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达成14项合作》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lifs
  • 发布时间:2020-07-15
  • ,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0年合作重点事项》等系列文件。   记者从上述文件内容获悉,2020年,四省会城市将重点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保障平台、急救一体化信息平台、环境污染治理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联盟、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合作、公共资源交易合作、建筑行业协同发展、省会城市教研协作体、跨区域劳动保障监察、新型研发机构战略联盟、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湿地建设标准化、城市气象服务合作和区域市场一体化等14项城市合作事项。   据悉,作为四省会城市会商会执行层面常设机构,城市群城市合作秘书处长设武汉市发改委,负责落实会商会、协调会各项议定事项、会议相关材料起草以及日常协调推进等工作。(长江网特派记者郑汝可 通讯员谢宏 发自合肥)   交通>>>   明年重点推进沿江高铁合武段   12月4日,记者从会上获悉,“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铁和城际网络互联互通”被列为四省会城市2020年工作重点之一,其中,备受关注的沿江高铁合武段将作为重点内容推进。   会上签署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2020年将重点推进沿江高铁合武段,提升沪汉蓉通道瓶颈段运输能力;加强长江经济带北沿江高铁规划对接与方案研究;共同谋划武汉至南昌、合肥至九江至长沙的直达高铁线路。   合肥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合武高铁目前仍处于设计阶段,当前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否能缩短武汉至合肥、武汉至上海等地行驶时间,还要根据站点设置等因素综合考虑。   据悉,当前已开通运营的合武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武汉高铁到合肥常规时间为2小时左右。规划中的合武高铁,是北沿江高铁重要组成部分。北沿江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成都,经重庆、武汉、合肥、南京、扬州、泰州、南通至上海,建成后有望便利苏北广大区域交通。   打造1―2小时快速通达城际交通圈   12月4日,在合肥召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上传来好消息,中部四省会城市将协同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城际铁路网,努力实现20万以上人口的小城镇与城市群中心城市1―2小时快速通达的城际交通圈。   同时,会议商定将推进安庆至武汉等公路连接项目建设,打通跨省断头路。   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预计2021年建成   12月4日,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上签订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合作重点事项》,武汉市将与黄石市合作,加快建设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   据悉,该项目起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凤凰山互通,经江夏、大冶,终于阳新(鄂赣界),全长125公里,武汉至大广高速段采用双向六车道,大广至阳新(鄂赣界)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预计2021年建成。   同时,武汉市将与黄石、黄冈、咸宁签订《空中急救合作协议》,建设直升机停机坪,为实施航空医学救护工作创造条件。城市之间开展3―5次航空医学救护合作。   公积金>>>   武汉有望实现与株洲等城市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   12月4日,记者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上获悉,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在黄石、岳阳、安庆、九江、黄冈、株洲、铜陵、抚州等观察员城市中,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范围,完善住房公积金异地缴存的互认互贷机制,建立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风险防控协作机制。   这意味着,2020年,武汉有望实现与株洲、铜陵、抚州等地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此事项由武汉市牵头负责。   据悉,今年1―10月,从南昌、合肥、长沙以及安庆、岳阳、九江、黄石等城市转入武汉的住房公积金758笔,合计2454.33万元;同期从武汉转入上述7城市的住房公积金有379笔,合计688.42万元。   还有这些亮点合作项目>>>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联盟   会议商定,由武汉市牵头,四省会城市将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学生实习(训)见习基地企业联盟,组织1000名大学生来汉实习实训。同时,四省会城市将协同探索建立“四城一策”人才制度,加强政产学研创新平台合作研究,加大创新人才政策宣传。   率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开展5G网建设和试商用   会上透露,四省会城市将扶持跨区域龙头企业推广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示范项目,加快“中部制造”到“中部智造”发展进程。同时,将率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推广5G通信应用示范区,开展5G网建设和试商用。   建立跨地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互认机制   2020年,武汉市作为牵头城市,推动中部急救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开展院前院内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远程医疗音视频会诊、120调度提前急救指导、电子病历建设与质量控制,组织相关学术交流。   会上商定,四省会城市将探索建立跨省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工作机制、跨地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互认机制。   大气监测数据共享、联网发布   四省会城市将探索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常态化区域协作机制,强化区域各级空气质量预报中心协同管理,推进预报信息和大气监测数据共享、联网发布。同时,武汉将牵头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信息发布平台,促成环境污染治理主体单位与提供治理服务的企业对接交流,促进环境污染问题尽快解决。   联合打造统一的中四角地区旅游形象口号标识   会上,四省会城市商定,将携手在境外联合开展中四角旅游主题推广,联合打造统一的中四角地区旅游形象、口号、标识、宣传片,联合推出若干中短程旅游精品线路、特色旅游产品。

相关报告
  • 《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赣江之畔再相聚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1年合作重点事项》等文件将现场签署》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2-29
    • 12月11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八届会商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武汉、长沙、合肥、南昌中部四省会城市党政主要领导赣江之畔再相聚,总结既有成果,共谋未来发展。   本届会商会的主题是“新时代、新格局、新合作、新发展”。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到会。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分别发言。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合肥市市长凌云、南昌市市长黄喜忠等出席会议。   四省会城市分管副市长将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1年合作重点事项》,并与黄石、岳阳、安庆、九江等十二个观察员城市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2021年合作重点事项》。   据悉,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2013年在武汉召开,达成《武汉共识》,提出联手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此后会商会每年一届,由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轮流承办。   8年的时间里,从《武汉共识》到《长沙宣言》,再从《合肥纲要》到《南昌行动》,四省会城市围绕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互利共赢 。
  • 《长江中游城市群农科创新联盟达成"武汉共识"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6-26
    • 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 2017-06-24 07:00:39字号: 大中小. 背景色. 本报讯(记者周韧 通讯员张平香)6月18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交流会在武汉召开,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发展”为主题,达成8条“武汉共识”。 2016年4月, 武汉市农科院、合肥市农科院、南昌市农科院、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四方协商,在武汉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旨在通过四城农科院(所)的通力合作,构建农业跨区域、多学科集成的协同创新机制。 18日达成的“武汉共识”有:加强协作共赢,提高联盟在全国的影响力;相互开放课题研究,协同创新、优势互补、互利合作;支持人才团队建设,构建各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共同争取科技推广和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职能;支持四城农业智库专家服务团建设;联合推进种业发展,实现育种资源共享;实现农业期刊共享、合办;组建省会城市农科成果转化交流平台,实现农业资源按一定规则适度有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