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开发基于gRNA细胞内甲基化的可调控CRISPR-Cas12a基因操纵系统》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6-15
  • CRISPR-Cas系统作为细菌和古菌抵御外源病毒入侵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因其核酸酶和可编程靶向的特点被开发成基因编辑工具并广泛应用。然而,天然的CRISPR-Cas9、CRISPR-Cas12a等基因编辑工具存在着体内无法在“时间”和“空间”上被精确控制应用的限制,因此研究者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一系列外源性、可诱导型的CRISPR-Cas基因编辑工具,例如通过蓝光和小分子药物对体内的CRISPR-Cas系统进行“开(on)和关(off)”。但是,这些调控机制都是通过引入外源信号对内源性CRISPR系统进行调控,存在着诱导性差、精确度低等缺点,因此如何开发细胞内源信号调控的CRISPR-Cas系统十分重要。RNA甲基化作为细胞内表观遗传调控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细胞增殖以及调控胞内蛋白-RNA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而N6-腺苷酸甲基化(m6A)和N1-腺苷酸甲基化(m1A)作为RNA甲基化修饰中可被去甲基化的两种修饰为我们通过体内调控gRNA从而实现针对整个CRISPR-Cas系统的精准调控带来了希望。

    清华大学化学系张新荣课题组、张四纯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俊杰课题组合作在《化学科学》(Chemical 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目为“基于引导R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调控CRISPR-Cas12a系统。(Regulation of the CRISPR-Cas12a system by methylation and demethylation of guide R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针对CRISPR-Cas12a系统gRNA 的5’端核苷酸进行m6A和m1A修饰可以显著的降低该系统的体外顺式(cis-)和反式(trans-)切割活性,并通过EMSA实验进一步验证经过修饰的gRNA与Cas12a蛋白的结合能力减弱,最终导致其切割活性降低。随后,作者通过体外加入去甲基化酶和体内过表达去甲基化酶分别成功实现甲基化修饰gRNA相关的CRISPR-Cas12a系统切割活性的重激活,证明该设计的可行性。最终,作者设计出基于甲基化修饰的诱导型CRISPR-dCas12a基因转录调控策略(demethylase-inducible CRISPR activation strategy,DICa),并成功实现了细胞内由去甲基化酶严格诱导控制的CRISPR基因表达激活。该研究为体内严格控制CRISPR-Cas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了基因编辑疗法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清华大学化学系张新荣教授、张四纯教授与生命学院刘俊杰助理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化学系已毕业博士生胡志安,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生孙奥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共同承担设计和进行实验。其他化学系同学协助课题的完成。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9b9ae7658721.html
相关报告
  • 《研究人员确定了控制CRISPR系统的分子》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5-05
    • 科学家已经确定了第一种能够抑制和调节CRISPR系统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最终可以使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更加精确,高效和安全。为了鉴定这些化合物,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新平台,用于快速发现抑制CRISPR酶的小分子。 有时被称为“抗CRISPR”,这样的分子允许研究人员微调CRISPR基因编辑。这些化合物可以防止CRISPR酶无意中影响其他基因 - 具有所谓的“脱靶效应” - 并使实验室和诊所的精确度更高。 由Broad研究所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这项工作出现在Cell。 “精确控制和对策是任何强大技术的核心,”资深作者Amit Choudhary说。 “考虑一下我们能够利用诱导手术麻醉的药物,以及适当的控制如何将它们变成非常有用的工具。新兴的CRISPR技术已经开发用于基因治疗和生物技术,同样需要跨多个维度进行控制。“ Choudhary是Broad研究所的副会员,Brigham和妇女医院的副生物学家,以及哈佛医学院的医学助理教授。 FINE-TUNING CRISPR 随着CRISPR技术被开发用于治疗人类疾病,微调CRISPR作用的能力将有助于确保酶在体内其他地方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抑制剂还可以加速基础生物学研究,为科学家提供一种新的精确工具,可以快速,大规模地回答实验问题。 据研究人员称,CRISPR抑制剂还有助于在实验室环境中控制基因驱动。基于CRISPR的基因驱动是一种分子技术,可以保证生物体将工程基因传递给其所有后代。这个过程导致改变的基因在群体中传播得比自然可能的快得多。可以应用抑制CRISPR酶的分子来抑制这种结果,从而进一步研究基因驱动技术。 与病毒中发现的CRISPR系统的基于蛋白质的抑制剂相比,新鉴定的分子很小且易于逆转,并且更有效地进入细胞。 Choudhary说:“我们正在为化学领域的一小块区域打包。” 抑制CAS酶 为了帮助控制CRISPR的活性,Choudhary及其同事专注于这些酶如何最初识别其基因组靶标。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新的生物化学和细胞测试来测量CRISPR酶与其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可能干扰这一重要第一步的分子。 为了证明筛选平台的有效性,该团队定制了该技术,以寻找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细菌中Cas9酶的抑制剂,这是在CRISPR编辑中最常用的Cas9酶。他们筛选了大约15,000种化合物,以确定Cas9的一系列潜在抑制剂;最佳候选人名为BRD0539。这些分子成功地抑制了人类细胞中天然和工程形式的Cas9。此外,研究人员可以改变其水平以微调抑制程度,或者简单地去除它们,从而重新启用CRISPR活性。 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研究人员已经在识别和开发下一代这些分子。该团队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可以抑制任何CRISPR系统的化合物工具箱。 Choudhary说:“我们拥有这个平台,我们已经证明了它在概念验证方面的有效性。” “现在我们正在使用它来寻找CRISPR系统的下一个抑制剂。基于化学的方法在基于CRISPR的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 这项工作部分得到了Burroughs Wellcome Fund,DARPA(Brdi N66001-17-2-4055,HR0011-17-2-0049),NIH(R21AI126239,RM1HG009490,R35 GM118062)和陆军研究办公室(W911NF1610586)的支持。 。 Broad Institute已提交专利申请,包括此处所述的工作。
  • 《研究人员揭示DNA去甲基化与DNA损伤修复之间的调控作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黄翠
    • 发布时间:2017-03-31
    • 准确而有效的DNA损伤与修复应答对于机体各种类型的细胞维持基因组完整性是十分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功能的障碍会引起严重疾病,包括多种癌症、免疫缺陷、代谢紊乱、血液系统疾病、衰老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之一,其在基因转录、生长发育和疾病过程中的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DNA去甲基化与DNA损伤应答的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还不清楚。    ATM(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和ATR(ATM and Rad51 related)蛋白激酶是DNA损伤应答反应中重要的核心调控因子。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发现了特异性5hmC丢失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小脑共济失调的小脑浦肯野氏神经元易损性的产生、退行性病变之间的重要关系,并揭示TET1参与了ATM激酶依赖的DNA损伤修复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发现了UV和Camptothecin诱导的ATR依赖的DNA损伤应答反应能直接引起TET3酶介导的DNA去甲基化中间产物5hmC的增加;在分子机理层面上,我们证实了在ATR依赖的DNA损伤应答反应过程中,ATR通过磷酸化TET3增加其稳定性和5hmC生成活性,从而促进DNA损伤的修复;TET3功能缺失延缓DNA损伤的修复,导致细胞凋亡水平加重。本研究首次揭示了TET3介导的去甲基化在ATR依赖的DNA损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机体在维持基因组完整性的和DNA损伤修复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该项工作于2017年3月21日在线发表在《EMBO Reports》,文章链接如下:embor.embopress.org/content/early/2017/03/21/embr.201643179。表观遗传与神经退行性学科组助理研究员蒋德伟为第一作者,李家立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项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相关人才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