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4日,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 Sialoglycan binding triggers spike opening in a human coronavirus的文章。
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介导受体结合和膜融合,使其成为中和抗体的主要目标。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刺突蛋白在开放和封闭构象之间自由转换,以平衡宿主细胞附着和免疫逃避。刺突打开暴露结构域S1,允许其与蛋白受体结合,并且也被认为在膜融合过程中使蛋白质重新折叠。然而,除了一个例外,迄今为止研究的所有其他冠状病毒的融合前刺突蛋白都是在封闭状态下观察到的。这提高了调控的可能性,刺突蛋白更常见的转变为开放状态,以响应特定的线索,而不是自发的。
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人员发现,普通感冒人类冠状病毒HKU1的刺突蛋白在结合基于唾液聚糖的初级受体到S1结构域后,发生了局部和远程构象变化。这种结合通过变构域间串扰触发S1域向开放状态的转变。该研究结果提供了对冠状病毒附着的详细了解,以及双重受体使用和启动进入作为免疫逃逸手段的可能性。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Hh011wh7XclQqUOKHFs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