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个“五全”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建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29
  • 8月28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获悉,随着宁波市江北区金山智造园内压缩空气集中供气站日前正式投运供气,国网宁波供电公司通过政企合作打造的浙江省首个“五全”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在金山智造园落成。 该园区的落地,是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提升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为宁波市探索“工业上楼”模式的首批案例之一,金山智造园通过引导企业入驻高层建筑,实现垂直空间的高效利用,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园区已有30余家企业入驻。针对园区企业高度集中可能带来的重复投资、能效低下、用能成本高等用能规划运营问题,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联动属地政府协同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推出“业务全覆盖、资源全利用、数据全接入、服务全方位、管理全寿命”的“五全”服务模式,为金山智造园量身定制涵盖绿色供能、集约用能、数字管理的全链条低碳解决方案,实现企业“拎包入住”。 “供电公司不仅为我们所在的园区开辟了办电绿色通道,还为入驻企业提供了能效优化建议及用电指导,让我们能便捷地用电、用气,还享受到用电成本降低的福利。”宁波新马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为园区配备专属客户经理,提供“一园一策”精准服务,“一站式”解决企业面临的用能单一、供气分散、负荷压力大、电动汽车充电不便等难题,提供从能源生产到终端应用及后续运营的“一条龙”服务。 目前,金山智造园已投运光伏装机容量2.5兆瓦,预计年发清洁电275万千瓦时,并配备储能系统,同时依托个性化定制的园区数字化平台,实现用电情况的动态监测及多要素负荷调节。这套清洁能源供应系统可满足园区10%以上用电需求,拉平峰谷负荷10%左右,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200吨,预计每年为入驻企业节省用能费用5%左右,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为持续优化用电服务,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深化“供电+能效”服务,组建“1+N”网格化服务团队,即由1名电力社区经理为前端,协同客户侧电力服务队伍,联动工业社区、园区等,为园区企业提供主责、增值、志愿“三类十项”服务,让企业享受“家门口”的优质电力服务。 目前,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已与江北、海曙、鄞州等7个区县的11个园区达成合作意向,宁波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宁波前湾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也在逐步推进。接下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将面向工业园区推广“五全”绿色低碳智慧服务模式,助力宁波打造低(零)碳示范园区,为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宁波样板”。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93234-1.html
相关报告
  • 《“智慧能源”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7
    •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上,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绿色电能供应,与此同时,电力数字化、智能化全景监视也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安全。在数字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能源数字化正悄然向人们的生产生活渗透。 搭上5G智能化快车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公司的老石旦煤矿区内,工作人员在地面调度室就能操控地下7000米深处的采煤设备,工人下井也不用操作设备,只需定时巡检、远程控制,通过防爆手机还能随时与地面视频连线。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煤矿。山西省寿阳县的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在距离地表超过500米的机电硐室,无人巡检机器人已代替人工巡检;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新疆大南湖一矿,智能化生产数据采集、传输和设备维修远程协同已成为现实。搭上5G智能化快车,一座座矿山有了“智慧大脑”,智能化操控、远程开采、机器人巡检,让曾经“脏、苦、险、累”的采煤工作简单多了。 同样从繁重体力活中解放出来的还有石油工人。1个站、14名工人、35口采油井,日产原油约230吨……这里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青东5海油陆采平台,通过监测大屏,借助12台高清球形摄像机可看见平台全貌,拉近还能看清油井上的螺丝。一旁的电脑上,井口压力、温度、产油量、耗电量等反映油井生产的各种数据实时更新。 这些数据原来都是人工采集,采油工要带着测温枪、压力表、温度计,一趟趟跑着抄表。而现在,鼠标一点,各种指标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负责平台生产维护的青东采油管理区注采一站站长袁亮说:“通过数据实时呈现,有没有泵漏、供液不足等问题,油井生产状况一目了然。” 降本增效促进低碳转型 记者了解到,能源数字化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构筑更高效、更清洁、更经济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生产率和可持续性。 能源企业为啥不遗余力推进数字化?能源数字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把人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对企业还有诸多好处。