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认为富铁火山可形成稀土矿》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10-09
  • 研究表明,富铁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可能富集大量稀土元素。实验室实验显示,火山的压力和温度促使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形成,使岩浆分离为不互融的熔体,其中一种熔体的稀土含量是富硅酸盐熔体的200多倍。中国科学院的研究者晏圣超指出,在火山条件下,岩浆混合物分离成铁磷酸盐熔体和硅酸盐熔体,从而导致稀土在IOA矿床的富集。随着全球对稀土的需求上升,瑞典和智利的铁矿山意外发现富稀土岩石,提示这些矿山可能蕴藏未被充分开发的稀土资源。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MjQ3MjMzMA==&mid=2247556404&idx=3&sn=670a33ae883d84ef030c14d2cdbb580f&scene=0
相关报告
  • 《日本将测试矿山海底泥浆中的稀土》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8-27
    • 日本计划于2026年在南鸟岛附近的深海区域开始试验性开采富含稀土的泥浆,旨在应对全球稀土供应紧张的局面。这一由内阁办公室的海洋创新平台负责人石井洋一领导的项目,使用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机构(JAMSTEC)船只部署的管道,是全球首次尝试从深海泥浆中提取和精炼稀土。项目将在5000至6000米深度收集泥浆,试验操作预计于2026年1月开始。如果成功,该系统每天可处理高达350吨的泥浆,分离出如镝、钕、钆和铽等元素,用于电动汽车电机和高科技设备。 2024年,东京大学和日本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已经在太平洋发现了超过2亿吨富含电池金属的锰结核,这些资源位于约5500米的深度。另一项由东京大学和日本基金会进行的调查估计,海床结核中含有约61万吨钴,足以满足日本75年的需求,以及74万吨镍,足以覆盖国内11年的需求。分析家警告说,在如此深的海域进行采矿会带来技术和环境挑战。BMO资本市场的科林·汉密尔顿指出了其中的复杂性,并敦促在买家承诺购买海底材料之前进行进一步的影响研究。包括瑞信、劳埃德银行和NatWest在内的几家主要银行已经推出了限制融资的政策,直到完成全面的环境评估为止。同时,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正计划在2025年前制定相关法规,为国际水域的商业运营铺平道路。
  • 《金属所在稀土回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4-20
    • 稀土是制备高新材料的关键基础材料。在众多稀土功能材料中,磁性材料应用最广,主要包括稀土永磁、磁致伸缩及磁致冷材料等。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被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工业电机、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民用产品领域,以及电子对抗与干扰、导航系统、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材料之一。 大多数稀土磁性材料是由稀土元素与 3d 过渡金属 TM 3d 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如 Nd 2 Fe 14 B 、 Sm 2 Co 14 、 TbDyFe 等。这些合金材料中稀土含量较高,制备 1 吨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需约 0.3 吨稀土(包括钕、镨、镝、铽等)。在我国稀土年消耗量中,超过 40% 的稀土用于制备钕铁硼。这导致我国稀土资源利用极不平衡,稀土磁性材料高度依赖的钕、镨、镝、铽、钐等低丰度昂贵稀土日益紧缺。 回收废钕铁硼是化解关键稀土元素供给危机和保持我国稀土资源全球优势的有效办法。从稀土废料源头来看,钕铁硼占绝大多数。钕铁硼废旧料主要来源于材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品量约为 30% ),以及因更新而被淘汰的废旧产品。钕铁硼中 Nd 2 Fe 14 B 为主相,稀土与过渡金属原子间形成较强的键能。钕铁硼含有改善其综合性能的镨、镝、铽、钴、铝、铜等其它元素,为了避免氧化,通常在钕铁硼产品表面电镀金属层。因此,提取钕铁硼废旧料中的稀土具有难度,尤其如何实现稀土与其它金属的绿色高效分离以及高值化再利用是关键。 近年来,金属研究所材料特种制备与加工研究部赵九洲研究组何杰博士领衔开展了 钕铁硼废旧料回收新技术研究。基于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研制了一系列用于选择性自发溶出钕铁硼中稀土元素的捕集剂,揭示了稀土元素在钕铁硼 / 捕集剂界面间的扩散行为及其控制方法,提出了钕铁硼“稀土无酸自组装溶出”新方法,建立了钕铁硼循环再利用技术路线,回收获得了各种稀土氧化物产品和铁硼合金。研究实现了将钕铁硼中的所有稀土元素在数分钟内“一步式”选择性提取,总提取率大于 97% 。钕铁硼中稀土被提取后,残余物为铁硼合金(由铁、硼、钴、铜和铝等元素组成,其中铁含量约 95% 、氧含量低于 20ppm ),精炼后可以循环再利用或用作特种钢材。与“盐酸优溶”等传统方法比较,本研究的“稀土无酸自组装溶出法”避免了钕铁硼中铁、硼等与稀土一同焙烧氧化和强酸浸出,缩短了工艺流程和周期,大幅减少了强酸使用和废液排放量,实现了二次固废酸性赤铁渣( Fe 2 O 3 )的零产生及铁资源的高值转化,有效提高了稀土的回收率,具有更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稀土无酸自组装溶出”可与“萃取分离”联合使用,在短流程、低成本和环保前提下,回收得到满足市场要求的纯度约 99.5% 的单稀土金属氧化物产品。 该方法普适性强,不仅可处理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和钐钴合金,也可回收 由稀土 RE 和 3d 过渡金属 TM 3d 构造的其它 RE-TM 3d 基稀土磁性材料,以及镍氢电池电极材料。除了废钕铁硼,还对稀土熔盐电解渣开展了循环再利用研究,获得了含量不低于 99% 的 镨钕氧化物产品。目前研究团队正与企业合作开展稀土回收方面的研究,旨在推进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