值比为0.58,采用bootstrap法估计的95%可信区间(CI)为(0.35, 0.98),p值为0.04]。此外,还发现IPT对结核杆菌特异性Th2、Th17和调节性细胞因子应答及抗PPD和ESAT-6抗体浓度无影响。

    综上所述,IPT能够减少Th1细胞因子的产生量并降低抗CFP10抗体浓度,既有可能是结核杆菌载荷量的下降,也有可能是异烟肼诱导T细胞发生凋亡的一个直接效应。总之,该项研究提示结核流行国家实行的异烟肼预防性疗法对人群或许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关报告
  • 《Lancet:一项在多个国家开展的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6-03-22
    • 及时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于HIV感染者的临床诊治以及降低病死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许多HIV感染者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对亚临床感染病例的确诊较难。来自美国、马拉维、海地和肯尼亚等国的多名科学家近日开展研究,探讨了在高艾滋病疾病负担的国家和地区中,开展结核病经验治疗与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相比,是否能够有效降低HIV感染者的早期死亡率。研究结果于2016年3月19日发表于新一期的《柳叶刀》杂志上。 研究对10个国家—马拉维、南非、海地、肯尼亚、赞比亚、印度、巴西、津巴布韦、秘鲁和乌干达的18个研究诊所的850名HIV感染成人开展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感染者的CD4细胞计数均低于50个/μL,且已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研究对象在入组前依据症状和GeneXpert MTB/RIF检验排除确诊的或疑似的结核病感染病例。纳入标准还包括:肝功能指标最高为正常值的2.5倍,肌酐清除率最低为30ml/min,Karnofsky评分至少为30分。研究将424名感染者随机分配入经验治疗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经验治疗),426名随机分配入异烟肼预防治疗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异烟肼预防治疗)。研究的主要观察结局为随机化24周后意向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的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组间生存率的差异。所有的参与者还同时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结核治疗的安全性分析。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网上注册,注册号码为NCT01380080。 基线时,感染者的中位CD4细胞计数为18个/μL(IQR 9-32)。24周后,两组分别有24名感染者死亡或不明原因脱落,绝对风险差异为-0.06%(95%CI为-3.05~2.94)。与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相比,结核病经验治疗并不能降低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晚期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但较低的死亡率仍揭示,在门诊对HIV感染者开展系统的结核病筛查及异烟肼预防性治疗是有充分的价值和意义的。
  • 《异烟肼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用于预防结核病: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4-09-18
    •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够降低结核发病风险,但结核病在HIV人群中的发生率要高于非HIV人群。一项由英国和南非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的研究旨在评价烟肼预防性治疗对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HIV-1感染人群结合发病风险的影响,发现对于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来说,异烟肼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5月14日在线发表在The Lancet上。 试验在南非的卡雅利沙进行,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配(1:1)入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组或安慰剂治疗组,各自服药12个月(可以在15个月内完成),随机化的随机数由软件产生。受试者、医生和药房工作人员均不清楚分组情况。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出现偶发性结核病(明确的,可能或可能),研究人员通过痰培养进行结核病的筛查,并进行了一个改良的意向性治疗分析,排除了之前接受研究药物的患者和基线痰培养结果阳性的患者。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进行了注册,其编号为NCT00463086。 2008年1月31日至2011年9月31日之间,共有1329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异烟肼预防性治疗(n=662)或安慰剂治疗(n= 667)。此外,随访率为3227人年。研究人员共发现95例结核病,其中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组37例(2.3/100人年,95%CI为1.6-3.1),安慰剂组58例(3.6/100人年,2.8-4.7;HR=0.63,95%CI为0.41-0.94)。在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组中,有19人由于3级或4级谷丙转氨酶浓度升高而中断服用药物。而安慰剂组中则有10人(风险比为1.9,95%CI为0.9-4.09)。研究人员注意到,异烟肼预防性治疗对那些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的患者同样有效(前者实验结果阳性患者的校正HR值为0.43[0.21-0.86],阴性校正HR值为0.43[0.2-0.96];后者阳性患者的校正HR值为0.86[0.37-2],阴性校正HR值为0.55[0.26-1.24])。 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核病中等或高发地区,不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所有患者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是否为阳性,均推荐对其进行异烟肼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