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又一款i9惊喜曝光:AMD立功了》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7-09
  • AMD日前发布的锐龙3000XT系列将于7月7日晚间21点正式解禁,届时快科技也将为大家放出同步首发评测,性能、超频、功耗到底如何即将揭晓。

    有趣的是,Intel也悄悄准备了一款新品,但不是提频,而是降频,这就是“酷睿i9-10850K”,已经出现在GeekBench 4测试数据库中。

    它自然隶属于Comet Lake-S 10代酷睿系列,检测信息显示为10核心20线程、2.5MB二级缓存、20MB三级缓存、3.6GHz基准频率、5.2GHz最高加速频率。

    对比可知,它其实就是现有旗舰型号i9-10900K将基准、加速频率都降低100MHz后的产物,预计热设计功耗还是125W,全核睿频或为4.8GHz。

    GeekBench 4给出的跑分显示,i9-10850K的性能和i9-10900K非常接近,多核心跑分只低了5%左右。

    i9-10900K虽然价格上依然不算便宜,但是凭借多核心、高频率、可超频的特质,上市后非常抢手,首发价4299元,目前电商报价涨至4499元而且需要预约,现货则被炒到了5000元左右。

    此时来一款稍微降低频率的i9-10850K,如果能把价格也拉下来一大截,性价比自然更突出,再供货顺畅的话,无疑十分吸引高端玩家,对于锐龙3000XT系列也是一个强有力的阻击。

    值得一提的是,十代酷睿在游戏本上还有一款i9-10850H,不过是6核心12线程,主频2.7-5.1GHz,三级缓存12MB,集成UHD核芯显卡,热设计功耗45W。

相关报告
  • 《最新!苹果又一Micro LED相关专利曝光》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2-25
    • 据PatentlyApple20日报道,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近期公布苹果(Apple)获得一项MicroLED相关专利:“堆叠混合MicroLED像素结构”(StackedhybridMicro-LEDpixelarchitecture)。 FIG.1A展示的是载体基板上混合芯片横截面侧视图;FIG.1B展示的是载体基板上单个混合芯片透视图;FIG.1C展示的是载体基板上混合芯片阵列透视图;FIG.1E描述的是构造混合芯片阵列的方法。 对于MicroLED技术应用,苹果表示,MicroLED显示屏的应用首先是电视,其他应用设备包括iPad、iPhone、MacBook、iMac、AppleWatch或大尺寸显示屏。 然而,业界分析师认为,苹果的MicroLED显示屏将首先应用在AppleWatch上。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至今已获得和申请了多项MicroLED相关专利。其中,2019年一项MicroLED专利也与健身手环有关。 该专利描述的是MicroLED显示屏、通讯接口、存储设备、输入结构和电源集成为一体以处理显示图像的方法。 这项MicroLED显示技术结合了时序控制器,可以随着时间展示不同的画面,应用包括健身手环、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可穿戴设备。 因此,有观点认为,尽管目前无法确定苹果是否会进入MicroLED可穿戴设备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苹果正在继续开展这个项目。
  • 《中国又一家芯片企业推出服务器芯片,挑战Intel的垄断地位》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4-22
    • 近日国产芯片领先企业之一的阿里巴巴宣布正式商用服务器芯片倚天710,其由台积电以5nm工艺代工生产,ARM最新的V9架构,代表着ARM架构的最强性能,这是继华为之后第二家国产芯片企业推出的ARM架构服务器芯片。 一、阿里巴巴继华为之后推出服务器芯片 据了解倚天710为一款ARM V9架构的服务器芯片,获益于台积电最先进的5nm工艺,单芯片拥有高达600亿晶体管,内含128核CPU,主频最高达到3.2GHz,能够同时兼顾性能和功耗。 阿里巴巴方面强调,在SPECInt2017基础测试平台上,该芯片跑分达到440分,超出业界标杆20%,能效比优于业界标杆50%,能够有效帮助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数据对比中不太清楚它的比对对象。 笔者猜测对比对象似乎不是Intel的X86架构服务器芯片,因为目前除苹果开发出的M系芯片在性能方面可以比拼Intel之外,其他ARM阵营的芯片企业都未能开发出性能媲美Intel的芯片,因此怀疑它所强调的业界标杆可能是华为的鲲鹏920,鲲鹏920采用7nm工艺,在性能、功耗方面确实应该比一天710弱不少。 阿里巴巴的平头哥此前开发的芯片都是基于RISC-V架构,它基于RISC-V架构开发的玄铁系列芯片具有低功耗优势,在国内已获得较大的认可,据悉出货量已达到数十亿颗,如今它推出服务器芯片采用ARM架构,可能是ARM架构的生态更完善,更有望在服务器芯片市场取得成功。 华为推出的鲲鹏服务器芯片也是ARM架构,这两年从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手里获得了不少的订单,显示出国内服务器市场开始认可ARM架构服务器芯片,阿里巴巴在此时推出性能更强的ARM架构服务器芯片有很大希望取得成功。 二、ARM架构有望挑战Intel ARM架构用于服务器芯片市场,此前已有诸多芯片企业尝试,不过大多成为先烈,最早的Calxeda在2013年计划推出ARM架构服务器芯片,但当时的ARM为32位,在性能方面实在太落后,因此Calxeda出师未捷身先死。 后来ARM推出了64位架构,在性能方面大幅提升,高通在2017年也宣布推出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同样迅速宣布停止该项业务,原因之一同样在于当时的64位ARM架构服务器芯片性能相比Intel还是差太远,如今高通推出的骁龙8CX Gen3在性能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苹果的A12X处理器。 不过到了2020年苹果推出的M1芯片在性能方面与Intel的i7相当,近期推出的M1 ultra在性能方面更是居于PC处理器市场第一位,这让业界看到了ARM架构处理器击败Intel的希望,尤其难得的是M1 ultra依然具有低功耗的特性,M1 ultra在集成GPU的情况下功耗只有Intel的i9的一半。 低功耗恰恰对于数据中心来说非常重要,业界人士指出能耗占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近半,而其中的能耗又有七成并非属于数据运算,即是这七成的能耗消耗在X86服务器芯片的发热上以及为此搭建的空调系统上,为了降低能耗成本,部分互联网企业选择在冰天雪地的地区建立数据中心以降低能耗,可见互联网企业为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也是费尽心思。 至于当下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在性能方面与Intel还有差距的问题,可以通过集成更多核心的数量来解决,M1 ULTRA已证明了这个可行性,毕竟数据中心属于巨量并行计算,通过更多核心同时运算可以缩短性能的差距,另外代工厂商台积电的工艺制程领先于Intel也成为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大幅缩短性能以及降低功耗的重要助力。 三、中国芯片企业成为挑战Intel的急先锋 正如上述,华为成为国内芯片企业中第一家推出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的企业,同时它的鲲鹏920芯片由于获得服务器客户的认可,华为也被认为是第一家实现商用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的企业。 有了华为的成功案例,阿里巴巴推出的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可望延续这种成功,再加上它的性能更强、功耗更低,成功的希望也就更大。加上国内已坚定不移地推进信息安全战略,以自研服务器芯片替代Intel正在推进之中,中国芯片也就成为挑战Intel的急先锋。 中国芯片突入服务器芯片市场对于Intel是巨大的打击,因为Intel如今在PC市场已被AMD再度击败,AMD在桌面PC处理器市场已取得领先优势,服务器芯片已被Intel视为最核心的业务,这也是Intel在新兴科技领域物联网、自动驾驶等的基石,如果中国芯片彻底在服务器芯片市场站稳脚跟,那么Intel就将全面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