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6
  • 普华永道旗下咨询机构思略特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三大汽车市场欧盟、美国和中国新电动汽车注册数量将超过174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份额接近27%。在降低能耗、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许多国家将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视为拉动经济持续复苏的新增长点。

    销售成行业亮点

    在全球汽车业遭受疫情打击表现低迷的背景下,电动汽车销售出现逆势增长,成为行业发展一大亮点。

    欧洲替代燃料观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大关,较2019年增长3倍,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3%升至10%。普华永道预计,2035年,电动汽车销量在欧洲汽车市场中的占比预计将达到67.4%。

    数据显示,2020年,德国作为全球第三大电动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9.4万辆。英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注册量分别逆势增长185.9%和91.2%。爱尔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新车销售逆市上扬,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6.1%。挪威电动汽车销量近7.7万辆,在新车总销量中占比达到54.3%,成为全球首个全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过半的国家。法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53万辆,同比增长201.34%。在日本,目前销售的乘用车新车中,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非传统汽油车的占比约40%,其中以混合动力车为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50%。根据中国工业汽车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400万辆,同比增加约90万辆。

    各大车企纷纷加快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步伐。宝马近日宣布将改造其德国工厂以生产电动汽车和相关零部件。宝马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泽表示,宝马计划在3年内将其车辆的20%实现电动化;2020年特斯拉共生产了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较2019年增长36%;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表示,到2025年将向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投资200亿美元,通用计划在2023年前推出20款电动汽车车型。

    扶持政策不断出台

    由于全球环保标准趋严和消费者需求提高,多国纷纷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电动汽车技术研发,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和生态建设。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近发布报告称,根据欧盟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规定,自2021年起,欧盟境内新乘用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高于每公里95克,到2025年和2030年,则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再分别降低15%和37.5%。对此,欧洲汽车厂商相继公布转向电动汽车的投资计划,欧盟和各成员国也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2020年,德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消费者购买4万欧元以下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每辆可分别享受6000欧元和4500欧元的政府补贴,补贴额度增长了50%;车价高于4万欧元的车型,分别可获得每辆5000欧元和3750欧元奖励。此外,德国还计划2030年前在全国建设10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表示,法国政府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数十亿欧元的疫情救助金。车主若将碳排放量较高的老旧汽车置换为符合现行碳排放标准的新车或二手车,便可以得到高达数千欧元的补贴。法国政府已将这项激励计划延长至2021年7月1日,以提振汽车市场。

    为满足零排放的环保目标,英国禁售燃油轿车和货车的时间将提前至2030年。英国政府将投资28亿英镑,建设充电桩和扩大电池的生产,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

    日本政府去年底发布了面向2050年去碳化社会的“绿色增长战略”,大力推进从汽油车向电动汽车过渡。日本经济产业省把电池相关产业定位为战略产业,将推动单次充电可长距离行驶的下一代“全固态电池”实用化技术开发。除了确保稳定获得钴等材料外,日本经济产业省还将在完善国内电池供应链方面提供支援。

    仍将延续增长态势

    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发展趋势看,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仍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一方面,各国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力量不断完善产品、产业链布局,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

    汽车业咨询机构ABI等多家调研公司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将加速推动电动汽车普及。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创建零排放区、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等,来改善空气质量和民众生活。

    有专家表示,随着各国汽车产业形态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之间相互赋能,未来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发展趋势。

    日前,百度正式宣布组建智能汽车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新组建的智能汽车公司将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自动驾驶和传统车企的制造技术。此前,腾讯、亚马逊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进军造车领域或投资电动智能汽车初创公司。

    电动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基础设施不足、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安全性有待提高等。《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电池技术仍有待突破。目前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其电解液易燃,存在着引火和漏液的隐患。尽管能量密度高的固态电池可以克服这些缺陷,实现更长的续航距离,但尚未实现量产、存在成本高等问题。

    充电桩数量不足及分布不均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痛点。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总干事马克·惠特玛对本报记者表示,按照现在趋势判断,严重滞后的充电基础设施势必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匈牙利着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4
    • 近期,匈牙利东部城市德布勒森出现电动汽车投资热潮。据了解,电动汽车行业2022年已为这个约20万人口的小城带来超过100亿欧元的投资,数十家供应商纷纷在此建厂。按照匈牙利政府的规划,到2030年,德布勒森出产的动力电池产量将有大幅提升。 匈牙利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全球二十大汽车制造厂商中,有超过14家在匈牙利建立整车制造工厂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表示,全球现代工业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技术创新此起彼伏,作为匈牙利工业支柱的汽车行业亟待转型。匈牙利政府正积极推动汽车制造业向电动化转型。 近年来,中国的比亚迪、蔚来汽车等电动汽车生产商,德国的宝马、奔驰和奥迪等车企,韩国的SK创新、三星等电池制造商纷纷选择在匈牙利投资设厂,发展电动汽车相关配套产业。2022年9月,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德布勒森签署预购地协议,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项目启动,项目投资规模为73.4亿欧元。 2016年,匈牙利政府制定了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幅提高电动汽车生产量,要求在有条件的大型停车场安装充电桩,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动扩建充电基础设施。例如,新建住宅楼和购物中心必须提供带充电接口的预留停车位。 为鼓励更多居民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匈牙利政府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大幅税收减免,降低消费者购买价格,例如采购纯电动汽车的补贴最高可达购买全车价格的21%。匈牙利还规定持有绿色牌照的电动车享有诸多优惠,如免除多种机动车税费、可在布达佩斯等多座城市免费停车以及免费使用公共充电站等。 2022年10月,欧盟就“2035年起欧盟市场所有在售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的计划达成一致,匈牙利也积极响应该计划,该国部分主流车企已制定明确的燃油车退出时间表。
  • 《德国未来三年拟加速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推出逾100款车-中国能源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
    • 发布时间:2017-12-15
    •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7日报道,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维斯曼6日在年度记者会上表示,德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强劲,预计未来两三年,德国厂商将提供超过100款电动车。而德国汽车工业2020年前将投资超过400亿欧元(约人民币3115亿元),用于开发替代内燃机的驱动装置。 目前,德国拥有全球大约1/3的电动车专利,其中纯电动车专利占34%,混合动力车专利占32%;这也让德国电动车的全球市场份额迅速提升。 据维斯曼介绍,电动车正在德国快速发展。今年前11个月,德国新登记电动车4.83万辆,同比增长116%。德国目前共有近1.1万个公共充电桩,其中530个为快速充电桩。在德国政府大力推动下,预计2018年普通充电桩数量将突破3万,快速充电桩数量也有望增加到目前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