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首个光储充放+园区能源管理系统的低碳园开建》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4-23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4月18日,浙江台州与法国电力集团共同打造的智能
    微电网
    示范工程开工。这不仅是台州市首个“光储充放+园区能源管理系统”低碳园区项目,更是首个“车网互动”的园区示范场景。同时,该项目也是法电集团在国内的第一个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据悉,园区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项目主要由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充电桩双向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能源云平台组成,是根据开投梦想园区各企业工厂的用电特征,量身定制的智能微电网。该项目至少每年能为园区节约几十万度电,并带来运营成本降低及电力市场收益合计上百万元。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40422/653953.shtml
相关报告
  • 《浙江首个“五全”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建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29
    • 8月28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获悉,随着宁波市江北区金山智造园内压缩空气集中供气站日前正式投运供气,国网宁波供电公司通过政企合作打造的浙江省首个“五全”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在金山智造园落成。 该园区的落地,是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提升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为宁波市探索“工业上楼”模式的首批案例之一,金山智造园通过引导企业入驻高层建筑,实现垂直空间的高效利用,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园区已有30余家企业入驻。针对园区企业高度集中可能带来的重复投资、能效低下、用能成本高等用能规划运营问题,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联动属地政府协同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推出“业务全覆盖、资源全利用、数据全接入、服务全方位、管理全寿命”的“五全”服务模式,为金山智造园量身定制涵盖绿色供能、集约用能、数字管理的全链条低碳解决方案,实现企业“拎包入住”。 “供电公司不仅为我们所在的园区开辟了办电绿色通道,还为入驻企业提供了能效优化建议及用电指导,让我们能便捷地用电、用气,还享受到用电成本降低的福利。”宁波新马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为园区配备专属客户经理,提供“一园一策”精准服务,“一站式”解决企业面临的用能单一、供气分散、负荷压力大、电动汽车充电不便等难题,提供从能源生产到终端应用及后续运营的“一条龙”服务。 目前,金山智造园已投运光伏装机容量2.5兆瓦,预计年发清洁电275万千瓦时,并配备储能系统,同时依托个性化定制的园区数字化平台,实现用电情况的动态监测及多要素负荷调节。这套清洁能源供应系统可满足园区10%以上用电需求,拉平峰谷负荷10%左右,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200吨,预计每年为入驻企业节省用能费用5%左右,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为持续优化用电服务,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深化“供电+能效”服务,组建“1+N”网格化服务团队,即由1名电力社区经理为前端,协同客户侧电力服务队伍,联动工业社区、园区等,为园区企业提供主责、增值、志愿“三类十项”服务,让企业享受“家门口”的优质电力服务。 目前,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已与江北、海曙、鄞州等7个区县的11个园区达成合作意向,宁波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宁波前湾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也在逐步推进。接下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将面向工业园区推广“五全”绿色低碳智慧服务模式,助力宁波打造低(零)碳示范园区,为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宁波样板”。
  • 《“绿电码头”来了 浙江省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4
    • 日前,随着梅山港区5号风机安装完毕,浙江省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宁波舟山港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顺利投运,意味着浙江建成首个“绿电码头”。 所谓“绿电码头”,即通过集成和应用风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依托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在港口码头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港口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023年10月,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签署《共同推进浙江省港口绿色低碳建设合作协议》,宁波舟山港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是该协议实施落地的标志性工程。 风光储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将风电、光伏和储能一起构建成一个巨大的绿色“充电宝”。在这里,风机、光伏板将港口的自然风能和光能转变成电能,为停泊的巨轮、忙碌的集卡和不停运转的龙门吊等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用不完的绿色电能将汇聚到储能设备里储存,以备港口用电高峰期使用,多余的绿色电能则并入国家电网。 该项目风电与光伏的年发电量约5917万千瓦时,应用储能充放电策略及能源管理,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万吨,相当于410万辆小汽车一天的碳排放量。 “风机的风叶有近百米长,每转动一圈就能产生9千瓦时的电能,扫过的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应肖磊介绍说,今年6月,集装箱船“宝城”轮靠泊梅山港区26小时,共使用岸基供电2.5万余千瓦时,而一台风机仅需运转一天即可满足其靠泊期间的用电需求。此外,储能项目充满电可储存2000千瓦时电能,足以提供一艘载箱量为5000标准箱的6万吨级货轮靠泊港口2小时所需的电量。 截至8月26日,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累计发电量已达1190万千瓦时,轻松满足港区岸电以及智能换电站等设备的用电需求。“该项目优化了港口能源供给结构,提高风电、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为全国提供了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低碳’港口建设标志性工程及典型能源低碳解决方案。”应肖磊说。(李华 吴晓鹏 单宋佳 洪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