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钢铁回收方式可以减少该行业的碳足迹》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6-20
  • 多伦多大学的工程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回收钢铁的新方法,有可能使一系列制造业脱碳,并引入循环钢铁经济。该方法在发表在《资源,保护和回收》上的一篇新论文中进行了概述,该论文由Jaesuk (Jay) Paeng,William Judge和Gisele Azimi教授共同撰写。它引入了一种用于电解精炼的创新硫化物电解质,这是一种从钢水中去除铜和碳杂质的替代方法。该工艺还会产生液态铁和硫作为副产品。“我们的研究是第一个报道的电化学从钢中去除铜并将杂质减少到合金水平以下的例子,”加拿大城市采矿创新研究主席Azimi说。目前,只有25%的钢材来自回收材料。但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努力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预计未来二十年全球对绿色钢铁的需求将增长。钢铁是通过将铁矿石与焦炭(一种制备的煤)反应而制成的,焦炭是碳的来源,并通过产生的金属吹出氧气。目前的标准工艺每生产一吨钢会产生近两吨二氧化碳,使钢铁生产成为制造业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

  • 原文来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4-06-recycle-steel-industry-carbon-footprint.html
相关报告
  • 《回收热量和减少碳排放的七种方法》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张欣
    • 发布时间:2024-07-05
    • 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数据,建筑空间和水的供暖约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4%。这些热量绝大部分仍然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使其成为推动气候变化的碳排放的巨大来源。但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每天有多少热量被浪费掉了。找到回收和循环利用它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排放。 考虑一下标准的汽油车或柴油车。发动机提供动力并产生多余的热量,散热器将其排出。除了在冬天温暖挡风玻璃和乘客,这些热量大部分被浪费了。向电网供电的发电机也以类似的方式工作,它们多余的热量可以用来给建筑物供暖。在英国,有许多燃气发动机随时待命,以便在需要时为电网供电。研究人员负责将燃气发电机的热量与建筑物的中央供暖系统连接起来。 热电联产的想法并不新鲜。在英国诺丁汉,城市区域供热网络的能源和部分电力来自垃圾焚烧炉。这也减少了送往填埋场的垃圾数量。但一旦你意识到有多少热量在等待被再利用,脱碳供暖的问题似乎就不那么严重了。这里有7个例子。 1、数据中心 处理数据的电脑会发热,数据中心是充满计算机的房间,可以容纳整个办公大楼的IT服务器。它们产生的热量通常通过高耗能的空调提取和排放。在其他地方,数据中心被用作“数字锅炉”来加热游泳池。在许多情况下,冷水流经两座建筑之间的管道,帮助冷却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然后用泵把加热过的水抽回,使水池变暖。 2、溜冰场 任何人工冷却的溜冰场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是因为制冷循环使滑冰的水保持冻结。把这个过程想象成家里的冰箱。当你把常温下的东西放在冰箱里,比如用来制作冰块的水盘,热量被提取出来以冷冻水,然后排出冰箱。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可以感觉到冰箱的侧面或背面变暖了。 与数据中心类似,这种热量可以通过循环水收集,并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或附近的建筑物。 3、厨房和浴室 在大多数家庭中,抽风机和窗户会把厨房和浴室的蒸汽抽走。某些类型的通风系统可以从潮湿的空气中回收热量,从而减少加热所需的能量。据估计,与其他节能措施(如墙壁和阁楼隔热)相结合,这可以节省23%至56%的能源费用。 4、污水处理厂 污水和水处理厂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是由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堆肥产生的(温度可达到70℃)。这些多余的热量可以直接或通过热泵再利用。 5、河水和海水 热泵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厨房的冰箱,从里面的食物和饮料中提取热量并释放到外面。与空气相比,河流和海水的温度在白天和季节之间的变化较小,热泵可以利用稳定的水温作为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的来源。你可以把冰箱里的水瓶想象成河水,把冰箱外面抽出来的热量想象成房子的供暖源。 6、被淹没的煤矿 煤矿里的水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地表温度在1米深的地方变化不大。在更低的深度,温度实际上是上升的。废弃的煤矿往往充满了雨水和地下水位带来的温水,英国在这些煤矿中储存了相当于40万个奥林匹克游泳池的水,温度都相当稳定。在冬季,当天气非常寒冷时,这些温水是一种合适的热源,可以通过热泵转移到建筑物中。 7、人类自己 人体在静止状态下平均释放约100瓦的热量。运动时,热量可以达到1000瓦,足以在六分钟内烧开一升水。当人们聚集在室内时,他们散发的热量开始累积。拥挤的公共场所可以用来为同一建筑物或相邻建筑物的其他部分供暖。 红外成像揭示了我们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居住的建筑物通常损失了多少热量。结合隔热和这里讨论的一些技术,人类可以在没有额外来源的情况下满足大部分供暖需求,并成为减少气候变暖的最大来源之一。
  • 《河钢集团与美国TMS集团携手打造减少碳足迹合作典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25
