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热内卢犬源伪中间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遗传多样性调查》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12-09
  • 伪中间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seudintermedius)是一种机会性病原体,引起各种难以治疗的感染,特别是由于抗菌素耐药性的发展。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克隆分布。为了更好地了解MRSP种群,我们在定植或感染的犬中搜索MRSP的存在。采集感染犬99只,无症状犬35只。分离株经质谱和多重PCR鉴定,用常规PCR方法证实了mecA基因的存在。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MRSP菌株进行分析。检出75株伪中间葡萄球菌,多数来自感染病例。该物种从135只犬中的70只中分离出来,青霉素和甲氧苄氨苄磺胺甲恶唑耐药率较高。47株为多药耐药(MDR)菌株,从感染犬中分离的菌株较多(P < 0.05)。18个样本被归类为MRSP,占总数的24.0%。16份MRSP测序样本中有6份属于世界传播克隆ST71;其他的属于未知的克隆体。大多数样本携带SCCmec IIIA型。在MRPS菌株中发现21个不同的遗传抗性决定因素。MRSP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受感染和定植的犬中传播。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3-47549-z?error=cookies_not_supported&code=07d822f2-bbf7-4e94-94ea-9f4cb21f36e1
相关报告
  • 《PLoS Pathog: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耐药性机制研究新突破》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3-27
    • 最近,来自Pasteur-CNRS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个基因参与了细菌的毒性、菌膜子能够成以及对特定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这些结果为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Plos Pathogen》杂志上。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类皮肤天然菌群,同时存在于30%-50%人群的外粘膜层中,这种寄生方式不会引发明显的疾病,但在特定情况下会造成皮肤损伤、心内膜炎、急性肺炎、骨髓炎以及脓毒症。金葡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也是对多种抗生素存在耐药性的危险菌种。特别地,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最近,由Tarek Msadek领导的科学家们研究了细菌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以及在金葡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而该反应主要由一种叫做“双组份”系统的遗传机制所调控。在该研究中,作者重点研究了一种叫做WalKR的双组份系统,该系统对于细菌的存活十分重要。此外,作者还发现另外一个叫做SpdC的膜蛋白,其功能未知。该组分能够与WalKR结合并且调控其活性,而该蛋白的缺乏则会导致毒性的显著降低,菌膜形成以及抗生素耐药性也受到了明显抑制。 对此,作者认为通过抑制SpdC的活性可能能够用于抵抗金葡菌的感染,以及能够理解其为什么会从共生菌向致病菌转变。
  • 《顺铂耐药性的遗传因素》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10-14
    • 一项新公布的基因测序研究显示,TP53和MDM2与顺铂治疗男性晚期生殖细胞肿瘤(GCTS)预后不良相关。数据表明,这些患者的遗传分析可以用来提高风险分层并确定替代的治疗策略的目标。 约20% -30% 的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男性初始治疗是以顺铂化疗为主。决定顺铂耐药的潜在遗传变异大多数还未清楚。为了解决这种不确定性,Darren R. Feldman在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带领一个团队对基因序列104顺铂耐药和76顺铂敏感的全外显子进行测序。 在最初的样本研究中发现,10位顺铂耐药患者中有5位患者TP53有基因突变或者MDM2的扩增或者P53基因负调控(P=0.033),但是最初样本中的9位顺铂敏感患者全都无此现象。在161 GCTS前瞻性验证队列中,顺铂耐药GCTS男性的TP53或MDM的基因改变比顺铂敏感GCTS男性更为显著(21.3% vs 3%; P = 0.001)。 研究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数据集之间的关联,其结果显示,TP53或MDM2基因显著突变的男性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缩短(P <0.001)。在多变量分析中,TP53或MDM2突变是基于铂一线治疗后基本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P = 0.016)。 该研究小组正在继续其他的遗传因素,除了MDM2的突变外,可能的目标包括PI3K的成员和RAS途径,如RA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