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通过将特征神经元再生到自然靶区来恢复瘫痪后的行走》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09-26
  • 2023年9月21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Recovery of walking after paralysis by regenerating characterized neurons to their natural target region的论文。研究人员宣布找到了修复完全脊髓损伤的关键神经元;并首次证实促进这个神经元亚群再生,穿越断裂区并与其天然投射目标区域的神经元重新建立连接,是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Sofroniew、Courtine和Anderson团队不仅找到了促进完全脊髓损伤恢复的关键神经元,还证实促进此类神经元再生到自然靶区,可以让完全脊髓损伤小鼠的运动功能有实质性的恢复。毫无疑问,这是脊髓损伤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为开发恢复人类神经功能的疗法搭建了有现实意义的框架。当然了,这还是治疗严重脊髓损伤的第一步,但也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




    本文内容转载自“ 奇点网”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DYhNUZBfk8w9Qt9mB2vOAg

相关报告
  • 《青少年声带在感染新冠后出现瘫痪》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8-23
    • 《儿科》杂志上发表了一个青少年声带在感染新冠后出现瘫痪病例报告。 感染 SARS-CoV-2 几天后,一名原本健康的少女突然呼吸困难。COVID-19似乎使她的声带瘫痪。这名女孩需要进行手术气管切开术——在声匣下方的气管上开一个口子——以支持她一年多的呼吸。根据关于该事件的新病例报告,COVID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声带麻痹。 目前的病例表明,声带麻痹可能是该病毒的额外神经性后遗症。SARS-CoV-2检测呈阳性13天后,这名15岁女孩到医院急诊科就诊。她的最初症状包括充血、发烧和疲劳,五天后有所改善。但她报告说,在检测呈阳性九天后突然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时。急诊科医生注意到她的呼吸急促而嘈杂,尽管她的氧气水平正常,但表明气流受阻。SARS-CoV-2 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检测呈阴性。这名患者有哮喘和焦虑病史,因疑似哮喘发作而服用类固醇和支气管扩张剂,但无济于事。耳鼻喉科医生检查了她的声带,并诊断出自相矛盾的声带运动 (PVFM),即当一个人吸气时,声带闭合而不是张开。她开始接受言语治疗来治疗这种不自主的闭合,但她的症状没有改善,而且很明显,它们与PVFM的典型症状不符。她继续呼吸困难,并出现了吞咽困难、一侧无力、刺痛和麻木以及行走不稳等新问题,因此女孩被送入儿科医院进行全面评估。耳鼻喉科医生再次检查了她的声带,这次他们诊断为双侧声带麻痹,基本上意味着她的两条声带都无法移动。但他们仍然找不到瘫痪的原因。一系列测试的结果排除了感染和神经系统疾病。她的脑部和脊柱扫描没有显示可能与她的症状有关的明显问题,也没有对她的吞咽进行测试。 医生得出结论,这名少年之前的 COVID-19 感染似乎削弱了她的声带,也可能是她一侧麻木和虚弱的原因。将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到她的喉咙肌肉中——这种方法在治疗儿童的一些喉咙疾病方面显示出疗效——未能成功缓解她的呼吸问题。最终,女孩接受了气管切开术,在气管(气管)上开一个小口以辅助呼吸。最后,她的呼吸好转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虚弱、刺痛和麻木有所改善,这增加了它们与她过去的 COVID-19 感染有关的可能性。医疗团队尝试了几次,看看她是否可以在没有气管切开术的情况下呼吸,但直到插入后第 15 个月,他们才能够安全地将其移除。
  • 《Science | 小鼠海马单个神经元的全脑投射规律》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03
    • 2024年2月2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Whole-brain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hippocampal single-neuron projectom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海马神经元的空间联接规律,并建立了小鼠海马脑区单神经元的全脑介观投射联接图谱的数据库。 研究人员三维重构了上万个小鼠海马区单神经元的全脑投射轴突形态。这些海马神经元的胞体覆盖了海马的各个亚区和海马多维轴向的不同位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数据集。通过海马单细胞投射图谱的数据库构建与分析,研究团队开创性地将轴突投射路径与机器识别算法相结合,阐述了海马神经元前后轴的轴突投射路径,为研究海马投射下游脑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更加有效快捷地分析了小鼠海马神经元的341种主要投射模式的形态相似性,最终归纳总结出43种全脑投射细胞类型。 该研究将投射细胞类型与空间转录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鉴定了与不同投射细胞类型空间分布相关的基因,揭示了全新的海马神经元投射模式以及海马体内外靶区的协调投射规律,阐明了双侧大脑投射的新规律,扩展了领域内的层状理论,全面展示了胞体与轴突末梢的空间映射关系,解析了海马神经元胞体位置与投射模式的对应关系,发现了海马单细胞的空间投射规律。 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海马神经元相关的功能和疾病提供了环路和分子基因的靶点,为左右脑半球的信息交流和相互调节提供了新的证据,为研究海马神经元各种脑功能提供了详实的投射信息参考,为海马输出环路功能研究提出了海马神经元投射模式的新方向,为海马参与学习记忆、空间认知、导航、焦虑、应激等多种功能提供新的神经环路理论指导。 该研究构建的小鼠海马区单神经元的全脑介观投射图谱数据库已经通过脑科学门户网站公开共享(https://mouse.digital-brain.cn/hipp)。中国科学院脑科学数据与计算中心开发了集可视化、交互和分析为一体的工具,并提供数据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