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锂离子电池供应链世界排名第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19
  • 在2020年的彭博社新能源(BNEF)汽车锂离子电池供应链排名中,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迅速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掌握了72GWh的巨大国内电池需求,以及对全球80%原料精炼,77%的电池容量和60%的组件制造的控制。

      2020年,日本和韩国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尽管两国在电池和组件制造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但它们在原材料精炼和采矿方面的影响力不及中国,缺乏对原材料供应链的控制,但是在环境和RII(法规,创新和基础设施)方面表现不俗。

      BNEF储能部门负责人James Frith表示:“鉴于其巨大的投资和该国过去十年来实施的政策,可以预见中国在该行业的主导地位。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中国制造商已经从无到有地发展为世界领先。随着欧洲和美国试图建立自己的电池制造商来挑战已经在这两个地方建设能力的亚洲老牌运营商,下一个十年将特别有趣。尽管欧洲正在发起举措以夺取更多的原材料价值链,但美国对此的反应较慢。”

      BNEF的锂离子电池供应链排名基于各国当前的发展轨迹,就国家与供应链相关的五个关键主题进行了排名:包括原材料,电池和组件制造,环境,RII和最终需求(横跨电动汽车和固定式存储。

      随着电动汽车需求的增长,越来越需要接近汽车生产的电池制造设施。这导致了欧洲电池厂的蓬勃发展,其余的供应链也在慢慢进入欧洲。该地区不断发展的产业以及欧洲强大的环境信誉使五个欧洲国家跻身2020年的前十名。

      BNEF表示,美国在2020年跌至第六位,但即将举行的总统大选可能会产生一些改变。如果美国增加在原材料上的投资并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它可能会在2025年超过日本和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相反,如果英国无法进入欧洲大陆的巨大需求市场,则其排名将在2025年下降。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金属和矿业负责人Sophie Lu补充说:“许多原材料生产国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利用资源财富来提高附加值,并吸引电池制造等进一步的下游投资。关键的区别因素是行业的环境足迹,廉价但清洁的电的供应,技术熟练的劳动力以及激励电池需求的激励措施。这些因素可能比垄断一种特定的关键金属更为重要。”

      与供应链相关的可持续性和碳排放日益重要。确保用于材料加工和电池制造的电能是低碳的,这一点至关重要。法国的电网低碳排放系数在2019年达到了28gCO2/kWh,在环境类别中表现最佳。

      BNEF负责电池原材料的首席分析师Kwasi Ampofo表示:“获取原材料,人才和基础设施对吸引价值链投资至关重要。除了在全球范围内对关键矿物的开采进行大量投资外,中国还是材料提炼领域的主要参与者。这使它比日本和韩国更具优势。寻求在整个价值链中占主导地位的其他国家可能需要支持上游金属开采和精炼发展,同时还要制定保护环境的政策。”

