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RAD52-RPA 复合物的单链 DNA 退火机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29
  • 2024年4月24日,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echanism of single-stranded DNA annealing by RAD52–RPA complex的文章。

    RAD52 对 DNA 双链断裂的修复 、有丝分裂 DNA 合成和端粒长度的替代性维持非常重要。这些功能的核心是 RAD52 促进互补单链 DNA(ssDNA)的退火,并为 BRCA2/RAD51 依赖性同源重组修复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在同源重组缺陷的 BRCA1 或 BRCA2 缺陷细胞中,RAD52 失活是合成致死,RAD52 的异常表达与癌症预后不良有关。因此,RAD52 是治疗同源重组缺陷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

    该研究描述了 RAD52 的结构并定义了退火机制。正如之前所报道的,RAD52 形成非十聚体(11 个亚基)环状结构,但这些环状结构并不代表该酶的活性形式。相反,冷冻电镜和生化分析表明,ssDNA 退火是由与复制蛋白-A(RPA)结合的 RAD52 开放环驱动的。RAD52-ssDNA 复合物的原子模型显示,ssDNA 位于环周围带正电荷的通道中。退火由 RAD52 N 端结构域驱动,而 C 端区域则调节开环构象和 RPA 相互作用。 RPA 在开环部位与 RAD52 结合,RAD52 的 RPA 相互作用结构域与 RPA2 的翼螺旋结构域之间发生了关键的相互作用。该研究提供了整个退火过程的结构快照,并确定了 RAD52-RPA 复合物进行 ssDNA 退火的分子机制。

相关报告
  • 《Nature | DNA复制机器回收亲代组蛋白的关键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3
    • 2024年3月6日,香港大学翟元梁教授、北京大学高宁教授、北京大学李晴教授、康奈尔大学戴碧瓘教授合作在Nature杂志发表题为Parental histone transfer caught at the replication fork的研究论文。 尽管已经知道组蛋白分子伴侣和复制体因子参与亲代组蛋白回收,但在染色质复制过程中,它们如何促进与DNA复制偶联的亲代核小体的解组装和随后的亲代组蛋白传递到新生DNA链上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复制体协同FACT回收组蛋白的复合物的结构研究非常缺乏,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染色质复制机制的全面理解。 该研究工作清晰的展示了DNA复制偶联的亲代组蛋白回收过程中一个关键中间步骤的分子细节,阐明了FACT、Tof1、Mcm2等在亲本组蛋白回收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表明组蛋白六聚体很可能是亲本组蛋白的一种回收单元,为全面揭示DNA复制偶联的表观遗传信息的继承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Cell | 单分子成像揭示后生动物中双向复制起始的机制 》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15
    • 2024年6月11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Cell 上发表了题为Single-molecule imaging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bidirectional replication initiation in metazoa的文章。 后生动物基因组从数千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复制起始需要在每个起点组装和激活两个CMG解旋酶 (Cdc45 Mcm2-7 gins)。这需要几个复制触发因子 (包括TopBP1,RecQL4和DONSON),其确切作用仍在争论中。两个解旋酶如何在每个原点正确组装和激活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时可视化GINS,Cdc45,topp1,RecQL4和DONSON的募集,研究人员发现复制启动是令人惊讶的动态。首先,TopBP1瞬时结合到起点并在DNA合成开始之前解离。其次,两个Cdc45被一起募集,即使单独的Cdc45不能二聚化。接下来,两个拷贝的DONSON和两个GINS同时到达原点,完成了两个CMG解旋酶的组装。最后,RecQL4被招募到CMG DONSON CMG复合物中,并通过其ATPase活性促进DONSON解离和CMG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