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有点扛不住了 市场还要下行多久?》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06
  • 今日港口市场虽然继续僵持,但随着旺季逐渐进入下半场,终端采购心态更趋消极,需求释放保持低位。而港口的连续性降雨天气,也导致部分贸易商担心后期煤炭掉卡、自燃,因此出货意愿继续提升,报价出现松动。

    (来源:鄂尔多煤炭网 作者:董盈)

    首先,化工、焦化厂等行业需求稳定,大部分煤矿出货正常,产地市场供需两弱,价格比较僵持。其次,近期降雨频繁,北方气象条件恶劣,铁路发运和港口转运效率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调进、调出均在减量,环渤海港口库存稳定在2300万吨附近。再次,下游用户派船积极性欠佳,环渤海港口下锚船稀少;堆场塌垛、泡水煤增多、自燃风险增加,部分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强,报价下移。第四,受台风带来的阴雨天气增多影响,福建、广东等地电厂日耗有所回落;但周五开始,高温再次来袭,日耗或有上佳表现。第五,进口煤供给收紧,南非煤因铁路检修,港口调入量偏少;俄煤因铁路运力影响出货;哥煤也出现减量,进口煤价格略有上涨。

    用煤旺季,内陆需求一般,电厂日耗处于近四年来同期相对低位,夏季电力需求表现不佳。同时,受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冲击,内陆电力用户库存普遍处于较高水平,且暂未出现季节性去库。沿海地区火电厂日耗猛增,但有进口煤补充,电厂大都底气十足,北上派船拉煤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钢铁、水泥、化工等非电用户利润下行,库存处于合理水平,且部分行业正在错峰限产,采购积极性不足;甲醇企业集中检修偏多,采购高卡优质煤数量减少。同时,节能降碳大背景下,部分钢铁行业已制定产量削减计划,对煤炭需求减少。

