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码头”来了 浙江省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4
  • 日前,随着梅山港区5号风机安装完毕,浙江省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宁波舟山港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顺利投运,意味着浙江建成首个“绿电码头”。

    所谓“绿电码头”,即通过集成和应用风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依托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在港口码头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港口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023年10月,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签署《共同推进浙江省港口绿色低碳建设合作协议》,宁波舟山港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是该协议实施落地的标志性工程。

    风光储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将风电、光伏和储能一起构建成一个巨大的绿色“充电宝”。在这里,风机、光伏板将港口的自然风能和光能转变成电能,为停泊的巨轮、忙碌的集卡和不停运转的龙门吊等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用不完的绿色电能将汇聚到储能设备里储存,以备港口用电高峰期使用,多余的绿色电能则并入国家电网。

    该项目风电与光伏的年发电量约5917万千瓦时,应用储能充放电策略及能源管理,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万吨,相当于410万辆小汽车一天的碳排放量。

    “风机的风叶有近百米长,每转动一圈就能产生9千瓦时的电能,扫过的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应肖磊介绍说,今年6月,集装箱船“宝城”轮靠泊梅山港区26小时,共使用岸基供电2.5万余千瓦时,而一台风机仅需运转一天即可满足其靠泊期间的用电需求。此外,储能项目充满电可储存2000千瓦时电能,足以提供一艘载箱量为5000标准箱的6万吨级货轮靠泊港口2小时所需的电量。

    截至8月26日,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累计发电量已达1190万千瓦时,轻松满足港区岸电以及智能换电站等设备的用电需求。“该项目优化了港口能源供给结构,提高风电、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为全国提供了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低碳’港口建设标志性工程及典型能源低碳解决方案。”应肖磊说。(李华 吴晓鹏 单宋佳 洪宇翔)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76482-1.html
相关报告
  • 《浙江宁波首个“绿色”变电站顺利投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1-17
    • 浙江宁波首个“绿色”变电站顺利投运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电靓前湾 ???? 2024/1/15 17:22:48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变电站输变电工程国网宁波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1月12日,宁波首个“绿色” 变电站 ――110千伏邻江变 输变电工程 在前湾新区投运。该工程是宁波电网今年首个投产的变电站,是省公司DB试点工程,也是公司贯彻落实‘四化’建设新模式下的积极实践。 据悉,110千伏邻江输变电工程是优化验证国网公司、省公司通用设计成果的标志性示范工程。作为基建领域能源绿色转型的先进案例,该工程深入贯彻“四化”(标准化、绿色化、模块化、智能化)理念,创新应用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静钻根植竹节桩、一体化智慧泵房等多项技术,这在宁波全市电力建设领域尚属首次。 据悉,110千伏邻江输变电工程在建设中,从传统的“量体裁衣”向“成衣定制”转型,采用单元式辅助用房、标准化部品部件、一体化事故油池、一体化智慧泵房等模块化新技术,实现现场模块化安装,显著缩短施工周期,大幅减少湿作业量。“相较传统消防泵房,一体化智慧泵房仅需10天即可安装完成,混凝土结构施工周期缩短60%。”该工程负责人介绍道,“智慧泵房能够实时监测水压、水位,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真正实现无人值守。” 110千伏邻江输变电工程主体顶部,铺满了一层亮闪闪的光伏板,这也是首次在变电站安装屋面一体化U形玻璃光伏组件,显著提升光伏安全系数的同时,也降低了发电损耗。通过应用工业绿色节能以及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为核心,该工程有机融合了“绿色建造”与“零能耗建筑”理念,实现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打造绿色示范新亮点。 “绿色化、低能耗是工程建设期间的主旨,我们在施工时主打一个‘静’,创新选取了静钻根植竹节桩,发出的声音比旁边路上车辆行驶的声音还要低,最大程度减小对周围企业的影响。”杭湾公司发基室专职说道,“同等承载力条件下静钻根植桩比钻孔灌注桩节省水资源90%、泥浆排放减少70%,碳排放减少50%以上,泥浆固化后变成渣土外运或二次利用,真正做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2023年,前湾新区共引进各类产业项目341个,总投资额约410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总投资额达389.14亿元。经济发展,电力先行,110千伏邻江输变电工程投运后新增变电容量100兆伏安,将进一步保障区域内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家电等工业及民用负荷,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下阶段, 国网宁波 供电公司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建造,建造绿色”工作体系,聚焦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试点促推广,着力打造精品示范工程,提高宁波电网绿色建造水平。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
  • 《低碳又经济!国内首个全绿电供应虚拟电厂正式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2
    • 7月20日从中国广核集团了解到,国内首个全绿电供应虚拟电厂项目近日在浙江宁波东方电缆园区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实现了工业园区可溯源全绿电供应,通过光伏、储能、充电桩、工业负荷协同运行,可实现多种电源参考实时经济性智能切换。 据悉,该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可溯源绿电供应虚拟电厂项目,在园区内建设分布式光伏12.012兆瓦,并配备5兆瓦/11.2兆瓦时储能系统,以及2台120千瓦双枪直流分布式充电桩和10台14千瓦双枪交流充电桩。通过整合光伏、储能、充电桩等灵活性资源,可解决园区80%的日常用电需求,剩余20%电量缺口通过购买中广核浙江涂茨海上风电场绿电补充。依托中广核虚拟电厂示范平台,该项目构建了源、荷、储、充多能源分布式资源集成管理模式,实现全天24小时可溯源绿电供应,为用户提供清洁、可靠的电力服务。 在高效利用电力资源的同时,中广核虚拟电厂示范平台能够精准监测和分析园区全天用电量、发电量、储能电量及绿电供应占比,并参考实时电价等信息对各项电源进行智能切换管理,提供清晰透明的能源使用信息,显著提升项目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