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PARP1-DNA 聚合物驱动 DNA 修复位点组装,以防止断裂的 DNA 末端分离》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08
  • 2024年2月5日,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Simon Alberti团队在Cell上发表题为PARP1-DNA co-condensation drives DNA repair site assembly to prevent disjunction of broken DNA ends的文章。

    该研究报告了从纯化的全长蛋白质中重建 DNA 修复位点。使用定量生化和生物物理批量和单分子技术,证明 PARP1 与 DNA 损伤共凝结,介导断裂 DNA 末端的突触。病变周围的凝结是由有序的分层组装机制驱动的。最初的步骤是由 ZnF 结构域和 WGR 结构域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驱动的,以稳定 PARP1 二聚体,然后是 DNA 结合的 PARP1 分子之间的 ZnF3 和 BRCT 结构域介导的分子间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组装成 PARP1-DNA 共缩合物。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施加平衡的双向缩合力,以防止 DNA 末端分离。

    PARP1-DNA 共缩合与 PARP1 激活同时发生,并将 PAR 合成空间限制在损伤部位。PAR 聚合物招募效应蛋白,例如 FET 蛋白和聚 (ADP) 核糖糖水解酶 (PARG),并介导 PARP1 从 DNA 末端释放,以启动冷凝物进行修复。FET 蛋白募集到引发的冷凝物中可防止冷凝物溶解并促进从刚性状态向动态状态的转变,从而为 FET 蛋白的冷凝特性提供迄今为止难以捉摸的功能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断裂的 DNA 末端如何保持空间连接同时允许修复因子提供了一种分子和物理机制。

相关报告
  • 《Science | 减数分裂DNA断裂驱动人类生殖系的多方面突变》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04
    • 2023年12月1日,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Meiotic DNA breaks drive multifaceted mutagenesis in the human germ line的文章。 减数分裂重组开始于数百个程序化的DNA断裂,然而,人们对它们精确修复的程度仍然知之甚少。 该研究报告说,减数分裂断裂修复的致突变性比以前所理解的要高8倍,导致1 / 4的精子和1 / 12的卵子发生新生突变。它对指数和结构变体的影响甚至更高,每次中断的利率增加100到1300倍。该研究发现了与断裂位点相关的新的突变特征和足迹,这涉及意想不到的生化过程和易出错的DNA修复机制,包括减数分裂断裂修复中的翻译合成和末端连接。该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这些机制驱动突变在人类生殖系和导致数百个基因全基因组的破坏。
  • 《Nature | θ介导的端连接中δ和θ聚合酶的逐步要求》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20
    • 2023年11月15日,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Stepwise requirements for polymerases δ and θ in theta-mediated end joining的研究论文。 染色体双链断裂的及时修复是基因组完整性和细胞活力所必需的。聚合酶 theta 介导的末端连接途径在解决这些断裂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其他 DNA 修复途径中有缺陷的癌症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使其成为新兴的治疗靶标。它需要退火2-6个互补序列的核苷酸,微同源性,这是相邻的断裂末端,然后开始端桥接 DNA 合成聚合酶 θ。然而,其他途径的步骤仍然没有充分的定义,所需的酶是未知的。 该研究证明了在聚合酶 θ 可以启动合成之前,对不成对的3′尾的外切核酸酶消化的要求,然后切换到更准确的,持续的和链置换的聚合酶来完成修复。该研究显示复制性聚合酶 δ 是两个步骤所必需的,它的3′到5′核酸外切酶活性用于皮瓣修复,然后它的聚合酶活性用于皮瓣延长和完成修复。这个途径所必需的和特异的酶的步骤是由两个聚合酶的两个独立的,连续的参与介导的。这两个聚合酶的物理结合可能促进这些步骤的必要耦合。聚合酶 δ 与能够终端桥接合成的聚合酶 θ 的这种配对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通常的高保真聚合酶 δ 参与基因组不稳定过程,如有丝分裂 DNA 合成和微同源性介导的断裂诱导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