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分析六种海洋固碳方法的可行性、成本和潜在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1-07
  •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于2021年12月8日发布一份题为《海洋二氧化碳移除和封存研究策略》(A Research Strategy for Ocean-Based Carbon Dioxide Removal and Sequestration)的报告,其中提到,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碳封存干预措施(如通过大规模培育海藻或在海水中人为控制营养物含量等)的潜在风险,美国应该开展一项研究项目,以更多地了解如何使用这些方法来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报告中提到,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大大超出了自然界将其从环境中清除的能力,单靠减少碳排放可能不足以缓解气候变化。美国国家科学院2019年的一份题为《负排放技术和可靠封存》(Negative Emissions Technologies and Reliable Sequestration)研究报告中提到,为了实现气候目标,到2050年左右需要通过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和战略每年移除大约100亿吨二氧化碳。虽然可能已经准备好部署和实施一些陆地封存战略(如农业土壤固碳或改变森林管理方式等),但人们对实施海洋战略的风险、收益和权衡知之甚少。

    这份报告中建议制定一项12.5亿美元的研究项目,以更好地了解海洋二氧化碳清除方法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潜在的经济与社会影响。报告认为需要冲现在开始实施这项研究并在未来10年持续进行,这将有益于系统地审查以海洋为基础的方法与其它负排放技术以及其它减缓气候变化途径之间的利弊和相互作用。

    报告中评估了六种具体的方法,包括其功效、可持续性、可扩展性、潜在的环境风险、社会风险以及迄今为止对每种方法的了解程度等因素,提出了每种方法的研究重点,并估计了未来5至10年研究过程中的成本预算。这六种方法分别是:

    营养施肥:向海洋表面添加磷或氮等营养物质,以增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增强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向深海的碳转移,以封存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报告中认为,这种方法有效且可扩展,环境风险中等,超出的环境监测成本较少。估算这项重点研究将需要2.9亿美元,开展包括碳封存场地试验和跟踪。

    人工上升流和下降流:通过上升流将温度更低、营养更丰富和二氧化碳含量更高的深水带到海洋表面,刺激浮游植物生长并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下降流则将表层海水和碳转移到深海。报告中认为,目前人们对此类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缺乏信心,由此带来的环境风险和碳核算成本也较高。未来将需要2500万美元开展此类研究,如技术准备、有限和受控的海洋试验。

    海藻养殖:通过大规模的海藻养殖将碳转移到深海或沉积物中,这类方法具有中等功效和中高等耐久性,环境风险中到高等。估计需要1.3亿美元开展研究,用于大规模高效养殖技术、海藻生物量的长期跟踪以及环境影响评估。

    生态系统修复:通过保护和恢复沿海生态系统以及恢复鱼类、鲸鱼和其他海洋野生动物来实现碳封存,这种方法环境风险最低,协同效益高。预计需要2.2亿美元将用于此项研究,包括对大型藻类、海洋动物和海洋保护区的影响。

