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下周将第七次“握手”》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12-02
  • 原标题: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下周将第七次“握手”

    11月29日,记者从合肥市召开的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将于12月3日至4日在肥召开,来自中四角和长三角的26个城市共500人将参会,聚焦城市合作重点难点问题,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个省会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大支点,在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承担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区域联动,协同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召开,每年一届,由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轮流承办。

    据了解,12月3日至4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将在合肥市召开,这是合肥市自2015年以来第二次承办该会商会。本次会议的主题定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因此,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领导和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4个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参会。

    同时,本次会议将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0年合作重点事项》《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合作重点事项》等文件,在基础设施联通、协同创新发展、产业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协作、生态文明保护等方面明确下一步具体合作事项。

    据了解,这些合作事项聚焦城市合作重点难点问题,聚焦人民群众重点关切领域,将进一步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之间,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之间的务实合作,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并且将进一步推动两大城市群省市间建立相互联动、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共同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相关报告
  • 《“中四角”城市时隔4年再聚合肥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下周召开》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12-03
    • 11月29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备受瞩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将于下周在合肥召开。这是合肥市自2015年以来第二次承办该会商会,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即将迎来“握手”,推动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时隔4年合肥再次承办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个省会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大支点。为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协同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召开,每年一届,由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轮流承办。 自2017年起,每年四个省会城市各邀请一个省内地级市作为观察员城市参会,两年来,会议吸纳了岳阳、黄石、九江、安庆、黄冈、株洲、铜陵、抚州等8个观察员城市。今年的会议,邀请咸宁、湘潭、六安、宜春4市作为拟新增观察员城市参会。 近年来,四省会城市秉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先后签署了一批重要合作协议文件,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协作模式和机制不断创新,有力推动了四市交通体系互联互通、市场一体化取得突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协作不断加强,辐射周边作用发挥明显,为加快中部崛起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国家层面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肯定。 如今,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即将迎来第七次“握手”,开启合作新征程。 经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协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由中共合肥市委、市人民政府承办,这是合肥市自2015年以来第二次承办该会商会。 合作聚焦群众关切领域 按照日程安排,本届会议定于2019年12月3日至4日在合肥市洲际酒店召开,共26个城市约500人参加此次会商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定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将实现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会议将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0年合作重点事项》《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合作重点事项》《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合作协议》等文件,在基础设施联通、协同创新发展、产业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协作、生态文明保护等方面明确下一步具体合作事项。 这些合作事项聚焦城市合作重点难点问题,聚焦人民群众重点关切领域,将进一步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之间,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之间的务实合作,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不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将进一步推动两大城市群省市间建立相互联动、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共同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国内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
  • 《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达成14项合作》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7-15
    • ,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0年合作重点事项》等系列文件。   记者从上述文件内容获悉,2020年,四省会城市将重点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保障平台、急救一体化信息平台、环境污染治理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联盟、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合作、公共资源交易合作、建筑行业协同发展、省会城市教研协作体、跨区域劳动保障监察、新型研发机构战略联盟、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湿地建设标准化、城市气象服务合作和区域市场一体化等14项城市合作事项。   据悉,作为四省会城市会商会执行层面常设机构,城市群城市合作秘书处长设武汉市发改委,负责落实会商会、协调会各项议定事项、会议相关材料起草以及日常协调推进等工作。(长江网特派记者郑汝可 通讯员谢宏 发自合肥)   交通>>>   明年重点推进沿江高铁合武段   12月4日,记者从会上获悉,“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铁和城际网络互联互通”被列为四省会城市2020年工作重点之一,其中,备受关注的沿江高铁合武段将作为重点内容推进。   会上签署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2020年将重点推进沿江高铁合武段,提升沪汉蓉通道瓶颈段运输能力;加强长江经济带北沿江高铁规划对接与方案研究;共同谋划武汉至南昌、合肥至九江至长沙的直达高铁线路。   合肥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合武高铁目前仍处于设计阶段,当前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否能缩短武汉至合肥、武汉至上海等地行驶时间,还要根据站点设置等因素综合考虑。   据悉,当前已开通运营的合武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武汉高铁到合肥常规时间为2小时左右。规划中的合武高铁,是北沿江高铁重要组成部分。北沿江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成都,经重庆、武汉、合肥、南京、扬州、泰州、南通至上海,建成后有望便利苏北广大区域交通。   打造1―2小时快速通达城际交通圈   12月4日,在合肥召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上传来好消息,中部四省会城市将协同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城际铁路网,努力实现20万以上人口的小城镇与城市群中心城市1―2小时快速通达的城际交通圈。   同时,会议商定将推进安庆至武汉等公路连接项目建设,打通跨省断头路。   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预计2021年建成   12月4日,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上签订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合作重点事项》,武汉市将与黄石市合作,加快建设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   据悉,该项目起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凤凰山互通,经江夏、大冶,终于阳新(鄂赣界),全长125公里,武汉至大广高速段采用双向六车道,大广至阳新(鄂赣界)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预计2021年建成。   同时,武汉市将与黄石、黄冈、咸宁签订《空中急救合作协议》,建设直升机停机坪,为实施航空医学救护工作创造条件。城市之间开展3―5次航空医学救护合作。   公积金>>>   武汉有望实现与株洲等城市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   12月4日,记者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上获悉,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在黄石、岳阳、安庆、九江、黄冈、株洲、铜陵、抚州等观察员城市中,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范围,完善住房公积金异地缴存的互认互贷机制,建立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风险防控协作机制。   这意味着,2020年,武汉有望实现与株洲、铜陵、抚州等地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此事项由武汉市牵头负责。   据悉,今年1―10月,从南昌、合肥、长沙以及安庆、岳阳、九江、黄石等城市转入武汉的住房公积金758笔,合计2454.33万元;同期从武汉转入上述7城市的住房公积金有379笔,合计688.42万元。   还有这些亮点合作项目>>>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联盟   会议商定,由武汉市牵头,四省会城市将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学生实习(训)见习基地企业联盟,组织1000名大学生来汉实习实训。同时,四省会城市将协同探索建立“四城一策”人才制度,加强政产学研创新平台合作研究,加大创新人才政策宣传。   率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开展5G网建设和试商用   会上透露,四省会城市将扶持跨区域龙头企业推广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示范项目,加快“中部制造”到“中部智造”发展进程。同时,将率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推广5G通信应用示范区,开展5G网建设和试商用。   建立跨地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互认机制   2020年,武汉市作为牵头城市,推动中部急救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开展院前院内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远程医疗音视频会诊、120调度提前急救指导、电子病历建设与质量控制,组织相关学术交流。   会上商定,四省会城市将探索建立跨省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工作机制、跨地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互认机制。   大气监测数据共享、联网发布   四省会城市将探索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常态化区域协作机制,强化区域各级空气质量预报中心协同管理,推进预报信息和大气监测数据共享、联网发布。同时,武汉将牵头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信息发布平台,促成环境污染治理主体单位与提供治理服务的企业对接交流,促进环境污染问题尽快解决。   联合打造统一的中四角地区旅游形象口号标识   会上,四省会城市商定,将携手在境外联合开展中四角旅游主题推广,联合打造统一的中四角地区旅游形象、口号、标识、宣传片,联合推出若干中短程旅游精品线路、特色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