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日本普那酵母菌株AE-PL的食品酶的安全性评价》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7-11-30
  • 在这个观点中考虑的食物酶是用非遗传修饰的日本普那酵母属植物(Nagulannarum)生产的支链淀粉酶(支链淀粉6-α-葡聚糖水解酶; EC 3.2.1.41)。支链淀粉酶食品酶旨在用于淀粉加工以生产葡萄糖糖浆。由于在淀粉加工过程中通过过滤和纯化除去葡萄糖浆中的总有机固体(TOS)的残余量,所以不进行膳食暴露评估。用食物酶进行的遗传毒性测试表明没有遗传毒性潜力。

相关报告
  • 《本地阿普利亚葡萄中用于生产起泡葡萄酒的原生酵母菌株的筛选》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殷小溪
    • 发布时间:2018-09-11
    • 文章概述了天然酿酒酵母的第一个多相表征,以便选择候选菌株,用于设计阿普里亚起泡葡萄酒量身定制的从当地葡萄品种中获得的起子培养物。而且,这是关于建议选择起泡葡萄酒原生发酵剂的第一次调研,包括初步定制的基因型和技术筛选和监测二次发酵过程中挥发性化合物(VOCs)的占比分析。 每个簇的一个代表性菌株的特征在于对起泡葡萄酒发酵特有的非生物和生物应激物的耐受性、基础葡萄酒生产中的表现以及促进白色和桃红葡萄酒瓶内二次发酵的能力。遗传表征基于interdelta谱生成16个遗传簇中的164组酿酒酵母。应力耐受试验与发酵状态显示了一定的相关性。证据表明,不同菌株的不同发酵行为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与初级和次生发酵相关,且形成了葡萄酒和桃红起泡酒的特色功能。此外,已发现白/桃红葡萄酒的表现与菌株有关。 总之,文章提出不同的菌株作为生物技术资源,适合提高区域起泡葡萄酒的质量,并提供市场创新、细分的驱动力。
  • 《大豆食品酶的过氧化物酶的安全性评价》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8-05-31
    • 在这一观点中考虑的食物酶是过氧化物酶,从大豆壳(Glycine max)的CKRY成分和香料中获得的。所提供的成分数据被认为是足够的。制造过程并没有引起安全方面的担忧。该酶旨在用于烘焙过程。基于最大推荐使用水平和EFSA综合欧洲食物消费数据库的个人数据,估计食物酶对总有机固体(TOS)的膳食暴露。专家小组得出结论,这种食物酶在预期条件下不会引起安全问题。然而专家组指出,这种食物酶可能含有过敏性大豆蛋白,因此,不能排除易感大豆过敏个体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