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me:电动汽车迅猛发展 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仍然强劲》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22
  • 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局(Ademe)发表了一份报告,分析了2050年全球电气化不同情景下锂的供需动态。该机构的专家相信,只有电动汽车的渗透率达到75%,锂供应的安全边际才会出现显著下降的真正风险。

    虽然锂离子电池将有最大的份额的未来发展情况,锂供应甚至可能不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到2050年,根据一项最近的研究发表的情况和临界锂供应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机构(Ademe)。

    该机构的专家根据与运输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目标和与电动汽车相关的公共政策,提出了几种设想。他们声称,即使在最乐观的设想下,从地质角度来看,锂短缺的风险似乎也有限。他们还表示:“然而,大宗商品市场长期均衡的变化表明,资源的地质临界性的缺乏并不能掩盖各种类型的脆弱性,无论是经济的、工业的、地缘政治的还是环境的。

    相反,他们认为,真正的问题可能来自全球锂行业的参与者太少,以及它们的寡头地位。报告指出,总部位于美国的FMC和Abemarle(分别在智利和阿根廷运营)、智利的SMQ以及天骐和甘丰等中国新兴企业是该行业历史上的三大巨头,它们的市场份额总和超过50%。此外,报告的作者说,还有所谓的初级采矿公司,其作用是查明储量并研究开采的可行性。

    与历史参与者相比,新进入者很难获得融资来源和在市场上获得曝光度。管理不同储量的企业之间的大量合资和合作表明了目前锂市场的吸引力,以及将业务扩大到全球规模的愿望,生产商倾向于融入从提取到最终化合物生产的价值链。

    据Ademe分析师称,全球锂市场分为大西洋市场和亚洲市场,前者主要由南美生产商供应欧洲和美国市场,后者主要由中国国内行业和澳大利亚公司供应锂。报告指出,2016年,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和智利占全球锂产量的80%左右,其中澳大利亚是最大的生产国。

    报告指出,覆盖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的锂三角是未来全球锂市场的战略轴心,尽管在经济开放和实施激进的贸易政策之间,该三角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至于中国,也被认为是锂供应的战略性国家。该研究称,中国政府对锂的政策在某些方面与美国对石油的政策相似。该研究称,中国企业在锂生产国的日益壮大,表明了一项类似昆西协议的锂协议的想法。昆西协议为沙特王室提供美国军事保护,以换取获得石油。

    根据这项研究,锂市场的大多数交易都是以一到三年的供应合同的形式进行的,尽管由于锂价格的波动,近年来合同的期限有增加的趋势,导致了索引条款的增加。

    该报告还强调,由于电动汽车行业对锂离子电池的强劲需求,锂的价格近年来大幅上涨。报告还指出:“这种不平衡迫使电动汽车厂商以非常高的价格购买锂合约,以确保供应安全。”然而,该研究的作者强调,锂的成本可能只占锂离子电池总成本的2%左右。

