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线粒体丙酮酸载体1对于糖异生和葡萄糖稳态的有效调节是必须的》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5-11-06
  • 在空腹调节下,糖异生是维持血糖正常的关键。2型糖尿病期间,提高糖异生有助于改善慢性高血糖症。丙酮酸是主要的糖异生产物之一,并且通过糖异生途径进入线粒体基质中。本文章表明线粒体丙酮酸载体,包括线粒体丙酮酸载体1和线粒体丙酮酸载体2,对于肝糖原异生的有效调节是必需的。若是肝脏中丙酮酸载体1缺失,那么其丙酮酸驱动的糖异生活动降低并且TCA循环减少。若是丙酮酸载体活性丢失,谷氨酰胺自适应利用率和尿素循环活动增加。饮食引起的肥胖会增加肝线粒体丙酮酸载体的表达和活性。总之,肝线粒体丙酮酸载体对于糖异生是必需的,并且MPC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异生和高血糖起着调节作用。

相关报告
  • 《丙酮酸会改善线粒体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状态》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02-24
    • 线粒体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罕见形式,占全部糖尿病的1%。丙酮酸疗法已被报道为线粒体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选择。案例说明:水基丙酮酸钠溶液(0.5克/公斤,三次/天)口服到32岁的日本男性与线粒体糖尿病和肌病引起的 m.14709T> C 基因变异。在20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并开始胰岛素治疗。他检查阴性胰岛细胞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来评价有利的治疗的改善,测量血浆和脑脊髓液,尿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日总胰岛素剂量(TDD)的乳酸盐和丙酮酸盐的水平。患者会因为丙酮酸疗法经历腹泻等副作用。他的尿C-肽水平从4.3后1天,6个月的丙酮酸的治疗后30.2μg/天提高到17.2μg/天。 TDD从33到20单位/天降低6个月丙酮酸的治疗后,但血浆和脑脊液和乳酸的乳酸水平/丙酮酸比率没有变化。本案例暗示丙酮酸钠改善胰岛素分泌以及线粒体糖尿病患者下降导致的TDD。丙酮酸疗法可能是线粒体糖尿病潜在的治疗选择。涉及的治疗需要长期评估以及更大数量的临床试验,以阐明丙酮酸疗法的疗效。
  • 《肠-脑葡萄糖在能量稳态中的信号发送》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7-06-13
    • 肠道糖异生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影响能量稳态的功能。肠道糖异生由特定营养物诱导,并释放葡萄糖,释放的葡萄糖能被由门静脉周围的神经系统感知。这引发了一个对由大脑控制的葡萄糖和能量管理参数产生正向影响的信号。这一认识扩展了我们对肠-脑轴通常受胃肠激素影响的认知。在此,我们提出了与肠道糖异生产生条件有关的几个问题,并揭示了其可能的代谢益处。同时,这也导致了由通过自然选择对其保护而赋予其优势的问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