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从石油中提取氢气的新方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10-12
  •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发现了一种大规模、经济的方法,可以从石油中提取氢气,包括油田和油砂(天然沥青)。提取出来的氢可以用来驱动燃料电池汽车,包括家用汽车、公共汽车、火车等等。研究人员开发的提取方法可能是一个重大突破。它不仅可以实现工业规模、经济可行地从石油中提取氢,而且还可以使具有成本效益的过程进入主流油田,使其生产转向氢气。它甚至可以用于废弃的油田。目前该技术的氢生产成本接近每公斤2美元,其中5%的气体用于为氧气生产厂供电。

相关报告
  • 《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了将食物垃圾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方法》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7-11-30
    • 2017年11月19日 在俄罗斯,来自Skoltech和俄罗斯科学院高温联合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热液液化来将食物垃圾转化为生物燃料——一种将湿生物转化为石油的热解聚过程。其他研究人员使用碳水化合物发酵或脂肪转化为生物燃料生产,但由于他们的生物燃料中只有一部分被转化为燃料,剩下的部分仍待处理,并不能解决食品浪费问题。 为了解决食品浪费问题,Skoltech的科学家认为,水热液化是一种独特的节能和普遍的选择。特别地,这种方法使生物燃料可以直接从湿生物质中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在干燥过程中,最好是把湿的生物量转换成干燥过程,因为干燥过程消耗了相当多的能量。他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垃圾,包括帕尔马干酪、火腿和苹果。由于水热液化所产生的产物分子组成的知识,将使科学家能够开发出最优的方法,以便他们随后的加工制造出适合汽车的燃料。
  • 《日本科学家发现植物叶绿体自噬过程》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李楠
    • 发布时间:2017-11-28
    • 叶绿体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但由于叶绿体无法将来自强烈日光的所有能量用尽,久而久之会造成光敏损伤,因此清除这些有害化合物是保证植物在自然界得以生存的关键。但是,目前研究者们还无法解释崩解的叶绿体是如何被清掉的。日本东北大学跨学科前沿研究所(Frontier Research Institute for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藤田正典博士(Masanori Izumi)推测被破坏的叶绿体可能是通过自噬过程被代谢掉的。 自噬是细胞内的液泡(酵母、植物)或是溶酶体(哺乳动物)降解自身细胞器或是其它大分子的过程。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新的非典型自噬类型——“叶绿体自噬”(Chlorophagy),该自噬过程能够清除掉植物叶片中强光下分解的叶绿体。这个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调控植物老化的新方法。 藤田正典博士指出:“叶绿体的代谢对于作物产量非常重要。随着水稻或小麦等作物在收获前由绿变黄,叶绿体也会被消耗掉,这样营养成分得以释放和循环,从而生成谷物,作物最终老化。我们希望能够了解最完整的叶绿体降解原理。”根据这项研究,当拟南芥被暴露在紫外线B(UVB)的可视强光下或者自然光下,其受损害的叶绿体会游离至液泡并与之相互融合,但这种现象在缺少自噬机制的突变植物中不会发生。在突变植物中,被破坏的叶绿体会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并且变异体植物的叶子在经过紫外线B照射后比自然发生变化的野生叶片更容易凋零。藤田正典教授解释称:“变异体被紫外线照射损伤后,植物细胞会产生活性氧及过氧化氢等物质,叶绿体自噬过程会对这些有毒化合物产生抑制作用,以确保植物在强光照射下能够继续生存。” 这项研究引发了与叶绿体自噬调节机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发现被破坏的叶绿体并且将其移至液泡中等,研究人员认为,利用基因功能分析能够帮助人们探索叶绿体代谢的新方法。 (编译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