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多措并举,着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11-15
  • 今年以来,潮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优化企业融资环境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制订出台产业扶持措施。自去年以来,潮州市先后出台了《潮州市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潮州市食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文化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潮州市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管理细则》《潮州市推动陶瓷企业绿色发展工作方案》等20多份政策文件。今年,结合省修订出台的“实体经济新十条”,潮州市率先对《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企业发展若干措施》进行同步修订,并于8月31日正式印发。10月19日,市发改局牵头制订的《潮州市优先发展产业目录(2018)》正式印发。此外,结合近期潮州市新出台的惠企政策,对《潮州市扶持产业及企业发展优惠政策政策汇编》进行修编,目前已印制成册并向企业宣传发放。二是加大政策宣贯力度。为确保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宣贯到位,潮州市制定了《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等相关政策培训宣讲工作方案》,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团长,由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税务局、市工商局等熟悉政策的业务科室负责同志组成的政策宣讲培训团,从10月中下旬开始,到各县(区)进行政策宣讲。10月23日,潮安片区政策宣讲培训会顺利举行,受到广大基层干部和企业的欢迎。三是建立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去年年底,潮州市建立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市领导定期带队实地走访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深入了解征求企业意见诉求,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融资、用电、用地、用工等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提供最优的发展环境。11月5日,市委书记刘小涛主持召开民营制造业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了民营企业家对发展壮大潮州民营经济的意见建议,并强调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建设家乡热情,不断做优做强做大民营企业,坚定不移推进潮州市民营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一是开展“四梁八柱”民营企业认定工作。为鼓励潮州市民营企业不断壮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培育一批根植性强、成长性好、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大型民营企业,潮州市组织开展“四梁八柱”民营企业认定工作,2018年潮州市共有56家企业被认定为市“四梁八柱”民营企业。二是鼓励民营企业上市。潮州市积极开展省高成长中小企业的认定申报工作,并跟进高成长中小企业的上市情况。目前,潮州市有广东真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得省认定,成为省高成长中小企业,其中两家已挂牌新三板,有一家准备上主板。2017年以来,潮州市共奖励了8家上市融资企业共524.8万元。三是促进工业企业“小升规”。潮州市制订并实施《潮州市推进工业企业“小升规”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从资金扶持、税费减负、融资环境、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5方面给予“小升规”企业共27条政策措施,引导企业上规模。

    三、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编制《2018年潮州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健全工业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储备机制,1-10月份, 列入潮州市导向计划目录项目增至166个。二是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平台。今年潮州市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截至目前,潮州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2家(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 家),数量名列粤东西北地区前列。三是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目前,潮州市有广东五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了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的认定。四是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广东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认定。目前,潮州市有广东真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潮式肉脯创新产业化基地等13家企业通过广东省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的认定。

    四、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一是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潮州市设立了6000万元的“潮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最多可提供6个亿的贷款支持。目前,全市征集并已入库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贷款企业共366家,已通过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贷款的企业共195家次,贷款金额累计6.1亿元,累计可直接为企业减负(减少贷款利息,降低融资成本)超过1000万元。二是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潮州市组建了“粤财普惠金融(潮州)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粤财普惠担保公司累计出保项目18个,出保金额2166.93万元;在保余额1692.43万元。三是开展应收账款融资奖励。对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在线确认,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应收账款融资的核心企业,按应收账款融资年化金额的1%给予奖励。目前潮州市的广东展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得了奖励资金86.55万元。