    增加海水碱度:通过化学方法增加海水碱度,从而增强海水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较高,环境风险中等,预算成本中至高等。估计需要1.25亿到2亿美元开展研究,包括现场和实验室实验以探索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电化学方法:通过电流产生电化学反应,这些过程可以增加海水的酸度以释放出二氧化碳,或者增加海水的碱度以增强二氧化碳封存能力,这种方法的可行性高,可拓展性强,但与其他方法相比,成本最高,而且环境风险较高。估计需要3.5亿美元用于重点研究,包括示范项目以及开发和评估改进材料。(熊萍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ionalacademies.org/news/2021/12/new-report-assesses-the-feasibility-cost-and-potential-impacts-of-ocean-based-carbon-dioxide-removal-approaches-recommends-u-s-research-program
相关报告
  • 《国家科学院:在WIPP处理多余的钚是可行的》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0-05-09
    •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4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国家核安全局(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在废物隔离试验工厂(WIPP)稀释和处置34吨多余钚的早期计划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背景:2014年,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制定了早期计划,打算在南卡罗来纳州的萨瓦那河(Savannah River)基地稀释多余的超铀钚(DSP-TRU)废料,然后将其运到新墨西哥州的WIPP进行处理。这一“稀释和处理”计划预计在30多年的时间里将花费182亿美元。 一份名为《审查能源部在废物隔离试验工厂处理多余钚的计划》(审查报告)的国家科学院报告发现,能源部过去几乎成功演示了该计划的所有单独流程和步骤。该计划利用了能源部其他工作中共享的设备和资源,采用了完善的运输方案,并参考了WIPP以前成功安置类似废物的经验。 环境影响: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说法,在WIPP处理DSP-TRU废料将从根本上改变地质储存库的性质,这引发了社会、环境和技术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回答,就会转化为需要解决的漏洞,从而使该计划可行。审查报告建议能源部执行一项新的规划性环境影响声明,以考虑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对WIPP计划的全面环境影响。它还建议美国环境保护署,能源部,和新墨西哥开发一个共同计划的战略审查的影响,除了环境评估小组的恢复,一个独立的技术组负责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代表新墨西哥州和它的公民。 安全计划:仍在开发中。审查报告说,定期评审计划的安全安排的一个独立的技术专家团队需要完成并实施,直到其分类方面,DSP-TRU浪费不像其他WIPP超铀的核废物流,和标准操作程序可能不适合保护浪费。审查报告说:“有了足够的采矿专业知识(这已变得越来越普遍)和资源,非国家或第三国行为者可以在关闭期后不加探测地回收安置的DSP-TRU废料。”审查报告还建议能源部定期更新其安全评估,因为该计划的持续时间很长。 计划执行的挑战:虽然没有威胁到计划的技术可行性,但是对稀释和处理方法的执行挑战可以通过改进的项目计划和来自国会的一致资助来解决。挑战包括将当前的操作扩展到一个能够按时生成、运输和处理DSP-TRU垃圾的系统,或者维护能够持续项目30年的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美国国家科学院说,这可能会导致时间的延长和成本的增加。审查报告指出,NNSA的计划还涉及能源部的多个地点、办公室和职能,没有明确的横切领导。 国际协议:审查报告建议能源部在WIPP放置废物之前澄清其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监测和检查的意图。根据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钚管理和处置协定(PMDA),多余的钚将被转换成混合氧化物核燃料。然而,PMDA不承认能源部的稀释和处理方法,这也需要国际监测和核查。然而能源部的计划允许监督和核查仍在发展中。 WIPP能力: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说法,将全部DSP-TRU废料放入WIPP将测试其物理和法定能力。WIPP是美国唯一运营的核废料深地质储存库,审查报告称,WIPP的核废料容量应该被能源部视为有价值且有限的资源。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国家安全局局长与能源部环境管理助理部长协商,在WIPP中保留处理全部DSP-TRU废料的能力。 完整的综述报告于4月30日发布,可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网站上找到。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揭示海洋腐蚀生物膜中病毒多样性及其对材料腐蚀的潜在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熊萍
    • 发布时间:2024-10-21
    • 近日,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刊发了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在微生物腐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海洋腐蚀生物膜中病毒多样性及其对材料腐蚀的潜在影响。 微生物腐蚀是材料受附着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活动而影响的腐蚀破坏现象。病毒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但目前关于微生物腐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细菌、古菌、真菌等微生物,病毒对微生物腐蚀贡献的研究仍处于空白。 研究团队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来自八种不同材料生物膜中的53个宏基因组,发现了材料表面生物膜中病毒的多样性及其与细菌等腐蚀微生物的潜在相互关系。存在于生物膜中的病毒主要为Caudoviricetes纲,此外还存在多个潜在的新颖病毒类群。宿主分析结果表明病毒可能会感染多种腐蚀相关的微生物,包括硫酸盐还原菌、硝酸盐还原菌和铁氧化菌,病毒携带的辅助代谢基因可能通过促进这些腐蚀微生物的代谢尤其是硫酸盐还原、硝酸盐还原及铁氧化等过程影响腐蚀,甚至可能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增强宿主对金属和抗生素的抗性。 该研究首次将病毒纳入到海洋微生物腐蚀体系中,指出病毒在腐蚀生物膜的潜在作用,为深入理解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共同影响下的材料腐蚀过程提供了新思路,为海洋工程材料防护技术创新和微生物腐蚀检监测技术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硕士生李程鹏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瑞永研究员和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董西洋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共同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一梦、江淑晴,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彭用一、韩迎春,厦门大学史文卿。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论文信息: Chengpeng Li, Yimeng Zhang, Wenqing Shi, Yongyi Peng, Yingchun Han, Shuqing Jiang, Xiyang Dong*, Ruiyong Zhang*, Viral diversity within marine biofilms and interactions with corrosive microbe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Volume 263, Part 1, 2024,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4.1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