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数控“高性能五轴数控系统及智能控制技术”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5-03-26
  • 2025年3月2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线上线下专家对科德数控“高性能五轴数控系统及智能控制技术”项目成果进行鉴定,公司总经理陈虎,副总经理李文庆等,以及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合作单位代表出席会议。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郭东明院士领衔的,来自学会、协会、用户企业、同行企业、高校的9位行业著名专家组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牛芳副处长出席并主持会议。

    牛芳副处长介绍了本次鉴定的作用及意义,宣布了鉴定委员会构成,推选郭东明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虎总经理代表项目完成单位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诚挚地欢迎,邀请与会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指导,详细汇报了项目主要完成工作及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带领鉴定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公司研发与生产现场,解答专家质询问题。最终,经专家充分研讨,鉴定委员会一致通过鉴定意见。

  • 原文来源:https://www.jc35.com/news/detail/91299.html
相关报告
  • 《顶控科技五轴机械手控制系统在制造行业上下料机械手应用方案》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2-12-07
    • 一、项目背景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机械手主要应用于流水线物料的工位移动,方便对接上料机,翻转机和冲床设备。为实现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控制系统要具备灵活性、稳定性、性价比等特点,顶控科技机械手控制系统不断升级迭代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顶控科技五轴机械手控制系统 二、方案概述: 项目采用同一轨道上部署多个电机,每个电机上携带一组气缸来移动控制物料,通过交互信号合理避让各设备,确保物料的安全流转,采用手持触摸屏方便现场操作。 三、系统配置: 顶控科技采用RTE070控制系统(示教器+专用总线控制器) 顶控科技五轴机械手控制系统 四、工艺流程: 1. 复位流程:复位首先时气缸和真空的复位,其次是直线电机的复位,首先复位1#2#依次复位,同时5#4#依次复位,待2#4#复为完成后3#复位 2. 手动流程:复位完成后首先从通过手动和手摇将1#移动至上料机出口位置并将其记录,抓取物料,在将1#移至第一个加工点位记录其位置,然后放下物料在将1#移开至不干涉2#动作的位置,其后2#3#4#5#依次抓取物料,分别记录各自要走的位置,注意的是2#需要多记录一个排废料的位置 3. 自动流程:自动启动后1#2#3#4#5#在各条件准备完成后收到冲床完成信号(首次启动无需冲床完成信号启动按钮即可)后,移至各自取料位开始取料,取料完成后移至放料位放料,之后回到安全位(2#从取料位移至放料位过程中多移动一个废料位排除废料),回到完全位置之后给冲床发送驱动信号,然后等待冲床完成信号开启新的流程;1#在取料完成之后给出上料机启动信号,在放料完成之后给出翻转机启动信号 附-IO点 X002 y0原点 . Y000 1#伺服 X003 Y1原点 . Y001 2#伺服 X004 Y2原点 . Y002 3#伺服 X005 Y3原点 . Y003 4#伺服 X006 Y4原点 . Y004 5#伺服 X012 左限 . Y005 Y0方向 X013 1/2防撞开关(Y0右限Y1左限) . Y006 Y1方向 X014 2/3防撞开关(Y1右限Y2左限) . Y007 Y2方向 X015 3/4防撞开关(Y2右限Y3左限) . Y010 Y3方向 X016 4/5防撞开关(Y3右限Y4左限) . Y011 Y4方向 X017 右限 . Y012 1#气缸电磁阀 X020 1#气缸检知上限 . Y013 2#气缸电磁阀 X021 1#气缸检知下限 . Y014 3#气缸电磁阀 X022 2#气缸检知上限 . Y015 4#气缸电磁阀 X023 2#气缸检知下限 . Y016 5#气缸电磁阀 X024 3#气缸检知上限 . Y017 急停输出 X025 3#气缸检知下限 . Y020 上料架抓取完毕 X026 4#气缸检知上限 . Y021 翻转单工站放料完毕 X027 4#气缸检知下限 . Y022 上料架可运行 X030 5#气缸检知上限 . Y023 自动灯 X031 5#气缸检知下限 . Y024 异常灯 X032 1#真空检知 . Y025 三色(红) X033 2#真空检知 . Y026 三色(黄) X034 3#真空检知 . Y027 三色(绿) X035 4#真空检知 . Y030 安全输出 X036 5#真空检知 . Y1204 1#真空 X037 6#真空检知 . Y1205 2#真空 X1000 复位 . Y1206 3#真空 X1001 急停 . Y1207 4#真空 X1002 上料架OK . Y1210 5#真空 X1003 翻转单站OK . Y1211 6#真空 X1004 1#伺服异常 . Y1212 破真空 X1005 2#伺服异常 . Y1213 破废料 X1006 3#伺服异常 . Y1214 输出:冲床控制 X1007 4#伺服异常 . Y1215 输出:冲床控制 . 顶控科技机械手控制系统 顶控科技自主研发注塑机机械手控制系统,涵盖单板和驱控一体。内部高速总线通讯,满足注塑取出,高精度模内嵌入、模内贴标、高速取出等注塑行业。满足高精度、高速应用,支持1-6轴,内置专有锁模安全电路,配合软件逻辑,做到双重锁模安全防护。支持标准CANopen协议,支持伺服PDO和SDO模式。免除焊线烦恼,维护成本低。 顶控科技五轴机械手控制系统 顶控科技五轴机械手控制系统.
