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鼠身上发现微生物影响代谢类疾病的线索》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 徐倩
  • 发布时间:2017-11-28
  • 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被称为微生物菌群,是由居住在肠道中,并且大部分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它们在帮助肠道消化营养物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代谢性疾病。人们很早就知道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既受基因控制,也受饮食影响。了解这些微生物的作用,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基因、饮食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的了解,还可能帮助准确定位与糖尿病等疾病相关的基因。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研究人员阿兰·阿帝(Alan Attie)和菲德瑞克·雷伊(Federico Rey)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肠道菌群与宿主基因共同调节胰岛素分泌,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关键诱因。实验阐明了宿主基因变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引发代谢性疾病的机理。该研究成果于2017年2月14日发表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 。

    研究人员试图用遗传学方法来探究肠道菌群和疾病表现型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链,阿帝表示,根据遗传学理论,如果一些事与基因相关,那就与基因存在真正的因果关系,而不仅是某种关联。

    研究选取8种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这组小鼠的基因共同反映出人类遗传多样性。8种小鼠的表现型多样:有些瘦,有些容易变胖,有些很难变胖。其中有些表现型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肠道菌群传染。

    研究人员将小鼠放在无菌环境中进行高脂肪、高糖分喂养测试,并通过粪便移植实现肠道菌群在不同种类小鼠之间的有效交换,帮助定向追踪基因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实验,基因对微生物菌群构成的影响逐渐浮出水面。这8种小鼠所体现出的很多基因差异在它们的肠道菌群上都得到了反映,并且有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构成受小鼠基因控制。研究小组正在努力寻找控制肠道菌群构成和决定宿主表现型的基因。

    食物摄入状况使那些因遗传而更容易患糖尿病的小鼠发生“显著变异”,并且它们的肠道菌群构成也随之变化。有些细菌可以与代谢特征联系起来,比如体重、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

    微生物在营养物的处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未被宿主(如小鼠或人)直接代谢掉的食物随后进入肠道由微生物处理。微生物在代谢食物时,会产生数量惊人的小分子、化学物质和荷尔蒙,这些物质在宿主体内循环,并影响宿主健康。产生的代谢物中包括了多达20,000种短链脂肪酸,它们在肠道和诸如肝脏和胰腺等器官中充当信号分子,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是调控能量和葡萄糖的关键物质。肠道还可以通过改变肝脏产生的胆汁酸量来影响宿主的生理机能。这些胆汁酸由菌群进行处理,进而产生能影响健康的次级代谢物。

    通过对摄入营养丰富并接受菌群移植的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团队还发现,微生物菌群功能差异取决于不同微生物之间的联系,包括肠道微生物和胰岛素分泌之间的联系。

    (编译 徐倩)