相关报告
  • 《美国研发新型电动汽车充液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18
    • 在电动汽车这一新生领域,续航是厂商和消费者都纠结的问题,甚至在电动汽车出现后,还出现了“里程焦虑”这个词。蔚来引出的几场“燃油车带电动车”的闹剧,也是基于这个纠结。针对该问题,日前,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获得专利的“流体”系统,开发了一项新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 这项技术通过一种电池液生成驱动电动汽车所需要的电能和氢气,目前在高尔夫球车等车辆上进行测试。根据当前的进展,研究人员认为它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约4800-5800公里的续航里程。另外,新技术的零部件和电池液可以回收,在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厂充电后再次使用。 普渡大学知名教授John Cushman指出,只使用一种电池液的新系统能实现高得多的能量密度——有潜力达到锂离子电池的3-5倍。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可以用上更轻的电池,有更长的续航里程,使流体电池成为电动汽车用电池的有力竞争者。IFBattery高级工程师Michael Dziekan解释道,这种电池既生成电能,还以低得多的压力存储生成的氢气。 新型充液电池用户只需每行驶480公里更换一次电池液即可,整个过程与当前加油极为相似,所需时间远远短于给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充电所需要的45分钟。而一旦电池阳极磨损——行驶约5000公里,更换它的时间与更换机油差不多,价格仅约为65美元。这项新技术将改变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游戏规则,因为它不要求斥巨资重建电网,目前的加油站经过改造就可以为它们服务。与现有的电池系统相比,它在易用性、安全和环保方面更有优势。 其实,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原因无非两点:充电点又少又慢、电池寿命低,解决其一,就能治好焦虑。 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声称,透过使用新型‘液流’(refillable)技术的车用电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可达480公里,甚至有望在未来延长至5000公里。 普渡大学教授John Cushman表示,单电池液系统可实现更大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可以用上更轻的电池,有更长的续航里程,使流体电池成为电动汽车用电池的有力竞争者。 此外,历史上流体电池因能量密度低一直没有竞争力。例如,传统流体电池能量密度约为每公斤20瓦时,锂离子电池为每公斤250瓦时,而新流体电池有潜力达到锂离子电池的3-5倍。 该新技术产生的氢气可以以更低的压力进行存储。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小型摩托车和高尔夫球车上进行了测试,基于该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研究人员认为其可让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约4,800至5,800公里。但要求就是驾驶员在行驶到480公里左右时,需要停下来更换电池液,就像给汽车加油一样,无需像给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充电45分钟一样麻烦。
  • 《多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6
    • 普华永道旗下咨询机构思略特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三大汽车市场欧盟、美国和中国新电动汽车注册数量将超过174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份额接近27%。在降低能耗、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许多国家将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视为拉动经济持续复苏的新增长点。 销售成行业亮点 在全球汽车业遭受疫情打击表现低迷的背景下,电动汽车销售出现逆势增长,成为行业发展一大亮点。 欧洲替代燃料观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大关,较2019年增长3倍,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3%升至10%。普华永道预计,2035年,电动汽车销量在欧洲汽车市场中的占比预计将达到67.4%。 数据显示,2020年,德国作为全球第三大电动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9.4万辆。英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注册量分别逆势增长185.9%和91.2%。爱尔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新车销售逆市上扬,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6.1%。挪威电动汽车销量近7.7万辆,在新车总销量中占比达到54.3%,成为全球首个全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过半的国家。法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53万辆,同比增长201.34%。在日本,目前销售的乘用车新车中,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非传统汽油车的占比约40%,其中以混合动力车为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50%。根据中国工业汽车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400万辆,同比增加约90万辆。 各大车企纷纷加快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步伐。宝马近日宣布将改造其德国工厂以生产电动汽车和相关零部件。宝马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泽表示,宝马计划在3年内将其车辆的20%实现电动化;2020年特斯拉共生产了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较2019年增长36%;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表示,到2025年将向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投资200亿美元,通用计划在2023年前推出20款电动汽车车型。 扶持政策不断出台 由于全球环保标准趋严和消费者需求提高,多国纷纷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电动汽车技术研发,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和生态建设。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近发布报告称,根据欧盟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规定,自2021年起,欧盟境内新乘用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高于每公里95克,到2025年和2030年,则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再分别降低15%和37.5%。对此,欧洲汽车厂商相继公布转向电动汽车的投资计划,欧盟和各成员国也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2020年,德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消费者购买4万欧元以下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每辆可分别享受6000欧元和4500欧元的政府补贴,补贴额度增长了50%;车价高于4万欧元的车型,分别可获得每辆5000欧元和3750欧元奖励。此外,德国还计划2030年前在全国建设10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表示,法国政府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数十亿欧元的疫情救助金。车主若将碳排放量较高的老旧汽车置换为符合现行碳排放标准的新车或二手车,便可以得到高达数千欧元的补贴。法国政府已将这项激励计划延长至2021年7月1日,以提振汽车市场。 为满足零排放的环保目标,英国禁售燃油轿车和货车的时间将提前至2030年。英国政府将投资28亿英镑,建设充电桩和扩大电池的生产,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 日本政府去年底发布了面向2050年去碳化社会的“绿色增长战略”,大力推进从汽油车向电动汽车过渡。日本经济产业省把电池相关产业定位为战略产业,将推动单次充电可长距离行驶的下一代“全固态电池”实用化技术开发。除了确保稳定获得钴等材料外,日本经济产业省还将在完善国内电池供应链方面提供支援。 仍将延续增长态势 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发展趋势看,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仍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一方面,各国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力量不断完善产品、产业链布局,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 汽车业咨询机构ABI等多家调研公司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将加速推动电动汽车普及。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创建零排放区、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等,来改善空气质量和民众生活。 有专家表示,随着各国汽车产业形态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之间相互赋能,未来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发展趋势。 日前,百度正式宣布组建智能汽车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新组建的智能汽车公司将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自动驾驶和传统车企的制造技术。此前,腾讯、亚马逊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进军造车领域或投资电动智能汽车初创公司。 电动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基础设施不足、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安全性有待提高等。《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电池技术仍有待突破。目前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其电解液易燃,存在着引火和漏液的隐患。尽管能量密度高的固态电池可以克服这些缺陷,实现更长的续航距离,但尚未实现量产、存在成本高等问题。 充电桩数量不足及分布不均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痛点。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总干事马克·惠特玛对本报记者表示,按照现在趋势判断,严重滞后的充电基础设施势必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