    • 2021年11月23日,中国河钢集团与美国TMS集团以视频形式举行河钢—TMS废钢加工中心项目签约仪式。这是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后,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面向未来、协同发展开展的一项战略合作,是率先响应中美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的务实举措。 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和普利兹克集团董事局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Thomas J. Pritzker)出席仪式并通过视频互致问候,围绕废钢资源综合利用、减碳与气候变化等议题交换了意见。河钢集团总经理王兰玉和普利兹克集团董事、TMS集团董事长杰森·普利兹克(Jason Pritzker)出席仪式。河钢集团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王新东主持仪式,TMS集团总裁兼CEO雷蒙德·卡洛克(Ray Kalouche)介绍双方合作情况,并同河钢集团资本运营总监杨桂清代表双方签约。 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在致辞中表示,全球化发展来源于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通过全球化的资源协同互补,可以让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效能的提升。作为响应中美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的率先行动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举措,同时作为两个负责任的企业,河钢和TMS要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要大力倡导绿色发展,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共同事业,共同守护好我们的星球。 钢铁是人类应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基础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钢铁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过去30年,全球钢铁行业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吨钢综合能耗已经降低了50%。全球钢铁行业正致力于通过提升工艺效率、研发突破性减排技术和充分使用废钢,不断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传统长流程炼钢生产一吨钢碳排放近2吨,而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炼钢,碳排放量将减少至约0.5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国、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废钢消费国。河钢和TMS面向绿色低碳联手打造废钢综合利用领域的典范,必将对中国钢铁工业乃至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共同为世界钢铁行业减少碳足迹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人类社会贡献更绿色的钢铁,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普利兹克集团董事、TMS集团董事长杰森·普利兹克(Jason Pritzker)在致辞中表示,废钢是一种可回收的原材料,是减少碳排放绿色炼钢的关键解决方案之一,作为行业领军者,双方应共同努力引领废钢炼钢的发展。合作协议完全符合两家公司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规划,为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发展废钢回收与高效利用业务提供了一个框架。随着未来的合作,双方将建立更紧密、更深入的关系,这对河钢集团和TMS集团,以及世界钢铁业同样有利。最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和美国两个伟大国家的伟大人民都有好处。 根据协议,河钢与TMS将设立一家合资公司,依托河钢集团强大的内部市场和社会影响力,利用TMS集团在废钢回收加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和先进经验,为中国冶金企业提供废钢回收、加工、物流、金融、贸易、技术支持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据悉,中国河钢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钢铁材料制造和综合服务商之一,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投资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拥有合作伙伴。美国TMS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化废钢贸易、加工、配送服务企业,由美国普利兹克家族全资持有,目前在全球拥有80多个加工厂,业务遍及美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2019年9月,双方签署了《关于废钢回收加工配送服务项目之合作谅解备忘录》。此次签约标志着项目圆满落地,未来双方将通过投资新建或并购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废钢的回收、加工、配送、金融及贸易等方面的综合服务水平,将合资公司打造成为我国废钢加工综合利用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冶金入炉废钢质量标准的制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