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角”城市时隔4年再聚合肥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下周召开》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12-03
  • 11月29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备受瞩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将于下周在合肥召开。这是合肥市自2015年以来第二次承办该会商会,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即将迎来“握手”,推动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时隔4年合肥再次承办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个省会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大支点。为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协同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召开,每年一届,由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轮流承办。

    自2017年起,每年四个省会城市各邀请一个省内地级市作为观察员城市参会,两年来,会议吸纳了岳阳、黄石、九江、安庆、黄冈、株洲、铜陵、抚州等8个观察员城市。今年的会议,邀请咸宁、湘潭、六安、宜春4市作为拟新增观察员城市参会。

    近年来,四省会城市秉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先后签署了一批重要合作协议文件,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协作模式和机制不断创新,有力推动了四市交通体系互联互通、市场一体化取得突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协作不断加强,辐射周边作用发挥明显,为加快中部崛起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国家层面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肯定。

    如今,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即将迎来第七次“握手”,开启合作新征程。

    经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协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由中共合肥市委、市人民政府承办,这是合肥市自2015年以来第二次承办该会商会。

    合作聚焦群众关切领域

    按照日程安排,本届会议定于2019年12月3日至4日在合肥市洲际酒店召开,共26个城市约500人参加此次会商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定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将实现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会议将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0年合作重点事项》《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合作重点事项》《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合作协议》等文件,在基础设施联通、协同创新发展、产业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协作、生态文明保护等方面明确下一步具体合作事项。

    这些合作事项聚焦城市合作重点难点问题,聚焦人民群众重点关切领域,将进一步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之间,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之间的务实合作,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不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将进一步推动两大城市群省市间建立相互联动、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共同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国内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

相关报告
  •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召开_》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5-07
    • 12月5日上午,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召开。 会议强调 要加速开放创新、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加强协同合作、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加快要素流动、促进各类主体协作融通。通过加速区域城市间技术、人才、资金与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城市科技全面开放合作新格局。 作为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联席会议轮值主办单位,我市确定以“聚力协同创新,加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战略联盟,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新型研发机构合作,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合作新模式。目前,战略联盟成员单位已有30家,其中合肥9家、武汉8家、长沙8家、南昌5家。 除了建立战略联盟,各城市科技部门“相互走动”已渐为常态。如去年1月,我市科技部门带领肥西县、蜀山区科技部门赴长沙调研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情况;今年4月,我市相关科技部门赴武汉学习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经验;今年7月,武汉市科技部门来我市调研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等重大科技设施…… 除了相互“取经”学习,一年多来,合肥、南昌、武汉、长沙等四省会城市还在科技项目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合作,邀请异地专家开展项目论证或评审。 四省会城市拥有各自优势产业,武汉市的光电信息产业,长沙市的北斗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南昌市的飞机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合肥市的平板显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明显。为此,合肥市也大力推进四省会城市优势产业互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方面,我市大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完善创新改革政策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创新。目前,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揭牌成立,8个省实验室和7个省技术创新中心组建运行,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正在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我市还不断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加快推进与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清华、北航、哈工大、天大、北外等院所共建20余个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 此外,我市还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合肥不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孵化体系,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共157家(其中国家级 30 家)。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给予单个项目最高 1000 万元股权投资或债权投入。同时,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组建59个院士工作站,目前在肥工作服务的院士总数达127人。
  •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下周将第七次“握手”》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12-02
    • 原标题: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下周将第七次“握手” 11月29日,记者从合肥市召开的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将于12月3日至4日在肥召开,来自中四角和长三角的26个城市共500人将参会,聚焦城市合作重点难点问题,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个省会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大支点,在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承担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区域联动,协同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召开,每年一届,由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轮流承办。 据了解,12月3日至4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将在合肥市召开,这是合肥市自2015年以来第二次承办该会商会。本次会议的主题定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因此,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领导和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4个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参会。 同时,本次会议将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0年合作重点事项》《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合作重点事项》等文件,在基础设施联通、协同创新发展、产业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协作、生态文明保护等方面明确下一步具体合作事项。 据了解,这些合作事项聚焦城市合作重点难点问题,聚焦人民群众重点关切领域,将进一步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之间,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之间的务实合作,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并且将进一步推动两大城市群省市间建立相互联动、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共同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