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胆固醇和细胞内促味剂激活苦味受体》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14
  • 2024年4月10日,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Bitter taste receptor activation by cholesterol and an intracellular tastant的文章,首次揭示出了苦味受体的蛋白结构细节,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了苦味分子是如何与TAS2R结合并且激活受体的。

    在TAS2R家族中,TAS2R14是比较受关注的成员之一,因为光TAS2R14自己就能识别超过100种苦味化合物。新研究中,作者首先检测了不同组织中TAS2R14的表达量,他们发现除了舌头,TAS2R14还广泛地表达于小脑、皮肤、小肠和胸腺组织,尤其是小脑组织的TAS2R14表达水平要比舌头高出100倍,在各类组织中处于最高水平。在这些部位的TAS2R14不会传递苦味信息,而是参与其他的细胞信号通路。

    随后,研究团队借助生物化学和冷冻电镜手段展现了TAS2R14的蛋白结构,并分析了苦味分子是如何与其互相作用的。他们看到,当苦味分子接触到TAS2R14之后会嵌入到苦味受体的一个独特的变构位点上。受此影响,TAS2R14会改变它的形状并激活偶联的G蛋白,这种激活信号会引起下游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并将信号传递到微小的神经纤维上。随后激活信号会随着面部神经一路传递到大脑的味觉皮层中,大脑此时接收并开始处理苦味信息,因此我们可以马上感觉到口腔中的苦味。

    作者指出,从味蕾细胞到味觉皮层,这种信息的传递几乎是瞬时发生的,这也是为何我们在尝到不喜欢的苦味食物时马上就会吐出来。除了外源性的苦味分子,作者还发现TAS2R14同样可以与内源性的分子结合,像前文提到的胆固醇就能结合到TAS2R14的正构位点上,与苦味分子结合的变构位点不同,正构位点通常都是与内源分子结合,并引发下游的生物学效应。分子动力学实验显示,胆固醇与TAS2R14结合后,会使苦味受体处于半活性状态,这样能更容易被苦味分子所激活。

    除了胆固醇,由肝脏分泌的胆汁酸同样可以与TAS2R14结合,胆汁酸与胆固醇有着类似的结构,它也能结合到TAS2R14的正构位点中。不过,这两种内源性分子与TAS2R14后会产生哪些下游效应,还需要未来更多实验来揭示。胆汁酸和胆固醇在脂质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作者推测TAS2R14也参与了这些代谢过程,并与一些代谢障碍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有着联系。而基于苦味受体的这些新发现,科学家能更好地研发出靶向调控G蛋白偶联受体的药物,帮助精准治疗相关疾病。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253-y
相关报告
  • 《Nature | 解析γδT细胞受体结构》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27
    • 2024年4月24日,西湖大学周强、宿强共同通讯在Nature发表题为Structures of human γδ T cell receptor–CD3 complex的文章。 γδT细胞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独特亚群,在各种免疫反应和免疫病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αβT细胞不同,γδT细胞表现出适应性和天然免疫特性,使其成为免疫治疗的潜力靶点。尽管它们具有重要意义,但对γδT细胞受体(γδTCR)及其与CD3亚基的组装的结构理解仍然有限,该研究揭示了两种典型的人γδTCR–CD3复合物的冷冻电镜(cryo-EM)结构及其不同的组装机制,指出Vγ9Vδ2和Vγ5Vδ1 TCR–CD3复合物的结构与传统的αβTCR–CD3复合物有显著差异。 一个发现是作者在γδTCR链的细胞外结构域(ECD)和连接肽(CP)中观察到相当大的构象灵活性。与刚性αβTCR–CD3复合物不同,γδTCR ECD和CP表现出显著的可移动性,有可能使它们能够使用不同的对接几何形状识别各种配体。这种灵活性类似于抗体Fab和铰链连接体的动态性质,表明γδTCR在识别不同分子结构方面的功能可能更像免疫球蛋白。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CP的长度在T细胞活化中起着调节作用。在Cγ2亚型中观察到,较长的CP增强了四聚体的结合,但阻碍了T细胞的活化,突出了灵活性和信号功效之间的微妙平衡。 作者的另一个发现是在γδTCR–CD3复合物的跨膜区存在一种胆固醇样分子。结构和功能分析表明,胆固醇可能通过调节CD3ζ亚基的构象来抑制TCR信号传导。这一发现与观察结果一致,即与αβT细胞相比,γδT细胞表现出更高的基础激活和更强的信号传导,这可能归因于γδTCR–CD3复合物中CD3ζ的不同构象。 值得注意的是,Vγ5Vδ1 TCR–CD3复合物显示出二聚体结构,其中两个原聚体通过其Vγ5结构域背靠背地依偎。这种二聚体形式对T细胞活化是必需的,正如单体突变体功能受损所证明的那样。二聚体界面涉及Vγ5结构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由高变区4(HV4)和互补决定区2(CDR2)中的保守残基介导。这项研究不仅为γδTCR的独特性质提供了结构上的见解,还强调了不同γΔTCR亚群识别其配体的不同机制。Vγ5Vδ1 TCR–CD3的二聚体组装表明,与单体对应物相比,某些亚群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配体识别模式。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γδTCR–CD3复合物的组织原理,为进一步研究γδT细胞在免疫反应和免疫治疗中的独特功能和治疗潜力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 《9月3日_COVID-19激活的SREBP2干扰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并导致细胞因子风暴》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9-15
    • 9月3日,韩国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老化研究中心、庆南大学、江原国立大学、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忠南国立大学、成均馆大学和庆北国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在Natur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COVID-19-activated SREBP2 disturbs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and leads to cytokine storm”的文章。 研究表示,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可被细胞因子或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激活,但其与COVID-19患者胆固醇水平下降的关系尚不清楚。研究人员评估了SREBP-2在COVID-19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激活情况,验证了SREBP-2在COVID-19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在COVID-19患者血液中观察到SREBP-2 C末端片段,并提出SREBP-2 C末端片段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研究人员证实,SREBP-2诱导的胆固醇生物合成被Sestrin-1和PCSK9表达抑制,而SREBP-2诱导的炎症反应在COVID-19 ICU患者中上调。使用传染性疾病小鼠模型发现SREBP-2和NF-κB抑制剂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并预防肺损害。综上所述,SREBP-2不仅可作为COVID-19重度患者的严重性诊断指标,还可以作为预防细胞因子风暴和肺部损伤的治疗目标。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0-00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