例如,胜利油田的青东5海油陆采平台可以设定抽油机抽油频率,自动调整注水阀压力等,实现了“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的绿色安全高效生产。低碳目标下,能源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作用更加凸显。 数字技术可以助力能源行业降本增效。例如华为基于光感知产品和算法引擎,帮助山东济华燃气有限公司打造智慧油气管线巡检服务,使管线威胁事件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7%,全面提升管线安全和管理质量,降低运维成本,加速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数字技术在能源革命战略中正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原动力。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融合发展,正改变能源的生产、运行、传输模式,通过数字化赋能,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促进绿色低碳转型。”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说。 逐步迈向精细化发展 在浙江杭州萧山某化纤产业园里,多家企业近日安装了能耗采集器,采集的能耗、碳排放等数据将实时同步到杭州市的“能源双碳数智平台”上。据悉,杭州正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电力、燃气、石油、煤炭4类能源数据及重点监控企业的能耗信息,精准管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岑可法认为,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生产侧发生变革,打造全新的绿色生产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实施煤矿、油气田、油气管网、电厂、电网、油气储备库、终端用能等领域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设与改造。 有了顶层设计,能源数字化发展方向逐渐明晰。中广核、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多家能源央企明确表示,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定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华能集团提出,转型第一步要实现所有风电、光伏数据接入智慧能源数据平台;第二步是以风电、光伏数据中心为基础,完成水电、燃机、火电、核电等数据接入,形成统一的智慧能源数据平台;第三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专家指出,在生产、运输、零售和消费等能源产业各环节,数字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国家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下,能源数字化将逐步迈向精细化发展。
  • 《浙江宁波首个“绿色”变电站顺利投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1-17
    • 浙江宁波首个“绿色”变电站顺利投运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电靓前湾 ???? 2024/1/15 17:22:48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变电站输变电工程国网宁波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1月12日,宁波首个“绿色” 变电站 ――110千伏邻江变 输变电工程 在前湾新区投运。该工程是宁波电网今年首个投产的变电站,是省公司DB试点工程,也是公司贯彻落实‘四化’建设新模式下的积极实践。 据悉,110千伏邻江输变电工程是优化验证国网公司、省公司通用设计成果的标志性示范工程。作为基建领域能源绿色转型的先进案例,该工程深入贯彻“四化”(标准化、绿色化、模块化、智能化)理念,创新应用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静钻根植竹节桩、一体化智慧泵房等多项技术,这在宁波全市电力建设领域尚属首次。 据悉,110千伏邻江输变电工程在建设中,从传统的“量体裁衣”向“成衣定制”转型,采用单元式辅助用房、标准化部品部件、一体化事故油池、一体化智慧泵房等模块化新技术,实现现场模块化安装,显著缩短施工周期,大幅减少湿作业量。“相较传统消防泵房,一体化智慧泵房仅需10天即可安装完成,混凝土结构施工周期缩短60%。”该工程负责人介绍道,“智慧泵房能够实时监测水压、水位,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真正实现无人值守。” 110千伏邻江输变电工程主体顶部,铺满了一层亮闪闪的光伏板,这也是首次在变电站安装屋面一体化U形玻璃光伏组件,显著提升光伏安全系数的同时,也降低了发电损耗。通过应用工业绿色节能以及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为核心,该工程有机融合了“绿色建造”与“零能耗建筑”理念,实现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打造绿色示范新亮点。 “绿色化、低能耗是工程建设期间的主旨,我们在施工时主打一个‘静’,创新选取了静钻根植竹节桩,发出的声音比旁边路上车辆行驶的声音还要低,最大程度减小对周围企业的影响。”杭湾公司发基室专职说道,“同等承载力条件下静钻根植桩比钻孔灌注桩节省水资源90%、泥浆排放减少70%,碳排放减少50%以上,泥浆固化后变成渣土外运或二次利用,真正做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2023年,前湾新区共引进各类产业项目341个,总投资额约410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总投资额达389.14亿元。经济发展,电力先行,110千伏邻江输变电工程投运后新增变电容量100兆伏安,将进一步保障区域内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家电等工业及民用负荷,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下阶段, 国网宁波 供电公司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建造,建造绿色”工作体系,聚焦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试点促推广,着力打造精品示范工程,提高宁波电网绿色建造水平。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