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了!德国打算重启核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8
  • 面对可能在今年冬季上演的能源风暴,德国原定在年底前退出核电的计划,现在不得不暂缓步伐。

    而这种对反核大旗的“放松”将意味着德国能源政策的关键转变,标志着德国愿意放弃一项旨在加速绿色转型的标志性政策。

    德国总理朔尔茨所领导的联合政府,以坚持环境保护的绿党为支柱,政府的重要主张之一就是反对核电。

    能源紧缩下 “所有选择都应该摆在桌面上”

    媒体援引一位接近绿党领导层的人士表示,目前绿党的观点是,在能源紧缩的情况下,“所有选择都应该摆在桌面上”。

    而其中一个选择可能就是,将巴伐利亚伊萨尔2号(Isar 2)核电站的寿命延长至原定12月31日的关闭日期之后。

    该人士还表示,延期只会持续几个月,任何决定都将取决于正在进行的压力测试结果,以确定德国的电力供应是否“在恶化的情况下”也能继续运行。

    上述压力测试结果或将表明,在今年冬季,巴伐利亚州将尤其受到电力供应不足的影响。该州是重要工业中心,严重依赖天然气和核能发电,风能和太阳能相对较少。

    目前朔尔茨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财政大臣也正在等待调查结果,之后再决定采取何种行动。

    发言人还补充道,政府将以“完全没有意识形态和思想开放的方式”做出决定。

    在俄罗斯再度收紧供气的情况下,周二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触及五个月以来最高位。

    面对这种能源重压,德国不但打算重启核电,还包括一些燃煤发电站。而朔尔茨领导的联盟此前曾表示,希望在本世纪末“理想地”彻底淘汰燃煤电厂。

    核电有望填补需求缺口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德国于2011年决定放弃核电。目前仍在运行的三个核电站——伊萨尔2号(Isar 2)、埃姆斯兰(Emsland) 和内卡韦斯特海姆2号(Neckarwestheim 2)——原定都将在今年年底前关闭。

    即使在俄乌冲突爆发造成欧洲能源紧缺之后,德国依旧坚持此前计划的核电淘汰时间表。

    德国经济部长Robert Habeck坚称,俄罗斯天然气主要用于为家庭和工业供暖——核能在这两者中都没有发挥作用。绿党还强调称,上述三座核电站仅占德国第一季度发电量的6%,远低于天然气的13%。

    然而,随着众多消费者开始从天然气转向替代能源,专家表示电力需求将会增长——而核能则有助于填补需求缺口。

    因此政府内外要求重新考虑核电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大,德国的自由民主党和德国最大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都要求暂缓关闭三座核电站。

