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过去14万年巴塔哥尼亚冰盖变化的海洋记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7-14
  • 巴塔哥尼亚冰原(PIS)是南半球最大的非极地冰盖,是过去和当前气候变化的优良指标。尽管对PIS东侧冰盖的推进情况进行了多项研究,但对冰盖太平洋一侧的记录较少。来自PIS安第斯山脉和新西兰阿尔卑斯山脉的陆地冰川记录表明,在第四纪晚期,整个南半球的冰川活动几乎是同步进行的,然而这些记录并不完整。

    近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的一篇文章通过分析来自智利沿海的沉积物核心MR16-09 PC03,提供了PIG完整的冰期-间冰期循环(约140,000年)的连续记录。同时,研究者利用生物标志物、有孔虫氧同位素和主要元素数据,重建了与PIS变化相关的陆地沉积物和淡水输入。结果显示:过去约14万年中,沉积物数据记录了三个PIS活跃期,即海洋同位素阶段MIS6(13.5~14万年前)、MIS4(6~7万年前)和MIS3晚期-MIS2(1.8~4万年前)。这些较高的陆相沉积发生在海平面较低的时期,当时西部PIS覆盖了智利的大部分峡湾,如今这些峡湾仍保留着冰川流沉积物。在这些活跃期,沉积物供应的高振幅增强阶段以千年的时间尺度出现,指示了可能由于冰排量增加导致的PIS增长。

    研究结果指出,在南半球千年尺度的寒冷期间,沉积物/融水释放量的增加很可能与PIS西北边缘西风增强降水量增加有关。(於维樱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02983121
相关报告
  • 《巴塔哥尼亚冰盖比之前想像得要厚》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06-17
    •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冰川学家以及阿根廷和智利的合作机构对巴塔哥尼亚进行了为期7年的全面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南美洲这一广袤地区的冰原比预期的要大得多。 通过地面观测和空中重力以及雷达探测方法的结合,科学家们创造了迄今为止该区域最完整的冰密度图,发现一些冰川厚达一英里(1600米)。 “我们认为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冰原可能不会那么大,”共同作者Eric Rignot教授说。“由于这项跨国研究项目,我们发现巴塔哥尼亚北部和南部的冰原总和明显比预期的更多,大约是欧洲阿尔卑斯山冰量的40倍。” 巴塔哥尼亚是南极洲以外南半球最大的冰原所在地,其冰川是世界上移动速度最快的冰川之一。卫星雷达高度测量和光学成像的地面高程观测表明,过去四十年来,该地区的大部分冰块都在迅速变薄。在此期间,其冰川融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一直在加速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精确的冰层厚度图是优先考虑的问题,”主要作者Romain Millan说,“获得冰川峡谷的正确轮廓和深度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冰川退缩的模拟将永远是错误的。” 为了克服重重挑战,科学家们乘坐直升飞机和配备有重力仪的固定翼飞机飞越广阔的地形,这些装置可以通过读取地球引力场的变化来确定冰量。智利科学研究中心的冰川学家自2002年以来就开始用低频机载雷达探测冰厚度图,他们收集的数据有助于更全面地描述该地区的状况。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Science:过去450万年的全球和区域温度变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9-08
    • 对新生代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大部分了解来自于底栖有孔虫δ18O,它记录了海水水温和海平面变化的组合信息。认识上新世和更新世长期气候演变及其对轨道强迫的响应变化仍然是气候动力学领域的重大挑战。这一挑战部分取决于温度和海平面重建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阻碍了对冰盖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导致长期变化的轨道强迫的联合反应解释。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对过去450万年温度变化的重建(包括两个长期冷却阶段和中更新世过渡期间的加速冷却阶段),揭示了从年低振幅周期性到10万年高振幅周期性,长期变冷率和变率的变化与最初由地质过程驱动的碳循环变化一致,并在之后引发了南大洋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