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报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及药物研发等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3-12
  • 3月4日,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Coronavirus latest: global infections pass 90,000”的文章,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最新消息。
    新型冠状病毒的再利用药物研发进展
    (3月4日格林尼治时间12:00)治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和一种抗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性抗病毒药物正在被快速测试以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批准的治疗方法。但数百个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正在计划或进行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remdesivir上。remdesivir是一种最初开发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的候选药物,由美国Gilead制药公司研发,目前正与中国卫生部门合作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两项试验将于4月完成。
    全球感染人数超过9万
    (3月2日格林尼治时间21:00)自去年12月疫情爆发以来,已造成3000多人死亡。绝大多数病例—超过8万例—发生在中国,但现在还有大约60个国家也在面对疫情。许多国家都在为疫情全球大流行做准备,因为关于由社区内传播、而不是从中国输入的病例报道在上升。其中,韩国、意大利和伊朗是中国以外最大的疫情国家。
    世卫组织将警报提高到“非常高”
    (3月2日格林尼治时间20:45)在2月29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和影响的全球警报从“高”增加到“非常高”。在中国,这一警报仍然是“非常高”。目前,该病毒已传播到中国境外约60个地点,爱尔兰、摩纳哥、阿塞拜疆、卡塔尔和厄瓜多尔也发现了新病例。世卫组织总干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说,大多数病例都有关联,仍然可以追踪到已知的接触者或群体,没有证据表明病毒在社区内自由传播,他称:“只要是这种情况,如果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及早发现病例,隔离和护理病人,并追踪接触者,我们仍然有机会控制这种病毒”。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仍认为不将之称为“大流行”。
    世卫组织公布中国疫情调查报告及传播细节
    (3月2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30)世界卫生组织在2月2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经过2月16日至24日在中国进行的为期9天的会议和实地访问,中国已经针对此次新型传染病展开了“或许是历史上最大胆、最灵活和最积极的疾病控制行动”。报告证实中国的每日新报告病例正在减少,并建议中国和其他国家采取措施遏制COVID-19。
    另外,世卫组织报告对中国数据的分析发现,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中旬,从人群中收集到的104株SARS-CoV-2病毒之间有99.9%的相似性,这意味着病毒不会发生显著变异。感染者的中位年龄是51岁。而且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病例都发生在医院、监狱或家庭内,这意味着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常需要密切接触。报告说,空气传播不是传播的主要驱动力。在广东省的一项初步研究中,与携带COVID-19的人在同一个家庭的人有3-10%的机会被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大型物理会议取消
    (3月2日格林尼治时间17:45)《Nature》资深记者Davide Castelvecchi从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发出的报道称,由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担忧,世界上最大的物理会议被取消。此次会议计划接待11000名与会者。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其他方式来分享他们的研究工作,包括非正式会面和虚拟交谈。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国的爆发和升级,其他几次科学会议也被取消。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154-w
相关报告
  • 《3月4日_Nature报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及药物研发等进展》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05
    • 1.时间:2020年3月4日 2.机构或团队:Nature期刊 3.事件概要: 3月4日,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Coronavirus latest: global infections pass 90,000”的文章,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最新消息。 新型冠状病毒的再利用药物研发进展 (3月4日格林尼治时间12:00)治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和一种抗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性抗病毒药物正在被快速测试以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批准的治疗方法。但数百个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正在计划或进行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remdesivir上。remdesivir是一种最初开发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的候选药物,由美国Gilead制药公司研发,目前正与中国卫生部门合作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两项试验将于4月完成。 全球感染人数超过9万 (3月2日格林尼治时间21:00)自去年12月疫情爆发以来,已造成3000多人死亡。绝大多数病例—超过8万例—发生在中国,但现在还有大约60个国家也在面对疫情。许多国家都在为疫情全球大流行做准备,因为关于由社区内传播、而不是从中国输入的病例报道在上升。其中,韩国、意大利和伊朗是中国以外最大的疫情国家。 世卫组织将警报提高到“非常高” (3月2日格林尼治时间20:45)在2月29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和影响的全球警报从“高”增加到“非常高”。在中国,这一警报仍然是“非常高”。目前,该病毒已传播到中国境外约60个地点,爱尔兰、摩纳哥、阿塞拜疆、卡塔尔和厄瓜多尔也发现了新病例。世卫组织总干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说,大多数病例都有关联,仍然可以追踪到已知的接触者或群体,没有证据表明病毒在社区内自由传播,他称:“只要是这种情况,如果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及早发现病例,隔离和护理病人,并追踪接触者,我们仍然有机会控制这种病毒”。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仍认为不将之称为“大流行”。 世卫组织公布中国疫情调查报告及传播细节 (3月2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30)世界卫生组织在2月2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经过2月16日至24日在中国进行的为期9天的会议和实地访问,中国已经针对此次新型传染病展开了“或许是历史上最大胆、最灵活和最积极的疾病控制行动”。报告证实中国的每日新报告病例正在减少,并建议中国和其他国家采取措施遏制COVID-19。 另外,世卫组织报告对中国数据的分析发现,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中旬,从人群中收集到的104株SARS-CoV-2病毒之间有99.9%的相似性,这意味着病毒不会发生显著变异。感染者的中位年龄是51岁。而且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病例都发生在医院、监狱或家庭内,这意味着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常需要密切接触。报告说,空气传播不是传播的主要驱动力。在广东省的一项初步研究中,与携带COVID-19的人在同一个家庭的人有3-10%的机会被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大型物理会议取消 (3月2日格林尼治时间17:45)《Nature》资深记者Davide Castelvecchi从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发出的报道称,由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担忧,世界上最大的物理会议被取消。此次会议计划接待11000名与会者。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其他方式来分享他们的研究工作,包括非正式会面和虚拟交谈。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国的爆发和升级,其他几次科学会议也被取消。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154-w
  •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猪冠状病毒重要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3-24
    •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s of a delta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 bound to porcine and human receptors》(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与人和猪受体复合物的结构)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李彬研究员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水军教授合作在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跨物种传播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冠状病毒的跨种传播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威胁,冠状病毒属的很多成员可以跨物种感染人和动物,包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ARS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等。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是一种新型猪肠道冠状病毒,可引起哺乳仔猪腹泻和呕吐,生长猪、成年猪及生产母猪也可感染,给全球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该病毒于2012年首次在香港的猪群中发现,2014年2月美国在腹泻仔猪和母猪的粪便中首次检测到PDCoV。随后,韩国和中国大陆也从腹泻猪的临床样品中检测到该病毒。 2021年12月,据《Nature》期刊报道,从海地的三名发热儿童血清样本中检测并分离到了PDCoV,表明PDCoV具有感染人的风险。冠状病毒通过其表面的刺突蛋白与细胞受体结合,入侵宿主细胞从而实现感染。然而,PDCoV结合受体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研究其与人和猪的受体分子结合是揭示其跨种传播的关键。 研究团队解析了PDCoV的刺突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与人和猪的细胞受体氨基肽酶N(APN)的复合物晶体结构,揭示了PDCoV结合两个物种受体上保守的氨基酸位点,且发现PDCoV的RBD在人和猪APN上具有高度相似的结合区域,可能是其感染猪和人的结构基础。但该结合区域与人冠状病毒HCoV-229E、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oV)与受体APN的结合区域完全不同。 结合体外生化和病毒感染实验,研究团队进一步鉴定了APN受体上影响PDCoV实现跨物种传播的关键氨基酸位点(Y316、K379、E426和W429)。该论文揭示了猪德尔塔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的可能机制,为研制该病毒的疫苗和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