相关报告
  • 《深海极端环境发现不同寻常的微生物群落 》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8-03
    • 日本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JAMSTEC)的AsahikoTaira发现,由地幔岩石蛇纹石化而产生的高碱性泉水中存在不同寻常的微生物群落基因组。 2011年和2012年,研究人员于加州北部的Cedars采集样本,此地的蛇纹岩化十分活跃,水与橄榄岩等超富地幔岩石发生反应,生成一套新的矿物,包括蛇纹石、超碱性流体、甲烷等,与此同时排出pH11或以上的高碱性液体。这种环境可能在地球早期很常见,因此,蛇纹石化环境被认为是早期微生物生存的条件。 根据对样本微生物的基因组分析,科学家在恶劣地质条件的泉水中发现了微生物的基因中有史以来最小的基因组。此外,尽管深水食源泉中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主导,但宏基因组和基因组草图数据并没有包含细菌类型的ATPase基因;它们要么是有一种古细菌的ATPase,或者根本就没有可识别的ATP酶。这么一组古老而高度保守的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分布。这一现象不是由于pH的原因,因为在Cedars附近浅海海水区域存在一个嗜碱菌群落。 在Cedars的深水中,检测到的微生物在分类学上均被归为Candidate Phyla Radiation (CPR),这些微生物细胞和基因组尺寸都非常小,且缺乏独立生命所需的许多基因,因此其生存方式仍然未知。然而,根据科学家对基因组复制率的分析,这些细菌在蛇纹石化环境下的地下水中活跃地进行着基因组复制活动。这些细胞聚集在矿物颗粒状结构上,在蛇纹石或橄榄岩矿物中这些结构具有类似的元素成分。 以上发现表明,蛇纹石化可能为揭示深层地表环境中的基因、基因组、微生物和群落的进化以及地球早期生命奥秘提供了重要线索。 研究成果题为:“Unusual metabolic diversity of hyperalkaliphilic microbial communitiesassociated with subterranean serpentinization at The Cedars”,发表在7月21日的《International Societyfor Microbial Ecology》(ISME)期刊上。 (刘思青 编译)
  • 《工业化的生命如何重塑微生物群》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1-04-09
    • 人类肠道内生活着数千种不同的细菌。大多数是有益的,而另一些可能是有害的。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些细菌种群可以在宿主的有生之年通过来回传递基因进行自我改造。 研究人员还表明,这种基因转移更频繁地发生在生活在工业化社会的人的微生物群系中,这可能与他们特定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 “一个意料之外的后果,人类居住在城市可能是我们创造了条件,非常有利于居住在我们肠道内的细菌相互交换基因,”Eric Alm说,麻省理工学院微生物信息中心主任和疗法,生物工程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成员的传染病和微生物项目广泛,和新的研究的资深作者。 研究标志着全球第一个主要从微生物保护协会(GMbC),一个财团,收集世界各地的弱势人群的微生物样本为了保护细菌物种流失的风险随着人类越来越暴露在全球工业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Broad博士后学者马修·格鲁辛(Mathieu Groussin)是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他说:“我们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发现的大多数物种,在工业化世界是看不到的。”“微生物组的组成完全改变了,同时不同物种的数量也在减少。工业化微生物群多样性较低可能是肠道健康不佳的反映。”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助理、Broad博士后马蒂尔德·波耶特(Mathilde Poyet)也是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该论文的其他作者包括来自丹麦、法国、南非、喀麦隆、加拿大、芬兰、新西兰、坦桑尼亚、西班牙、瑞典、加纳和尼日利亚机构的研究人员。 微生物多样性 GMbC于2016年成立,其使命是在人类微生物群落消失之前保护其多样性。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从全球34个人群中收集了样本。GMbC联盟包括来自样本采集国家的科学家。 “这项工作是由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但它确实是一个全球合作,”Poyet说。“通过我们的国际联盟,我们正在花费时间和精力收集和保存单个细菌菌株,以便我们可以无限期地将它们保存到后代,但所有这些细菌及其衍生物仍然属于提供它们的参与者。” 以前的工作表明,生活在工业化社会的人的微生物组组成与生活在相对孤立的农村人的微生物组组成有很大不同。非工业化种群通常有更大的细菌多样性,包括许多在工业化种群中看不到的物种。据推测,饮食、抗生素使用和接触土壤细菌的差异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在细胞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索了水平基因转移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细菌相互传递基因时。2011年,Alm的实验室发现,人类肠道是这类基因交换的热点。然而,根据研究人员当时使用的技术,他们只能确定这些基因转移可能发生在过去5000年的某个时候。 在他们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能够更精确地估计这些转移发生的时间。为此,他们比较了不同种类肠道细菌的基因差异。当他们比较来自同一个人的细菌种类时,他们发现基因相似性比来自两个不同人的相同细菌种类的相似性要高得多,这证实了水平基因转移可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发生。 “真正令人兴奋的事情之一本文我们终于能够回答的问题是否水平转移的速度一直在人类微生物组在过去的几千年,还是真的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肠道的细菌不断来回交易基因,“Alm说。 交换特征 根据不同的物种,研究人员发现细菌每年可能获得10到100个新基因。研究人员还发现,生活在工业化社会的人们的基因交换率要高得多,而且他们还发现了最常见交换的基因类型的差异。 例如,他们发现,在用抗生素治疗牲畜的牧民群体中,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交换率最高。他们还发现,来自非工业化社会的人们,尤其是狩猎采集者,对与纤维降解有关的基因交换率很高。研究人员说,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人群通常比工业化人群消耗更多的膳食纤维。 研究人员发现,在工业化人群中发现的微生物中,促进基因转移的基因交换率特别高。这些微生物对与毒性有关的基因也有更高的交换率。研究人员现在正在研究这些基因如何影响炎症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症,这在工业化社会比非工业化社会更常见。 这项研究由麻省理工学院微生物组信息学和治疗学中心、拉斯穆森家族基金会和布罗德研究所资助。 改编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篇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