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热带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主要由外部强迫作用导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10-18
  • 热带大西洋的气候特点是大西洋海面温度(SST)、萨赫勒降雨量和飓风活动的多年代变率显著且相互关联。由于模式和观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对这些系统之间物理关系的起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研究表明,热带大西洋海温的跨赤道梯度主要受1950年以来人为和火山气溶胶驱动,是大西洋飓风形成和萨赫勒降雨的关键决定因素。这种关系在CMIP6地球系统模式中被掩盖了,高估了1950年前后北半球相对于南半球的长期变暖趋势。当去除高估的长期变暖趋势后,海温与大西洋飓风形成和萨赫勒降雨量之间的相关性得以显现,这是对1950年以来人为气溶胶的变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整个北大西洋的海温相比,热带大西洋的海温梯度对热带影响的决定作用更大,通过当地的大气环流,海温梯度与热带影响的物理联系更为紧密。这项研究结果突出表明,大西洋飓风活动和萨赫勒降雨量变化可通过人为和火山活动气溶胶排放等外部强迫驱使,但更可靠的预测受到信号-噪声悖论和未来气候不确定性的限制。(熊萍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489-4
相关报告
  • 《热带辐合带限制了热带大西洋的气候预测》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1-03-23
    • 厄尔尼诺或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年际时间尺度上最强的自然气候波动。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厄尔尼诺(西班牙语中的“基督之子”)事件导致东太平洋显著变暖,并伴随着南美洲的灾难性降雨和印-太地区的干旱。强大的ENSO事件具有全球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热带外地区。大西洋还有一种厄尔尼诺变型,称为大西洋尼诺,它对西非的降雨以及热带大西洋东部热带气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更好地了解大西洋和太平洋尼诺现象,可以有助于改善该地区的气候预测。该研究使用了多套数据,包括现场观测、卫星和再分析产品,并提出了大西洋尼诺现象的可预测性。该研究的合著者Mojib Latif解释说,大西洋的尼诺现象和太平洋的尼诺现象一样,从东到西的海面温度和海面风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典型的非对称结构,其中最强烈的变暖发生在大洋东部。然而,他们也存在一些差异:大西洋变暖的规模较小,持续时间较短,预测性较差,但这些差异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与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不同,大西洋尼诺现象仅持续几个月。科学家小组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确定了热带辐合带(ITCZ)的运动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ITCZ是一条横跨热带大西洋的强降雨带,ITCZ的季节性迁移对海温与上层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只有当ITCZ非常接近或超过赤道时,这种相互作用才足以引起大的气候变化。该研究者打算利用他们的新发现,在气候模型中更真实地表示ITCZ的位置,以便加强对热带降水的预测。最终的目标是进行季节性气候预测,并为西非的农业和水资源管理进行规划。 相关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20452-1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Nature Communications:布拉多海对流过多导致大西洋倾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9-27
    • 大西洋经向倾覆环流(AMOC)的变化是北半球气候变异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模型研究表明,拉布拉多海的冬季深度对流强度是年代际倾覆变化的主控因素。以前关于拉布拉多海对流强度的十年期变化潜在动力学影响分析,主要集中在异常的向南输出及其对西纽芬兰盆地中深度密度梯度的贡献。德国亥姆霍次海洋研究中心(GEOMAR)的一项最新研究基于全套海洋强迫数据的后推实验(CTRL)和灵敏度实验(SENS),记录了过去十年北大西洋下降流的浓度变化和拉布拉多海对流年际变化的微弱影响,重新评估拉布拉多海浮力通量在年际至年代际北大西洋AMOC变化及其地理分布中的作用,突出了密度异常快速传播到伊明格海对十年际倾覆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拉布拉多海异常寒冷的冬季导致AMOC正异常超过20%,主要是通过增强北大西洋东北部的下流。拉布拉多海浮力强迫过度的远程效应与中深度密度异常迅速扩散到伊尔明格海及其被格陵兰岛外深边界流夹带有关。(熊萍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