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集团与美国TMS集团携手打造减少碳足迹合作典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25
  • 2021年11月23日,中国河钢集团与美国TMS集团以视频形式举行河钢—TMS废钢加工中心项目签约仪式。这是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后,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面向未来、协同发展开展的一项战略合作,是率先响应中美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的务实举措。

    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和普利兹克集团董事局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Thomas J. Pritzker)出席仪式并通过视频互致问候,围绕废钢资源综合利用、减碳与气候变化等议题交换了意见。河钢集团总经理王兰玉和普利兹克集团董事、TMS集团董事长杰森·普利兹克(Jason Pritzker)出席仪式。河钢集团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王新东主持仪式,TMS集团总裁兼CEO雷蒙德·卡洛克(Ray Kalouche)介绍双方合作情况,并同河钢集团资本运营总监杨桂清代表双方签约。

    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在致辞中表示,全球化发展来源于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通过全球化的资源协同互补,可以让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效能的提升。作为响应中美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的率先行动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举措,同时作为两个负责任的企业,河钢和TMS要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要大力倡导绿色发展,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共同事业,共同守护好我们的星球。

    钢铁是人类应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基础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钢铁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过去30年,全球钢铁行业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吨钢综合能耗已经降低了50%。全球钢铁行业正致力于通过提升工艺效率、研发突破性减排技术和充分使用废钢,不断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传统长流程炼钢生产一吨钢碳排放近2吨,而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炼钢,碳排放量将减少至约0.5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国、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废钢消费国。河钢和TMS面向绿色低碳联手打造废钢综合利用领域的典范,必将对中国钢铁工业乃至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共同为世界钢铁行业减少碳足迹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人类社会贡献更绿色的钢铁,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普利兹克集团董事、TMS集团董事长杰森·普利兹克(Jason Pritzker)在致辞中表示,废钢是一种可回收的原材料,是减少碳排放绿色炼钢的关键解决方案之一,作为行业领军者,双方应共同努力引领废钢炼钢的发展。合作协议完全符合两家公司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规划,为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发展废钢回收与高效利用业务提供了一个框架。随着未来的合作,双方将建立更紧密、更深入的关系,这对河钢集团和TMS集团,以及世界钢铁业同样有利。最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和美国两个伟大国家的伟大人民都有好处。

    根据协议,河钢与TMS将设立一家合资公司,依托河钢集团强大的内部市场和社会影响力,利用TMS集团在废钢回收加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和先进经验,为中国冶金企业提供废钢回收、加工、物流、金融、贸易、技术支持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据悉,中国河钢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钢铁材料制造和综合服务商之一,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投资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拥有合作伙伴。美国TMS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化废钢贸易、加工、配送服务企业,由美国普利兹克家族全资持有,目前在全球拥有80多个加工厂,业务遍及美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2019年9月,双方签署了《关于废钢回收加工配送服务项目之合作谅解备忘录》。此次签约标志着项目圆满落地,未来双方将通过投资新建或并购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废钢的回收、加工、配送、金融及贸易等方面的综合服务水平,将合资公司打造成为我国废钢加工综合利用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冶金入炉废钢质量标准的制订者。

相关报告
  • 《人工智能有助于减少亚马逊水电站大坝的碳足迹》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9-20
    • 一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计算模型,利用人工智能寻找水电站坝址,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水电大坝可以提供大量能源,碳足迹低至太阳能和风能等。但由于它们的形成方式,一些水坝会释放出危险的高温室气体,威胁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前为亚马逊河流域提供了数百座水电大坝 - 一个覆盖南美洲三分之一以上的生态敏感区域 - 提前预测其温室气体排放对该地区和地球至关重要。 康奈尔大学领导的生态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来自南美组织的研究人员发现,实现低碳水电需要考虑整个亚马逊河流域的规划 - 并且有利于高海拔地区的水坝。 “如果你一次一个地开发这些水坝而没有进行战略规划 - 这就是它们通常的开发方式 - 你最终获得最佳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很小,”博士后研究员拉斐尔·阿尔梅达说。与阿特金森可持续发展中心合作,共同领导“减少亚马逊水电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战略大坝规划”,于9月19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利用该模型,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水坝的组合,这些水坝将为给定的能量输出目标产生最低量的温室气体。 当地区被洪水淹没建造水坝时,分解植物物质会产生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具破坏性的温室气体。根据地点和其他因素,大坝建设的碳排放量可以从最低到最高变化两个数量级以上。 分析发现,在高海拔地区建造的水坝倾向于降低单位电力输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不是低地的水坝 - 部分原因是较少的土地需要在陡峭的环境中淹没。 目前约有150座水电大坝和另外350座为亚马逊流域提供建设,其中包括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的部分地区。这项研究是使用计算工具分析大坝影响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以帮助南美政府和组织做出明智的决策,平衡利弊。 ——文章发布于2019年9月19日
  • 《一种新的钢铁回收方式可以减少该行业的碳足迹》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6-20
    • 多伦多大学的工程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回收钢铁的新方法,有可能使一系列制造业脱碳,并引入循环钢铁经济。该方法在发表在《资源,保护和回收》上的一篇新论文中进行了概述,该论文由Jaesuk (Jay) Paeng,William Judge和Gisele Azimi教授共同撰写。它引入了一种用于电解精炼的创新硫化物电解质,这是一种从钢水中去除铜和碳杂质的替代方法。该工艺还会产生液态铁和硫作为副产品。“我们的研究是第一个报道的电化学从钢中去除铜并将杂质减少到合金水平以下的例子,”加拿大城市采矿创新研究主席Azimi说。目前,只有25%的钢材来自回收材料。但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努力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预计未来二十年全球对绿色钢铁的需求将增长。钢铁是通过将铁矿石与焦炭(一种制备的煤)反应而制成的,焦炭是碳的来源,并通过产生的金属吹出氧气。目前的标准工艺每生产一吨钢会产生近两吨二氧化碳,使钢铁生产成为制造业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