  • 原文来源:http://www.gdei.gov.cn/zwgk/dsdt/201811/t20181113_130851.htm
相关报告
  • 《河北:多措并举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9-02-18
    •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之年,也是‘狠抓落实年、政策落地年、转型攻坚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转折点。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龚晓峰表示。据了解,河北省2019年工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左右;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8.5%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0家以上,力争达到1000家;压减水泥产能100万吨、平板玻璃660万重量箱、焦炭300万吨;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万辆标准车。 加大“破、立、降”力度 据介绍,河北省将进一步加大“破、立、降”力度,巩固成果不放松。 一方面,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继续深化去产能行动。加快推动绿色转型。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行动。另一方面,实施企业减负工程。做足减费降税“减法”,让广大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深入开展减税降费专项活动。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地、用人、用能、物流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巩固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成果,大力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实施涉企保证金清理整顿行动。严格落实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制度,及时清理调整涉企保证金项目并更新公开。大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融资需求的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多样式、多层次的沟通对接。努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河北将着力解难题、破瓶颈,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实施民营企业“百千万”提升工程。制定工作方案,促进创新资源、先进要素向优质民营企业集中,培育铺天盖地中小企业、打造顶天立地骨干企业。壮大百家民企集团发展。优选百家民企集团重点给予培育支持。健全和落实精准帮扶机制。扶持千家领军民企提质增效。依托“双创双服”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促转快提”服务集成包。助力万家民企转型升级。按照“一企一策、一业一策、一事一策”的原则,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实施“双创双服”深化工程。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深化创新驱动战略,谋划建设新型显示、机器人、大数据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百校千企”产学研用合作推进活动,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继续创建小微企业“双创”基地。优选认定一批省级示范基地予以扶持。建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已命名的全面评估,促其提档升级。实施送服务送政策计划。加快培育规上工业企业。制定小微企业转规上工业企业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好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同时,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对今年在建、拟投产达效的省级重点工业项目进行摸底调度,帮助做好要素保障,确保如期投产、及早入统。 加快提升产业链水平 河北省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产业链水平。 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持续推进“万企转型”,深化“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打造一批“杀手锏”产业。一是实施“万企转型”行动。落实“万企转型”实施方案和钢铁、石化、建材、食品、服装等传统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省市县常态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以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为抓手,全年实施省级重点技改项目1000项、市级4000项以上。二是实施重点产业链提升行动。研究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河北省产业链发展水平的意见,以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新型显示、现代通信、生物医药等10个优势产业链为重点,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巩固和发展一批上下游关联度高、在国内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重点优势产业链,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全国重要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三是继续实施工业强基专项。大力提升工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水平,重点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四是实施新兴产业壮大行动。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升。五是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计划。建立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储备一批“隐形冠军”和行业“小巨人”,择优推荐争创国家级单项冠军。 此外还将实施工业设计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创新引领作用,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特色产品提升工程。推动传统优势产品实现质量、品牌、附加值联动提升。 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下一步河北省将从以下工程畅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 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一是实施万家企业上云行动。发挥云平台服务商主体作用,建立完善企业上云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打造企业上云服务生态。建设河北省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上云服务和上云效果评价,评选全省上云标杆企业,引导和带动全省3000家企业上云。二是实施发展工业互联网专项行动。调整河北省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导向目录,重点围绕网络、平台、应用、安全四大体系建设,突出抓好2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40个“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模式应用、20个工控安全试点示范项目。开展工业互联网入企行,持续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水平评估。三是实施智能制造发展行动。谋划组建“河北智造联盟”,推进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突破智能制造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围绕企业智能化需求,开展百家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打造5个智能制造示范园区、5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00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四是实施信息消费升级行动。落实《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方案》,加快培育发展可穿戴设备、VR、AR、人工智能、智能显示等新型信息消费终端产品,在医疗、教育、文化、商业等领域建设评选10个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引导消费需求。组织开展“河北省信息消费市县行”活动,指导各市开展信息消费体验周、优秀案例展示等,扩大信息消费影响力。 另外,还将实施产业开放发展工程。抓住用好重大机遇,统筹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不断开拓新市场、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一是实施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行动。二是加快优质企业“引进来”。三是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行业安全工程。加强重点行业产业政策指导,将行业管理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确保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 《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多措并举 》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3-07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当前,我国能源供给领域矛盾突出,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供给体系及其粗放式发展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明显不相协调,迫切需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提高能源服务供给质量。天然气具有低碳、低硫、高效率、高热值的特点,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解决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 我国近代天然气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中叶,本世纪初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天然气生产、使用的大国。 从资源分布看,我国天然气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常规天然气(含致密气)地质资源量90.3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50.1万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