    现在绿党也开始表现出灵活态度。

    绿党议会副议长Katrin Gring-Eckardt在上周日表示,巴伐利亚州有一个“特殊问题”,如果允许伊萨尔2号在年底后继续运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60390.html
相关报告
  • 《煤价有点扛不住了 市场还要下行多久?》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06
    • 今日港口市场虽然继续僵持,但随着旺季逐渐进入下半场,终端采购心态更趋消极,需求释放保持低位。而港口的连续性降雨天气,也导致部分贸易商担心后期煤炭掉卡、自燃,因此出货意愿继续提升,报价出现松动。 (来源:鄂尔多煤炭网 作者:董盈) 首先,化工、焦化厂等行业需求稳定,大部分煤矿出货正常,产地市场供需两弱,价格比较僵持。其次,近期降雨频繁,北方气象条件恶劣,铁路发运和港口转运效率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调进、调出均在减量,环渤海港口库存稳定在2300万吨附近。再次,下游用户派船积极性欠佳,环渤海港口下锚船稀少;堆场塌垛、泡水煤增多、自燃风险增加,部分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强,报价下移。第四,受台风带来的阴雨天气增多影响,福建、广东等地电厂日耗有所回落;但周五开始,高温再次来袭,日耗或有上佳表现。第五,进口煤供给收紧,南非煤因铁路检修,港口调入量偏少;俄煤因铁路运力影响出货;哥煤也出现减量,进口煤价格略有上涨。 用煤旺季,内陆需求一般,电厂日耗处于近四年来同期相对低位,夏季电力需求表现不佳。同时,受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冲击,内陆电力用户库存普遍处于较高水平,且暂未出现季节性去库。沿海地区火电厂日耗猛增,但有进口煤补充,电厂大都底气十足,北上派船拉煤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钢铁、水泥、化工等非电用户利润下行,库存处于合理水平,且部分行业正在错峰限产,采购积极性不足;甲醇企业集中检修偏多,采购高卡优质煤数量减少。同时,节能降碳大背景下,部分钢铁行业已制定产量削减计划,对煤炭需求减少。 在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贸易商投机囤货冷清,产地港口持续倒挂也影响了贸易商发运积极性,环渤海港口市场煤存量减少。而沿海电厂日耗正值旺季,华东、华南已连续出现高温天气,居民用电较强,江浙沪电厂日耗快速攀升,福建、广东日耗也回至高位,终端电厂库存小幅下降。伴随着环渤海港口调入量减少,长协拉运增多,秦皇岛、黄骅港近期去库明显。目前,整体经济活动对工业用电略有支撑,华南地区水泥行业采购较前期低位略有增加,华东地区化工厂维持刚需采购。重要会议更多为长期政策,内需仍有待提振,后期台风对沿海区域日耗也或造成负面影响,旺季日耗高度不宜高估。夏季过后,“金九银十”到来,市场能否转好,煤价能否摆脱颓势,主要根据电厂补库和非电复产情况而定。
  • 《法国重启核电解能源之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25
    •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将重启新的核电项目建设,以便将能源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将利用核电帮助法国完成减排目标。早在2014年,法国政府曾提出,在2025年将电力供给中核电的占比从75%降至50%左右,但在电价随天然气价上涨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之际,核电再度成为法国稳定能源供应的“救命稻草”。 十余年来首度规划新核电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马克龙日前在电视讲话中宣布,法国将开始新的核反应堆建设,并将继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这是十余年来的首次。一方面,此举将确保法国能源独立,为法国全国提供充足电力供应;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实现法国制定的其他目标,尤其是减排目标。 马克龙强调,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短缺以及通胀的挑战,在汽油、天然气和用电价格越来越贵之时,法国政府将紧急做出回应。核电是将能源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内、降低对进口能源依赖的重要工具。另外,他还表示,法国也将开始提倡节约能源,并加大本土零碳能源生产的投资。 一直以来,核电都是法国电力供应结构中的“主力”,但实际上,现在距离法国最后一次决定新建核电站已过去了14年。 2007年,由法国电力公司投资建设的Flamanville核电站的第三个核反应堆正式开建,但随后工期一再拖延,建设预算也超过原计划数倍,时至现在该项目也仍未完工。 不仅如此,过去的10年里,欧洲对于核电安全的争议一再加剧,法国核电产业更是戴上了“紧箍咒”。在法国前总统奥朗德任期内,法国政府宣布了2025年削减核电占比的目标,提出将核能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占比从75%降低至50%,设置了核能发电生产上限,并将这一目标写入了法国《能源转型绿色增长法案》。这也意味着,在老旧核电机组退役之前,法国不能新建任何核电设施。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法国根本离不开核电。2019年5月,法国政府宣布推迟核电限制目标,将核电占比降至50%的时间期限从2025年延后到2035年。今年10月公布的“法国2030年发展计划”中,核电则成为法国“再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小型模块核反应堆和核电制氢都成为未来10年法国规划的重点领域。时至今日,法国核电终于迎来重启。 能源价格飙升是核电“复活”主因 法国的核电政策为何“转向”?在业内看来,今年飙升的电价是法国重启核电的主要“催化剂”。 受到全球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供应短缺影响,今年以来,欧洲能源价格一涨再涨。有数据显示,10月初,法国合同交易电价最高已达到了500欧元/兆瓦时,创下历史新高。严重的能源危机“点燃”了欧洲民众的怒火,10月,法国多个城镇以及乡村区域爆发了抗议活动。 为“安抚”民众日益增长的愤怒情绪,马克龙在10月底宣布,将为月收入低于2000欧元的中低收入人群一次性发放100欧元补助,以“缓解燃油价格高涨带来的压力”。11月,法国电力公司又发布声明称,在10月至次年4月的冬季期间,即使消费者无法支付电费,该公司也不会对其断电,但同时也规定,从2022年4月起,将对欠付电费的居民全年用电量设置上限。 然而,上述措施是“治标不治本”,重启核电建设成为法国保障能源供给最新的“救命稻草”。 10月末,法国电网运营商RTE发布一份报告称,对于法国来说,达成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成本最为低廉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核电,新建14座大型核反应堆以及一系列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同时加上可再生能源电力投入,将能满足法国的能源需求。目前,法国电力公司作为法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商,宣布将在未来10年里新建10座核反应堆。 路透社报道称,虽然目前马克龙尚未公布新建核电计划的细节,但预计法国政府将在未来数周内公布6座核反应堆的建设计划。 核电争议持续不断 法国政府宣布重启核电后,各界的质疑也随之而来。首先是来自欧盟内部的“反核”声音。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多国对核电安全产生了质疑,德国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早早宣布将尽快淘汰核能,并一再呼吁欧盟各国放弃核电。据欧洲媒体Euractiv报道,在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德国联合卢森堡、丹麦、葡萄牙以及奥地利5个国家形成“反核”联盟,认为核电并不符合欧盟“不造成显著危害”的能源规定,因此不应被纳入欧盟“绿色经济”发展的框架之中。 路透社也报道称,在法国公布新建核电计划后,多个环保组织对此表示了批评。一家总部位于荷兰的环保组织认为,法国新建核反应堆的计划“与现实脱节”,法国始建于2007年的Flamanville核电项目至今尚未完工,说明核电行业实际上已陷入困境。 另外,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援引环保人士的话称,现在距离法国下一次总统大选仅有5个月,在这一关键时期,法国能源价格却出现了飙升,马克龙此时提出新建核电站,很可能只是为了下次大选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