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电池储存的资本阶段》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7-11-04
  • 德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公司Capital Stage正在筹备首次电池存储业务,但他们强调,在商业模式成熟之前,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今天早些时候,该公司透露,它已经与英国太阳能开发商Solarcentury达成了一项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合作将使双方在欧洲和墨西哥的太阳能公园的融资、开发和运营方面进行合作。

    然而,两家公司也暗示可能会在能源储存方面进行活动,并在今天的电话会议上发表讲话,资本级首席执行官Dierk Paskert表示,这项技术可能不会远远落后。

    “电池存储是未来的一个选择,我们将在未来的几个月和几年里进行评估。我们作为一个光伏资产的投资者,意识到存储将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补充道。

    Paskert接着说,虽然能源储存不在当前框架协议之内,但与solar世纪讨论能源储存的讨论将会到来。

    然而,任何进入这一新兴技术的举措都可能会有一段路要走,Paskert认为商业模式“还没有成熟”,这意味着与能源存储项目相关的风险配置文件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如PV或风能,还没有同等的意义。

    Paskert说:“但这是非常迅速的变化,因此我们将进行这些讨论,希望我们能很快看到我们的第一个能源储存项目,或者是其他的政党。”

    Paskert在谈到具体的市场时表示,目前还没有资本阶段的优先名单,但他特别提到了英国作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

    “对于存储资产,所有没有或没有上网电价的市场都有资格进行存储。”因此,无论何时,当你暴露于商业风险的时候,储存就开始了,而这可能是第一个需要关注的市场。在市场上,你有一个非常可靠的上网电价,或多或少地阻碍了存储的发展,”他补充说。

    今年年初,英国主要太阳能投资者组成的一个小组仍然对电池储存的商业模式不太相信,但从那时起,他们的胃口就越来越大了。远见获得了两种公用事业规模的存储资产,尽管得到了增强的频率响应投标的支持,商业模式也在寻求进展。

相关报告
  • 《青岛储能院在锂金属电池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20
    •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近年来电动汽车和移动电子设备的蓬勃发展,高能量密度储能材料成为科学研究的焦点。尽管传统的以石墨为负极材料的插层式锂离子电池在电子设备产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它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其上限,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与插层式的锂离子电池相比,以金属锂直接作为负极使用的锂金属电池(如Li-S,Li-O 2 等电池体系)在能量密度方面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然而,金属锂阳极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它具有极高的电化学还原性能,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易与电解液反应,大量消耗活性锂和电解液。其次,不可控的枝晶生长和电极体积变化以及逐渐积累的副反应产物和“死锂”始终是金属锂阳极面临的严峻问题。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青岛储能院”)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锂金属的特性,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客观情况,首先从原位实时形成角度来构筑人造界面(Chem. Mater. 2017, 29, 4682-4689),实现负极稳定的锂沉积和脱出;此外,工作人员对锂金属电池用电解液进行优化,分别设计了含有添加剂的双盐电解液(Small, 2019, 1900269),改性聚碳酸亚乙烯酯基高电压聚合物电解质(J. Mater. Chem. A, 2019, 7, 5295-5304)以及刚柔并济的高锂离子迁移系数的复合电解质(Small, 2018, 14, 1802244),对金属锂阳极的界面进行有效的改性调控,对开发高能的锂金属二次电池的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其中,实验所用添加剂为青岛储能院自主开发的新型大阴离子结构的全氟叔丁氧基三氟硼酸锂(LiTFPFB)。 随着锂金属阳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对锂金属电池中的锂枝晶和“死锂”导致的失效机理越发关注,但是由于两者相似的形貌,如何观测和区分两者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课题,而这个问题对于了解电池失效机理和预测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极其重要。为描述锂金属负极表面活性锂物种分布,并区分锂枝晶和“死锂”,青岛储能院的研究人员受分析化学中荧光探针方法的启发,设计了一种 9,10-二甲基(DMA)荧光探针,通过传统可见光学手段完成了这项任务,该技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肯定,相关成果撰写了题目为“Fluorescence Probing of Active Lithium Distribution for Lithium Metal Anode”的科研论文(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9,DOI:10.1002/anie.201900105)。    在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后,金属锂负极表面可能会产生副产物积累(大量副产物包覆会使活性锂失活,即产生“死锂”)。因此研究人员将荧光小分子DMA均匀涂覆在循环后的锂金属表面。由于DMA可以与活性锂发生荧光猝灭的反应,而在副产物表面保持稳定,因此可以表征锂离子电池阳极表面活性锂及其副产物在各种电解质中的分布情况,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锂沉积溶解过程中,副产物的积累被可视化和半定量地识别出来,可以把电池的性能衰减与副产物的量联系起来,实现对电池性能失效的防控预警;在循环后的锂负极表面可以清楚地识别出锂枝晶和“死锂”的位置, 能够对失效电池进行原因分析。这项技术为锂金属电池的失效机理分析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方向。    相关系列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人才计划,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项目,中国科学院深海先导专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基金等项目支持。
  • 《储能新力军:锌电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31
    •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于12月18日开幕,以“博采科技精华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等四个组别,约1400个项目以路演和答辩为主要展示形式,线下现场赛和线上云参赛相结合,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四个组别共产生57个金奖、91个银奖、125个铜奖。 其中,有几个课题引起了星空君的高度注意。 一个是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金奖项目:硅基负极—长续航锂电必然选择;一个是宁波材料所的高混燃料电池电堆产业化项目;一个是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锌基储能电池。 在高性能电池方面,目前锂电池具有强大不可超越的优势。 但是,随着双碳的进展,储能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高。风光水电的成本都已经接近甚至低于火电,但却缺乏一个火电最大的优势:火电可以做到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烧煤。 风光水电只要启动,就无法停下来,那怎么办?储能,存起来。储能需要电池,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锂电,也有部分企业(比如宁德时代)生产钠电池做储能。 和动力电池不同的是,储能电池对体积的要求不是非常高,只要能够满足基本要求,稍微占地方也没有关系。除了钠电池,镁电池、锌电池都有了技术上的积累。 和锂电池相比,纳、镁、锌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但却有一个最大的优势:资源充沛。 因此,不管锂电池发展多快,作为“备胎”,纳、镁、锌电池都会有持续不断的投入研发,尤其是应对储能。甚至,在能量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应用在电动自行车等低速交通工具上。 今年上半年,由天津大学电化学储能团队研发的水系锌基电池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在温州乐清湾港区海洋经济产业科技孵化园日前完成投运和验收。 投运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的核心——50千瓦/105千瓦时储能系统由2944节新型水系锌镍电池电芯组成,标志着水系锌镍电池在国内储能领域的首次应用。 该电池由于采用水系电解质,具有高安全性,适合规模储能领域中的应用,还具有低温性能优异、支持快速充放电等特点,可应用于电网侧储能,太阳能和风能的并网,以及通信、UPS等后备电源系统。 不过,由于尚未规模化产业化,锌电池相关的企业并不多,主要还处于科研和商用的交接阶段。将来各种储能电池有望爆发式成长,届时会有行业巨头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