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多措并举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9-02-18
  •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之年,也是‘狠抓落实年、政策落地年、转型攻坚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转折点。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龚晓峰表示。据了解,河北省2019年工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左右;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8.5%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0家以上,力争达到1000家;压减水泥产能100万吨、平板玻璃660万重量箱、焦炭300万吨;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万辆标准车。

    加大“破、立、降”力度

    据介绍,河北省将进一步加大“破、立、降”力度,巩固成果不放松。

    一方面,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继续深化去产能行动。加快推动绿色转型。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行动。另一方面,实施企业减负工程。做足减费降税“减法”,让广大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深入开展减税降费专项活动。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地、用人、用能、物流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巩固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成果,大力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实施涉企保证金清理整顿行动。严格落实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制度,及时清理调整涉企保证金项目并更新公开。大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融资需求的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多样式、多层次的沟通对接。努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河北将着力解难题、破瓶颈,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实施民营企业“百千万”提升工程。制定工作方案,促进创新资源、先进要素向优质民营企业集中,培育铺天盖地中小企业、打造顶天立地骨干企业。壮大百家民企集团发展。优选百家民企集团重点给予培育支持。健全和落实精准帮扶机制。扶持千家领军民企提质增效。依托“双创双服”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促转快提”服务集成包。助力万家民企转型升级。按照“一企一策、一业一策、一事一策”的原则,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实施“双创双服”深化工程。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深化创新驱动战略,谋划建设新型显示、机器人、大数据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百校千企”产学研用合作推进活动,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继续创建小微企业“双创”基地。优选认定一批省级示范基地予以扶持。建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已命名的全面评估,促其提档升级。实施送服务送政策计划。加快培育规上工业企业。制定小微企业转规上工业企业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好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同时,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对今年在建、拟投产达效的省级重点工业项目进行摸底调度,帮助做好要素保障,确保如期投产、及早入统。

    加快提升产业链水平

    河北省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产业链水平。

    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持续推进“万企转型”,深化“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打造一批“杀手锏”产业。一是实施“万企转型”行动。落实“万企转型”实施方案和钢铁、石化、建材、食品、服装等传统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省市县常态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以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为抓手,全年实施省级重点技改项目1000项、市级4000项以上。二是实施重点产业链提升行动。研究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河北省产业链发展水平的意见,以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新型显示、现代通信、生物医药等10个优势产业链为重点,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巩固和发展一批上下游关联度高、在国内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重点优势产业链,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全国重要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三是继续实施工业强基专项。大力提升工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水平,重点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四是实施新兴产业壮大行动。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升。五是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计划。建立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储备一批“隐形冠军”和行业“小巨人”,择优推荐争创国家级单项冠军。

    此外还将实施工业设计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创新引领作用,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特色产品提升工程。推动传统优势产品实现质量、品牌、附加值联动提升。

    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下一步河北省将从以下工程畅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

    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一是实施万家企业上云行动。发挥云平台服务商主体作用,建立完善企业上云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打造企业上云服务生态。建设河北省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上云服务和上云效果评价,评选全省上云标杆企业,引导和带动全省3000家企业上云。二是实施发展工业互联网专项行动。调整河北省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导向目录,重点围绕网络、平台、应用、安全四大体系建设,突出抓好2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40个“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模式应用、20个工控安全试点示范项目。开展工业互联网入企行,持续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水平评估。三是实施智能制造发展行动。谋划组建“河北智造联盟”,推进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突破智能制造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围绕企业智能化需求,开展百家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打造5个智能制造示范园区、5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00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四是实施信息消费升级行动。落实《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方案》,加快培育发展可穿戴设备、VR、AR、人工智能、智能显示等新型信息消费终端产品,在医疗、教育、文化、商业等领域建设评选10个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引导消费需求。组织开展“河北省信息消费市县行”活动,指导各市开展信息消费体验周、优秀案例展示等,扩大信息消费影响力。

    另外,还将实施产业开放发展工程。抓住用好重大机遇,统筹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不断开拓新市场、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一是实施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行动。二是加快优质企业“引进来”。三是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行业安全工程。加强重点行业产业政策指导,将行业管理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确保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相关报告
  • 《多措并举 北京推进制造业“双创”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10-18
    •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此,工信部要求各地要全力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加快构建高效协同、开放共享、创新活跃、保障有力的“双创”新生态,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瑞涛不久前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与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首都经济和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相适应,拥有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的“双创”态势和发展格局。 打造制造业“双创”新生态 李瑞涛介绍,北京市制造业“双创”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显著: 一是周密筹划,制度先行,打造“双创”发展健全体系。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到2020年,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双创”体系更加健全,产业融合创新催生的新业态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打造辐射引领京津冀协同至全国级的新典范。 二是抓平台建设、打造制造业“双创”新生态。北京市瞄准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总部经济发达和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以大型央企和国企先行先试,使大企业成为“双创”平台的重要模式和引力核心。优先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和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工厂改造实施、企业信息化云服务等产品与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和“双创”环境,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三是抓基地建设,推动制造业“双创”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重大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项目资金等财政引导政策,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工程落地。重点打造了自主可控信息产业集群、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北斗国家示范区域项目、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以及国际化重大项目在京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航空、钢铁、电子、新建材、能源、装备等多行业、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突出重点领域培育壮大新动能 李瑞涛介绍,北京市在推动制造业“双创”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重点领域,构建科学布局。促进各行各业均衡发展,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有效推动“双创”工作的开展。 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北京市工业云为依托,充分发挥北京研发设计的智力优势和天津、河北制造业生产能力,共同努力将京津冀打造成区域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狠抓要素汇聚打造生态体系,形成规模效应。推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兴区“北京互联网协同制造平台”建设。在工业制造各个领域,实现了工业云系统解决方案“平台化”“智能化”发展。会同有关部门整合相关企业、社会力量,推动成立了一批产业合作组织,加紧组建由清华大学牵头的北京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推动由昆仑智汇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牵头建立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 突出模式创新,培育壮大能力,扩大高效供给。北京市组织企业开展试点示范,进一步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技术、模式,业态的创新,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形成了一批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的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式“双创”服务体系新模式平台和企业。 五举措促制造业“双创”发展 李瑞涛表示,北京市在制造业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看,北京市制造企业“双创”的示范效应、带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初步显现。下一步,北京市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支持构建“双创”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建立互联网“双创”平台,开展大企业“双创”平台示范工程,充分激发企业创业创新潜力。 二是开展创新发展培育行动。鼓励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夯实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提升产业互联网集成服务解决方案能力,继续开展工业电子商务创新活动。 三是打造“双创”服务体系。强化海淀区双创示范基地、中关村创业大街、中关村智造大街的辐射引领功能,积极创建驱动产业转型的国家创新高地。 四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京津冀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创新合作体系逐步推动并深化区域合作。 五是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力度。到2020年,打造1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5个以上面向重点行业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3000个创新型工业APP,企业核心业务系统上云和重点工业设备上云取得重大突破。
  • 《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多措并举 》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3-07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当前,我国能源供给领域矛盾突出,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供给体系及其粗放式发展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明显不相协调,迫切需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提高能源服务供给质量。天然气具有低碳、低硫、高效率、高热值的特点,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解决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 我国近代天然气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中叶,本世纪初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天然气生产、使用的大国。 从资源分布看,我国天然气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常规天然气(含致密气)地质资源量90.3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50.1万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