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你的初吻或许有助于唇疱疹病毒的传播》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7-30
  • 诱发唇疱疹(cold sores)的现代病毒毒株能够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而研究人员认为,其传播或许可能是通过接吻的出现而推动的;据WHO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37亿人(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口)都面临终身感染面部疱疹背后的HSV-1病毒的风险,尽管该病毒无处不在,然而人们对这种病毒的历史以及其在全球是如何传播的,却知之甚少。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Ancient herpes simplex 1 genomes reveal recent viral structure in Eurasi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塔尔图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来自古代考古发现的数百人的牙齿DNA进行了筛选分析,结果发现有4名个体在死亡时携带有HSV-1病毒,随后研究人员对其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

    研究者Christiana Scheib表示,利用这些重建的基因组,我们就能确定现代毒株的编译或许都能追溯到新时期时代晚期、青铜时代早期的某个时期,这一点让研究人员非常惊讶,因为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就认为疱疹病毒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与人类共同进化,这或许仍然是一种事实,所有灵长类动物都存在一种疱疹,而且人类刚离开非洲时就会携带这样一种毒株;但有研究表明,这些早期的菌株在大约5000年前就被现代形式的菌株所取代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引起了这种改变呢?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理论,即大约在5000年前,当欧亚大陆向欧洲大陆迁移时,这种传播很有可能就会影响病毒,那么另外一种理论是什么呢?也就是人们开始浪漫地亲吻对方的时候;这绝对是一种能改变疱疹病毒传播性的方式,研究者表示,通常情况下这种病毒能通过父母传播给其孩子,但接吻或许也能给其提供一种全勤的方式在不同宿主之间传播和跳跃。

    在青铜时代,有一些文字证据开始就能够显示浪漫情侣之间的接吻了,研究者表示,已知的最早的接吻记录就是青铜时代来自南亚的一份手稿,这表明,这一习俗或许会从欧亚大陆迁移到欧洲,接吻并不是一个普遍的人类特征,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很难准确追踪接吻是从何时开始的,或者其与HSV-1传播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大约在2000年前,罗马皇帝提比略被认为曾试图禁止在官方场合接吻,从而防止疱疹的传播,研究者Charlotte Houldcroft说道,像疱疹病毒一样的病毒能在更宏观的时间尺度上进化,而COVID-19则会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发生变异,如今全球科学家们都看到了这一点。

    面部疱疹会终身隐藏在体内,其仅会通过口腔接触传播,所以这种变异是在几个世纪到几千年中缓慢发生的。此前,疱疹的遗传数据仅能追溯到1925年,研究者呼吁应该对病毒进行更多深度的时间调查。仅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遗传样本能帮助研究人员理解诸如疱疹病毒和猴痘病毒等DNA病毒以及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是如何相互适应的。

    原始出处:

    MERIAM GUELLIL,LUCY VAN DORP,SARAH A. INSKIP, et al. Ancient herpes simplex 1 genomes reveal recent viral structure in Eurasia, Science Advances (2022). DOI: 10.1126/sciadv.abo4435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5c1fe339154b.html
相关报告
  • 《疫苗需要新的靶点以防止疱疹病毒传播给新生儿》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5-03-14
    •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和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合作的一项新研究为开发能够更有效地阻止巨细胞病毒(CMV)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的疫苗提供了重要见解。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CMV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毒,多数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然而,对于发育中的胎儿而言,这种病毒会带来显著风险,可能导致包括听力损失、发育迟缓和神经系统损伤等终身健康问题。有效的疫苗将有助于保护婴儿免受这些未来健康影响的威胁。 研究表明,缺乏某种特定病毒蛋白复合体的CMV——目前被认为是预防跨胎盘传播的关键疫苗靶点——仍然可以传播并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严重伤害。这一发现强烈表明,必须识别并探索能够提供更好保护的额外疫苗靶点。 OHSU疫苗与基因治疗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兼该研究的资深作者Daniel Malouli博士表示:“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能为选择更有前景的疫苗靶点铺平道路,这些靶点将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测试。最终,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促成一种可广泛使用的有效疫苗。” CMV是全球导致严重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传染原因,包括儿童听力损失和智力障碍。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大约每200个美国新生儿中就有1个会受到先天性CMV感染的影响,其中约20%的婴儿会发展成严重的出生缺陷或遭受长期的神经或其他健康问题。 尽管进行了超过四十年的临床研究,但至今仍未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来防止父母向胎儿传播CMV。这一进展缓慢主要归因于对哪些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允许CMV在人类患者中穿过胎盘的理解不足。 Malouli提到,“关于病毒与人类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更为有力的信息对于选择可用于开发有效疫苗的有希望的靶点至关重要。”他指出,“我们研究中揭示的数据反驳了CMV疫苗开发领域普遍持有的假设,并表明一些最广泛使用的疫苗靶点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以防止跨胎盘传播。这表明未来的疫苗设计中可能需要包含其他CMV蛋白质以阻止这些传播事件。” 这项研究是美国各地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共同通讯作者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儿科系主任兼纽约长老会Komansky儿童医院首席儿科医生Sallie Permar博士;OHSU疫苗与基因治疗研究所教授Klaus Früh博士;以及该研究的第一作者,Malouli实验室的博士后学者Hsuan-Yuan (Sherry) Wang博士。 研究人员原本假设诱导针对CMV五聚体复合体的中和抗体——即感染某些细胞类型所需多种病毒蛋白的组合——也应该能够阻止病毒向胎儿的跨胎盘传播。然而,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测试这一假设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即使没有五聚体复合体的病毒仍然能够穿过胎盘并对胎儿造成伤害,这表明需要调查其他靶点。 Malouli及其团队的未来研究将继续利用本研究中使用的模型,进一步了解跨胎盘传播所需的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并确定新的、更有效的疫苗靶点。 Permar表示:“作为儿科医疗保健提供者,我热衷于给孩子一个尽可能最好的开始,让他们拥有完整而健康的生活,所以看到孩子经历这种感染并面临毁灭性的且可能是终身的并发症是令人心碎的。这些发现令人兴奋,因为它们使我们在开发有效疫苗方面迈进了一步,我们希望这种疫苗能够保护全世界的孕妇和婴儿。”
  • 《新型药物能够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02-26
    • 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一类小分子能够清除HSV-1对眼角膜细胞的感染那,而该药物的作用方式与以往的药物并不相同,这使得产生药物耐受性的患者拥有了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者们称该药物治疗HSV-1对嘴部的感染以及HSV-2对生殖器的感染同样有效。或许还有助于治疗HIV的感染。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HIV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类病原体,影响了全球范围内90%的人类健康。HSV-1主要感染嘴部以及眼部,而其对生殖器的感染也则逐渐上升。 该病毒能够通过体液传播,而且如果在慢性感染期整合到神经细胞中后会造成终身性的感染。利用抗病毒药物能够暂时抑制眼部的感染,但眼角膜的炎症反应会永远存在,从而需要激素类的眼药水辅助治疗。 目前治疗HSV-1感染的药物主要是核算类似物,其作用方式是抑制病毒产生复制所需的蛋白质,而随着这种药物的不断使用,病毒的耐药性也在逐渐上升,眼部的感染最终会导致青光眼的产生。 作者等人发现一种叫做BX795的小分子能够帮助清除HSV-1在眼角膜细胞中的感染,小鼠实验也证明了该药物治疗HSV-1眼部感染的效果。 BX795是一类TBK1抑制剂,该酶参与了天然免疫以及神经炎症的发生。当TBK-1活性被抑制时,往往会促进感染的发生。但研究者们给细胞加以高浓度的药物刺激后,发现病毒的感染得到了清除,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结果。 此外,作者发现BX795仅仅会作用于受到HSV-1感染的细胞,对于正常细胞来说则没有负面效果。 针对这一结果,作者希望他们的发现能够应用于临床中HSV-1感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