    在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贸易商投机囤货冷清,产地港口持续倒挂也影响了贸易商发运积极性,环渤海港口市场煤存量减少。而沿海电厂日耗正值旺季,华东、华南已连续出现高温天气,居民用电较强,江浙沪电厂日耗快速攀升,福建、广东日耗也回至高位,终端电厂库存小幅下降。伴随着环渤海港口调入量减少,长协拉运增多,秦皇岛、黄骅港近期去库明显。目前,整体经济活动对工业用电略有支撑,华南地区水泥行业采购较前期低位略有增加,华东地区化工厂维持刚需采购。重要会议更多为长期政策,内需仍有待提振,后期台风对沿海区域日耗也或造成负面影响,旺季日耗高度不宜高估。夏季过后,“金九银十”到来,市场能否转好,煤价能否摆脱颓势,主要根据电厂补库和非电复产情况而定。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5802.html
相关报告
  • 《扛不住了!德国打算重启核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8
    • 面对可能在今年冬季上演的能源风暴,德国原定在年底前退出核电的计划,现在不得不暂缓步伐。 而这种对反核大旗的“放松”将意味着德国能源政策的关键转变,标志着德国愿意放弃一项旨在加速绿色转型的标志性政策。 德国总理朔尔茨所领导的联合政府,以坚持环境保护的绿党为支柱,政府的重要主张之一就是反对核电。 能源紧缩下 “所有选择都应该摆在桌面上” 媒体援引一位接近绿党领导层的人士表示,目前绿党的观点是,在能源紧缩的情况下,“所有选择都应该摆在桌面上”。 而其中一个选择可能就是,将巴伐利亚伊萨尔2号(Isar 2)核电站的寿命延长至原定12月31日的关闭日期之后。 该人士还表示,延期只会持续几个月,任何决定都将取决于正在进行的压力测试结果,以确定德国的电力供应是否“在恶化的情况下”也能继续运行。 上述压力测试结果或将表明,在今年冬季,巴伐利亚州将尤其受到电力供应不足的影响。该州是重要工业中心,严重依赖天然气和核能发电,风能和太阳能相对较少。 目前朔尔茨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财政大臣也正在等待调查结果,之后再决定采取何种行动。 发言人还补充道,政府将以“完全没有意识形态和思想开放的方式”做出决定。 在俄罗斯再度收紧供气的情况下,周二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触及五个月以来最高位。 面对这种能源重压,德国不但打算重启核电,还包括一些燃煤发电站。而朔尔茨领导的联盟此前曾表示,希望在本世纪末“理想地”彻底淘汰燃煤电厂。 核电有望填补需求缺口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德国于2011年决定放弃核电。目前仍在运行的三个核电站——伊萨尔2号(Isar 2)、埃姆斯兰(Emsland) 和内卡韦斯特海姆2号(Neckarwestheim 2)——原定都将在今年年底前关闭。 即使在俄乌冲突爆发造成欧洲能源紧缺之后,德国依旧坚持此前计划的核电淘汰时间表。 德国经济部长Robert Habeck坚称,俄罗斯天然气主要用于为家庭和工业供暖——核能在这两者中都没有发挥作用。绿党还强调称,上述三座核电站仅占德国第一季度发电量的6%,远低于天然气的13%。 然而,随着众多消费者开始从天然气转向替代能源,专家表示电力需求将会增长——而核能则有助于填补需求缺口。 因此政府内外要求重新考虑核电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大,德国的自由民主党和德国最大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都要求暂缓关闭三座核电站。 现在绿党也开始表现出灵活态度。 绿党议会副议长Katrin Gring-Eckardt在上周日表示,巴伐利亚州有一个“特殊问题”,如果允许伊萨尔2号在年底后继续运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现货动力煤价超预期大涨后 有点涨不动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5-28
    • 近期气温回升促使电厂耗煤上行,同时两会期间煤矿安监趋严、主产地煤矿开工率下降,进口煤管控趋严,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上周动力煤港口价格上涨之强劲大超市场预期。 不过临近月末,前期捂货贸易商开始释放货盘,而下游观望等待6月长协价格,采购减少,且近期价格涨势过快,下游接受无力,导致港口供求紧张局势缓解,现货涨幅快速收敛。 江苏锦盈资本管理公司策略部经理毛隽表示,“目前市场氛围乐观,但需求端表现未见超预期,谨慎看待本次煤价上升高度和久度。” 5月份,港口煤总体拉运情况较好,报价逐日抬升,下游火电负荷比较稳定,电厂迎峰度夏前见价涨补库开始增多,追高买货渐增, 毛隽介绍道。“但随着临近5月底,生产、运输、补货等方面利好合力较难维持,捂盘惜售行为有所松动,货盘有涌出苗头。" 进口方面,进口煤价近期紧跟国内,因清关限制对国内煤市冲击暂时有限,而上游产地大致产销平衡,在减产执行严格下,多处地区煤管票用尽制约煤量出产推动报价稳健上行。 26日,港口市场煤报盘增多,终端新增需求有限,同时下游持抑价情绪,市场看涨情绪有所缓和,加之临近月末调价窗口期,观望情绪升温。 最新一期的CCI动力煤价格显示,截止5月26日,CCI5500动力煤价格报548元/吨,连涨11期之后开始持稳运行,较上月同期价格上调76元/吨或16.1%;CCI5000动力煤价格报487元/吨,较上期价格上调4元/吨,较上月同期价格水平上调82元/吨或20.2%。 某贸易商表示,目前看现货价格已经有些涨不动了,下游贸易商都不怎么接货。北方港前期拿货的贸易商现在都有比较大利润空间,有在积极出货。 近期,居民、工业用电双回升的情况下,沿海六大电厂日耗持续运行于65万吨左右,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库存持续下滑。 截止5月26日,沿海六大电厂库存1436.9万吨,周环比减少15.7万吨,较上月同期水平减少179.2万吨;日耗煤63.7万吨,周环比减少5.5万吨,较上月同期水平增加7.6万吨;可用天数为22.6天,周环比增加1.6天,较上月同期减少6.2天。 中信期货黑色建材组专题报告指出,后期夏季将至,全国性高温到来与稳定经济的措施仍会推动用电水平继续增长,但全球疫情的弥漫及世界经济的困境则限制了用电增速的空间,只要水电得以回归正常水平,则需求的增量难以带出市场强驱动。 6-8月份是用电消费旺季,能源保供应将会是政策主旋律,在利润价差仍然高达150元/吨的水平下,进口通关的过度收紧恐难以实现,沿海煤炭市场仍可能在一定程度受到低价进口煤的冲击。 因此旺季初期仍有可能会延续上涨的态势,但库存的逐步积累将会成为市场的巨大压力,价格将再次重归下行通道。 产地方面,主产地煤价稳中小涨。陕西神木地区煤价稳中上涨,由于两会期间,安全检查频繁,部分小矿停产减产,且当地一票煤管控严格,整体供应缩减。随着疫情好转,下游企业缓慢复苏,多数矿末煤销售较好,拉煤车增多,价格上涨。 针对产地市场后期走势,目前已出现分歧。某煤矿表示,受港口煤价频繁上涨影响,下游贸易商采购积极性较高,对后期市场预期看好,有囤货迹象,煤矿地销火爆,煤价保持上涨。 一部分贸易商认为,恢复供需平衡还需要一定周期性,短期维持小涨。另一部分贸易商则认为,“两会”结束,煤矿产量大量释放且铁路检修完毕,恢复满负荷运行,供应马上恢复,后期涨幅有限。 汾渭CCI估价显示,截至5月26日,榆林5800大卡煤327元/吨,较上期价格上调4元/吨,连续五期持续上调,和上月同期相比,下调25元;鄂尔多斯5500大卡煤293元,较上期价格上调4元/吨,较上月同期上调16元;大同5500大卡煤报342元/吨,较上期价格上调2元,较上月同期上调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