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基因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问题与进展》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5-05-27
  • 在各种癌症的基因治疗方法中,自杀基因疗法因其在癌细胞内可以将非毒性化合物转变为细胞毒性药物而备受关注。通过将高浓度细胞毒性分子引入到肿瘤环境,并同时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这显著提高了治疗指数。尽管自杀基因疗法在临床前研究中效果显著,但该疗法的临床研究尚未取得较大的成果。本文综述了自杀基因治疗中常用的6个酶/前药系统,并让读者熟悉该领域目前最前沿的研究实践。对于每个酶/前药系统,我们讨论了其作用机制、用来提高酶稳定性、亲和性的蛋白质工程方法和用来提高前体药物动力学和效能的化学修饰技术。本文还总结了每个酶/前药系统过去十年来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并综述了其研究进展。最后,强调了该疗法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

相关报告
  • 《铁蛋白药物载体(FDC)用于肿瘤靶向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9-11-01
    • 铁蛋白是一种铁存储蛋白,在铁稳态和细胞抗氧化中起关键作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该结构具有24个可自我组装的亚基和能够封装药物的中空空腔,并且其外表面可以进行基因和化学修饰以实现其他功能,因此铁蛋白最近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药物输送工具。最近的研究表明,未修饰的人重链铁蛋白在包括肺癌和乳腺癌在内的不同类型的肿瘤组织中与其受体转铁蛋白受体1(TfR1)结合,从而凸显了铁蛋白在靶向肿瘤的潜在应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考虑了铁蛋白药物载体(FDC)对于肿瘤药物递送的许多有利特性。特别与抗体偶联药物(ADC)相比,铁蛋白在包括药物负载能力,热稳定性和易生产性在内的一系列属性中都显示出优越性。因此,FDC的出现可能是靶向癌症治疗的下一阶段。
  • 《炎症性肌成纤维细胞肿瘤: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前景》

    • 来源专题:生物医药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3-07-17
    • 炎症性肌纤维瘤是骨和软组织肉瘤的一个罕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病理特征,是一种淋巴细胞炎症浸润。与其他非小圆细胞肉瘤的情况一样,手术切除仍然是炎性肌纤维瘤的标准治疗策略,但易复发。关于系统性治疗,传统化疗(如以多柔比星为基础的方案)的现有数据是有限的,而抗炎性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治疗的案例报告描述了一定程度的症状缓解和对肿瘤进展的疗效。然而,随着更多的癌症基因组学信息的积累,炎症性肌纤维细胞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力变得更有希望。大约一半的炎症性肌成纤维细胞瘤携带无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另外一半可能有潜在的可瞄准的融合基因或突变,如ROS1、NTRK和RET;证明针对炎症性肌成纤维细胞瘤的治疗的临床效果的案例报告已经发表,还有一些前瞻性的临床试验。很少有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炎症性肌成纤维细胞瘤,其中大部分被批准用于肿瘤诊断性治疗。可用于儿科适应症的药物和炎症性肌成纤维细胞瘤的剂量也还没有确定。为了给炎症性肌成纤维细胞瘤等罕见疾病提供有效的靶向治疗,有必要通过设计和进行临床试验来获得临床证据,并找到一条通往监管部门批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