  • 《从数控到智能 机床行业开启变革之路》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05-13
    • ?智能制造为中国制造业跨越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成为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AI2.0)战略性的突破,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而被称为“工业母机”的机床将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让人与信息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从“数控”到“智能”,机床行业变革之路不仅仅是技术发展大趋势的自然要求,也是行业对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响应。 在3C领域和汽车制造业谋求转型升级之际,为应对企业对高精密部件的需求,机床行业正在走一条以“智”赋能的全新变革之路。 “智能制造为中国制造业跨越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成为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智能+数控”――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系统和智能机床研讨会上表示。 “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周济认为,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极其迅速的普及应用,集中汇聚在新一代人工智能(AI2.0)的战略性突破,使得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而被称为“工业母机”的机床将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让人与信息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新一代智能机床能够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优化与决策、自主控制与执行,极大提高机床加工质量、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产品。”周济解释道。 从“数控”到“智能”,机床行业变革之路不仅仅是技术发展大趋势的自然要求,也是行业对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响应。根据3月份中国机床工具协会发布的《2018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8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虽总体发展平稳,但与机床数控系统需求端密切相关的3C消费电子领域和汽车制造领域需求放缓,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车身结构轻量化,高强度需求成为主流,3C产品加工也从金属加工走向玻璃、陶瓷加工,下游产业对精密化部件的需求,让机床行业向智能化、高精度化转变。 机床“智能”之路的难点 “以‘智’赋能”不是一道坦途。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强看来,智能机床有三个基础共性问题:信息、状态感知与数据处理;“机床-信息系统-人”通讯协议和接口;智能分析和控制算法。刘强说:“工业4.0时代数控机床面临的挑战是对新型材料的加工,对产品更高的质量和对更高效率的需求。” 刘强表示,未来制造业面临着四大全新的转变:从单一制造场景到多种混合制造场景的转变,从基于经验的决策到基于证据的决策的转变,从解决可见问题到避免不可见问题的转变和从基于控制的机器学习到基于丰富数据的深度学习的转变。“这需要数控机床走向智能化。”刘强认为,数控机床成为智能机床需要解决的就是上述三个基础共性问题。 “当前的智能机床,只是实现了一些简单的感知、分析、反馈、控制,远没有达到替代人类脑力劳动的水平。关键是在自主学习等方面,没有取得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由于过于依赖人类专家,进行理论建模和数据分析,导致知识积累艰难而缓慢,最终导致智能机床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不足。”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吉红表示。 让“数控”插上“智能”之翼 如何克服难点,让“数控”插上“智能”之翼?除了有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身份还身为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吉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华中数控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系统和智能机床的探索与实践。据介绍,华中数控在2018年发布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概念机的基础上,研发首台搭载AI芯片的华中数控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系统――华中9型工业样机。这款样机拥有“感知与互联”“学习与建模”“优化与决策”“控制与执行”四大智能特点,并载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应用APP和智能化功能。华中数控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控制系统也在本次会议上发布。 “机床行业走智能制造之路,需要因‘厂’制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李冬茹表示,由于当前我国机床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自身实际。她认为,企业在智能化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要切实符合企业的实际路线。 北京机床研究所原所长刘炳业建议,机床企业走向智能化,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数控系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要注意打好基础,除了做好控制系统还要做机件部分。“从未来对超精密部件的需求看,做机床产品要有工匠精神,不能走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