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烟肼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用于预防结核病: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4-09-18
  •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够降低结核发病风险,但结核病在HIV人群中的发生率要高于非HIV人群。一项由英国和南非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的研究旨在评价烟肼预防性治疗对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HIV-1感染人群结合发病风险的影响,发现对于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来说,异烟肼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5月14日在线发表在The Lancet上。

    试验在南非的卡雅利沙进行,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配(1:1)入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组或安慰剂治疗组,各自服药12个月(可以在15个月内完成),随机化的随机数由软件产生。受试者、医生和药房工作人员均不清楚分组情况。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出现偶发性结核病(明确的,可能或可能),研究人员通过痰培养进行结核病的筛查,并进行了一个改良的意向性治疗分析,排除了之前接受研究药物的患者和基线痰培养结果阳性的患者。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进行了注册,其编号为NCT00463086。

    2008年1月31日至2011年9月31日之间,共有1329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异烟肼预防性治疗(n=662)或安慰剂治疗(n= 667)。此外,随访率为3227人年。研究人员共发现95例结核病,其中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组37例(2.3/100人年,95%CI为1.6-3.1),安慰剂组58例(3.6/100人年,2.8-4.7;HR=0.63,95%CI为0.41-0.94)。在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组中,有19人由于3级或4级谷丙转氨酶浓度升高而中断服用药物。而安慰剂组中则有10人(风险比为1.9,95%CI为0.9-4.09)。研究人员注意到,异烟肼预防性治疗对那些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的患者同样有效(前者实验结果阳性患者的校正HR值为0.43[0.21-0.86],阴性校正HR值为0.43[0.2-0.96];后者阳性患者的校正HR值为0.86[0.37-2],阴性校正HR值为0.55[0.26-1.24])。

    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核病中等或高发地区,不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所有患者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是否为阳性,均推荐对其进行异烟肼预防性治疗。

相关报告
  • 《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II期试验评估高剂量利福平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剂量发现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8-09-19
    • 高剂量利福平可能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存活。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评估表明,利福平剂量静脉注射高于13mg / kg或口服20mg / kg(如前所述)是最大化治疗反应。在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II期试验中,我们将60名印度尼西亚万隆的成年TBM患者分配到标准450 mg、900 mg或1350 mg(10、20和30 mg / kg)口服利福平并与其他结核病药物联合口服30天。终点包括药代动力学测量、不良事件和存活。在治疗的关键早期(2±1),口服利福平的双倍和三倍剂量可导致血浆中几何平均总暴露量增加3倍和5倍(AUC0-24h:53.5 mg.h / L vs 170.6 mg.h / L vs. 293.5 mg.h / L,p <0.001),CSF浓度成比例增加,并且3/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没有增加。在10、20和30mg / kg组中,6个月死亡率分别为7/20(35%),9/20(45%)和3/20(15%)(p = 0.12)。标准剂量增加三倍导致血浆和脑脊液中利福平暴露量大幅增加,并且是安全的。现在应该在更大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评估该剂量的存活益处。
  • 《在肯尼亚和马拉维对每天服用复方新诺明的 HIV 感染孕妇进行每月间歇性预防性治疗的疟疾化学预防: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1-15
    • 背景:每日合用联苯甲唑,一种抗叶酸剂,用于预防艾滋病毒阳性的孕妇患者患有疟疾,在孕期,其疗效受到疟原虫对联苯甲唑和氨甲苯酰胺的交叉耐药性的威胁。研究人员评估了在每日联苯甲唑基础上添加每月二氢青蒿酯-喹硫平对预防孕期艾滋病毒阳性孕妇患者的疟疾感染是否比每月安慰剂加每日联苯甲唑更为有效。 方法:研究人员在肯尼亚和马拉维高度耐磺胺-氨甲苯酰胺的地区进行了一项个体随机、两臂、安慰剂对照试验。在度洛替格韦基联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的艾滋病毒阳性孕妇患者中,其孕周在16周至28周之间,随机分配(1:1),采用计算机生成的分组随机化,按照地点和HIV状态(已知阳性与新诊断)分层,接受每日联苯甲唑加每月二氢青蒿酯-喹硫平(每日给予3天40毫克二氢青蒿酯和320毫克喹硫平的三片药物)或每日联苯甲唑加每月安慰剂。每日联苯甲唑包括一片160毫克磺胺甲醚和800毫克替米特罗芬。主要终点是通过PCR、显微镜、快速诊断试验或胎盘组织学(活动性感染)检测到外周(母体)或胎盘(母体)血液或组织中的疟原虫感染的发生率,从二氢青蒿酯-喹硫平或安慰剂首次剂量至分娩后2周。对于二元结果采用对数二项回归,对于计数结果采用泊松回归。主要分析采用改良意向治疗,包括所有接受随机分配的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和主要终点数据。安全性分析包括所有接受至少一剂研究药物的妇女。所有调查员、实验室工作人员、数据分析员和参与者对治疗分配均进行了蒙面处理。该试验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NCT04158713。 结果:从2019年11月11日至2021年8月3日,共有904名妇女入组并随机分配至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n=448)或联苯甲唑加安慰剂组(n=456),其中895人(99%)参与了主要分析(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443人;联苯甲唑加安慰剂组452人)。孕期或分娩期间任何疟疾感染的累积风险在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中低于联苯甲唑加安慰剂组(443名妇女中的31人[7%]与452名妇女中的70人[15%],风险比为0.45,95% CI 0.30-0.67;p=0.0001)。孕期或分娩期间任何疟疾感染的发生率在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中为每100人年25.4例,而在联苯甲唑加安慰剂组中为每100人年77.3例(发生率比为0.32,95% CI 0.22-0.47,p<0.0001)。每7名妇女需治疗一名孕期疟疾感染(95% CI 5-10)。母亲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类似(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为每100人年17.7例[23例],联苯甲唑组为每100人年17.8例[25例]),婴儿中也是如此(每100人年45.4例[23例]与每100人年40.2例[21例])。在治疗开始后的前4天内,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中有29名妇女(7%)报告出现恶心,而联苯甲唑加安慰剂组中有12名妇女(3%)报告出现恶心。两组之间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没有差异。 解释:在高抗叶酸剂耐药性地区,将每月间歇性预防性治疗二氢青蒿酯-喹硫平添加到每日未监督的联苯甲唑标准治疗中,显著改善了在度洛替格韦基联cART治疗的艾滋病毒阳性孕妇患者中的疟疾预防,并应纳入政策考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