相关报告
  • 《中国汽车出口跃升世界第二 电动汽车成强劲因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17
    • 据1月15日报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在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同比猛增54.4%至311万辆之后,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还在逼近日本的出口量,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拿下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头衔。 汽车行业数据提供商麦柯莱依斯信息咨询公司称,2022年前11个月,日本汽车制造商向海外出口了320万辆汽车,几乎与一年前持平。 而在2021年,日本出口了382万辆汽车,一旦全年业绩统计出来,预计日本汽车出口量将出现同比下降。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德国去年出口了261万辆汽车,比2021年增加了10%。 报道援引私募股权公司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曹华(音)的话分析:“中国汽车出口强劲的增长势头帮助这个国家赢得了汽车制造强国的声誉,因为其乘用车和商用车也受到中国以外人士的喜爱。中国电动汽车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赢得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最终将推动中国进入世界主要汽车出口国的前列。” 报道还称,中国的汽车市场——自200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长期被大众、通用汽车、宝马、奔驰等外国品牌所垄断。 然而,在强劲的汽车供应链的支持下,比亚迪和吉利等中国本土品牌正加速在全球扩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强劲的一个重要因素,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出货量同比激增120%,达到67.9万辆。 中信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2030年中国车企海外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其中250万辆将是电动汽车。 瑞银集团分析师保罗·龚(音)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开拓东南亚市场方面一直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并计划在那里建立生产基地并推广它们的汽车。 保罗·龚说:“这不仅仅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全球扩张的开始。它们已经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成熟市场领导者。” 比亚迪在2022年第二季度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去年10月,比亚迪在印度推出首款运动型纯电SUV,以刺激海外销量。目前,该公司正在挪威、新加坡、巴西等多个海外市场销售汽车。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比亚迪还考虑在美国建设一家电池厂,但目前没有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的计划。
  • 《外媒:中国主导锂离子电池市场,占了全球73%产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19
    • 8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锂离子电池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其已经开始在重型设备、交通运输等诸多行业取代铅酸电池。而中国抓住了这一转变,正在锂离子电池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以下是翻译内容: 整个世界的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电力供应不仅在逐步增加,而且现有运输基础设施的电气化正在迅速进行。到2040年,道路上超过一半的汽车预计将由电力驱动。 电池在这一转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一种相对较新的电池似乎肯定会在个人电子产品、交通运输和重工业应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事实上,锂电池正在稳步占据统治地位。 电池简史 长期以来,电池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沃尔特(Alessandro Volta)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真正的电池。这项发明是电池领域的显著突破,从那以后电池技术只有少数重大创新。 第一个重大创新是发明于1859年的铅酸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可充电电池,迄今为止仍是最常用的内燃机启动电池。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或多或少有一些创新电池设计,但直到1980年,一个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才被发明出来。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突破导致了锂离子电池的问世。1991年,索尼将第一块锂离子电池商业化。 锂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锂离子电池中,锂金属以锂离子的形式从一个电极迁移到另一个电极。锂是最轻的元素之一,它具有最强的电化学势能。这使得锂电池能够在一块小而轻的电池中储存大量能量。因此,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许多消费电子产品的首选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优势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固有优势,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其销量呈指数级增长。这也有助于锂离子电池成本的持续降低。成本下降进一步帮助锂离子电池在新应用领域站稳了脚跟。 根据研究机构BloombergNEF的数据,在2010年至2018年期间,锂离子电池价格下降了85%,达到平均每千瓦时176美元。相关数据显示,到2024年这一价格将降至94美元/千瓦时,到2030年将降至62美元/千瓦时。 成本下降对任何在其服务中使用电池的公司,或那些需要存储能量的电力生产商等公司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锂离子电池的销售都是在消费电子领域,但电动汽车将推动未来的锂离子电池销售。 今天在路上行驶的大多数汽车仍然使用铅酸电池和内燃机。但过去5年,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逾10倍。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制定未来禁止销售燃油车的禁令,期望电动汽车最终将主导个人交通。 当然,这意味着未来对电池的需求会大得多。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正与松下合作,投资数十亿美元兴建新的锂离子电池工厂。但在这种形势下,虽然制造锂离子的许多关键研究和开发工作都是在美国进行,但美国锂离子电池生产商的市场份额正在落后。 锂离子电池的相关增长市场是在重工业应用领域,如起重卡车、清扫机和洗涤器、机场地面支持应用和自动导航车辆等等。历史上这些小众应用采用的都是铅酸电池和内燃机。但经济效益的不断上升已经让这些领域迅速转向采用锂离子电池。 中国已经抓住了这一转变势头,在这一领域确立了市场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的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BloombergNEF的一项分析,2019年初全球锂电池产能为316亿千兆瓦时(GWh)。其中73%的产能来自中国,其次是美国以12%的全球产能远远落于其后。 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产能预计将强劲增长至1211千兆瓦时。美国的产能预计将增长,但增速将低于全球产能。因此,美国在全球锂电池制造市场的份额预计将进一步萎缩。 特斯拉正试图通过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对于诸如加州OneCharge等供应各种类型电池的公司来说,在当地寻找供应商挑战太大。OneCharge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皮萨列夫(Alex Pisarev)他强调了公司面临的挑战:“美国制造商乐于使用美国当地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但这在今天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继续从中国进口。” 这与太阳能电池面板的市场现状如出一撤。虽然太阳能电池面板是由美国工程师罗素·奥尔(Russell Ohl)发明的,但如今中国主导着全球太阳能电池面板市场。现在,中国正致力于主导世界锂离子电池的生产。 目前较低的太阳能电池面板帮助推动了光伏产业的爆炸式增长,反过来又支撑了美国的许多就业岗位。但这些电池面板大部分是在中国制造的。 中国在劳动力方面拥有主要优势,这使得它能够主导许多制造业。除此之外,中国的锂储量和产量也远远超过美国。2018年,中国锂产量为8000吨,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三,是美国的近10倍。2018年中国锂储量为100万吨,几乎是美国的30倍。 未来趋势表明,锂离子电池将在运输和重型设备领域取代更多的铅酸电池。向锂电池的转变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而中国正在将另一个清洁能源制造机会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