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药物能够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02-26
  • 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一类小分子能够清除HSV-1对眼角膜细胞的感染那,而该药物的作用方式与以往的药物并不相同,这使得产生药物耐受性的患者拥有了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者们称该药物治疗HSV-1对嘴部的感染以及HSV-2对生殖器的感染同样有效。或许还有助于治疗HIV的感染。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HIV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类病原体,影响了全球范围内90%的人类健康。HSV-1主要感染嘴部以及眼部,而其对生殖器的感染也则逐渐上升。 该病毒能够通过体液传播,而且如果在慢性感染期整合到神经细胞中后会造成终身性的感染。利用抗病毒药物能够暂时抑制眼部的感染,但眼角膜的炎症反应会永远存在,从而需要激素类的眼药水辅助治疗。

    目前治疗HSV-1感染的药物主要是核算类似物,其作用方式是抑制病毒产生复制所需的蛋白质,而随着这种药物的不断使用,病毒的耐药性也在逐渐上升,眼部的感染最终会导致青光眼的产生。

    作者等人发现一种叫做BX795的小分子能够帮助清除HSV-1在眼角膜细胞中的感染,小鼠实验也证明了该药物治疗HSV-1眼部感染的效果。

    BX795是一类TBK1抑制剂,该酶参与了天然免疫以及神经炎症的发生。当TBK-1活性被抑制时,往往会促进感染的发生。但研究者们给细胞加以高浓度的药物刺激后,发现病毒的感染得到了清除,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结果。

    此外,作者发现BX795仅仅会作用于受到HSV-1感染的细胞,对于正常细胞来说则没有负面效果。

    针对这一结果,作者希望他们的发现能够应用于临床中HSV-1感染的治疗。

  • 原文来源:http://stm.sciencemag.org/content/10/428/eaan5861
相关报告
  • 《Sci Adv:一种治疗罕见酶缺乏症的药物—苯丁酸或能用来治疗人类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2-14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常用于治疗罕见酶缺乏症的药物或能帮助细胞清除1型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研究者表示,当与阿昔洛韦(一种常用的HSV-1疗法)一起使用时,名为苯丁酸(PBA,phenylbutyrate)药物的抗病毒活性或许会表现地更好;相比单独使用阿昔洛韦而言,当联合用药时,使用较少的阿昔洛韦或许就能有效抑制病毒,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阿昔洛韦常被认为在肾脏中具有毒性副作用。 研究者Deepak Shukla说道,目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非常少,所以当有新的药物出现时,尤其是能够减少副作用的药物,或许就是科学家们非常感兴趣的研究发现。阿昔洛韦对肾脏有着很强的毒性作用,尤其是当以较高的剂量用于治疗HSV诱导的脑炎时,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有可能会让患者致命。通过将阿昔洛韦与PBA结合,研究者就需要更少的阿昔洛韦来有效治疗HSV-1的感染了。 研究者表示,HSV-1会感染眼睛和口腔,其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而HSV-2则会诱发生殖器感染,可能还会诱发疼痛性的溃疡出现,其感染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这两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疗法通常包括使用口服药物阿昔洛韦,然而长期用药常常会导致药物耐受性以及肾脏损伤的出现。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Shukla及其同事调查了PBA所产生的抗病毒效应,结果发现,在细胞中,该药物能干预病毒拦截宿主及其用于产生蛋白质的能力;正常情况下,单纯疱疹病毒能感染细胞并驱动宿主细胞产生病毒所需的蛋白,以便病毒能够实现自我复制。但宿主细胞也会持续产生蛋白供自己使用,从而就会导致细胞的内质网(制造蛋白质的细胞器)产生大量的压力。研究者Tejabhiram Yadavalli说道,我们发现PBA能降低内质网的压力,从而使得细胞能够专注于清除自身的病毒。 在细胞中,PBA能够单独从捐献的人类角膜细胞或人类皮肤组织中清除HSV-1,这就好像阿昔洛韦一样;在眼部感染HSV-1的小鼠模型中,通过腹腔给予PBA治疗就能清除小鼠眼部的病毒。在HSV-2阴道感染的动物模型中,接受PBA治疗的小鼠组织中并没与HSV-2病毒的迹象,这与接受阿昔洛韦治疗的小鼠出现的症状相似。当研究者将PBA与阿昔洛韦联合用于治疗HSV-1感染的细胞时,他们发现,这种药物组合或能比单独使用一种药物更快的速度且能更好地完全清除被感染的细胞中的病毒。此外,在HSV诱导的脑炎小鼠模型中,单独使用PBA或阿昔洛韦或能显著降低细胞的死亡率,但PBA和阿昔洛韦组合使用则能够预防所有给予药物组合治疗的小鼠发生死亡。 最后研究者表示,PBA是一种让我们非常兴奋的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新型疗法,其或能帮助减少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阿昔洛韦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如今这种药物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一种罕见的酶缺失综合征,这意味着后期我们还能利用其来开发新型组合性疗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感染。
  • 《新型药物具有治疗寨卡病毒感染的效果》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4-11
    • 众所周知,寨卡病毒在怀孕的受感染妇女的胎儿中引起小头畸形和其他脑部缺陷。目前,尚未批准专门用于治疗寨卡病的抗病毒疗法。最近,研究者们开发出一类新的分子,显示出强大的抗寨卡活性和对动物细胞的低毒性。在《Journal of Medical Chemistr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这些化合物有朝一日可能成为Zika特异性治疗药物的基础。 “我们的分子比目前用于对抗寨卡的几乎任何东西都更有效,”ASRC和亨特学院化学教授Adam Braunschweig说,他的实验室正在开展这项工作。 “它们非常有效,细胞毒性低,有可能用于寨卡治疗和检测。” 所有病毒和真核细胞,包括植物和动物细胞,都有附着在其表面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就像ID标签一样,帮助细胞通过碳水化合物受体识别彼此。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病毒进入细胞。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找到了阻止这种相互作用的方法。 研究人员创造了合成碳水化合物受体,测试其在Vero细胞和HeLa细胞中的抗寨卡活性。在这两种情况下,分子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这些受体可能以两种方式对抗感染。它们要么与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结合,要么与病毒结合。无论哪种方式,病毒都将被阻止与细胞通信并进入细胞。 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受体通常不常用,因为它们在选择结合的方面不是很有区别。然而,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模仿天然受体的结合方法创造了高效的受体。除了治疗寨卡病毒的潜力外,使用合成受体的策略还具有抗癌,抗寄生虫和抗菌潜力。 研究人员寻找有效的寨卡治疗方法的下一步将是利用本研究中获得的化学直觉创造第二代分子,以改变结构并使其更有效。最终,该团队希望测试分子在动物试验中的治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