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召开低排放运输燃料促进航运和航空脱碳专家研讨会 》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10-18
  •     10月4日,国际能源署召集了来自政府、行业、研究和民间社会的专家,讨论低排放燃料在国际海运和航空部门脱碳中的作用。来自20个国家的约17名现场参与者以及13名在线与会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包括各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和联合国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学术界和各种智囊团的主题专家。与会者还包括运输项目伙伴关系的成员以及与该主题相关的技术合作计划的代表。
        研讨会与会者讨论了扩大低排放燃料生产的关键优先事项,包括应对与增加产量相关的挑战,同时确保供应链在生命周期基础上的可持续性。还讨论了航运和航空业对各种低排放燃料的潜在需求。扩大低排放燃料的生产和使用需要加强燃料供应商、用户和技术开发商之间以及负责航空和海事部门的不同地方、国家和国际当局之间的协调。
  • 原文来源:https://www.iea.org/news/iea-convenes-expert-workshop-on-low-emissions-transport-fuels-to-decarbonise-shipping-and-aviation
相关报告
  • 《欧盟向航空脱碳迈出重要一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16
    • 据欧盟理事会官网消息,欧洲议会近日通过一项航空运输业新规:所有从欧盟机场起飞的航班,无论其目的地是在欧盟内部还是外部,都必须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与煤油混合的燃料。分析人士认为,该法通过是欧盟向航空脱碳迈出的重要一步。 以产业政策为重点 据路透社报道,该航空运输业新规要求:到2025年,欧盟机场起飞的飞机所用可持续航空燃料需占总燃料的2%,到2030年占比需达6%,到2035年占比需达20%,到2050年占比需达70%。欧盟理事会称,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是航空脱碳的关键举措之一,新规旨在推动航空运输业达成欧盟2030年减排目标和2050年碳中和目标。 欧委会近日表示,为再次统一欧洲绿色发展的步伐,欧洲“绿色新政”正在进入一个以产业政策为重点的新阶段,支持每个行业为工业脱碳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2019年12月,欧委会发布《欧洲绿色新政》(简称“绿色新政”),被视为欧盟针对气候变化、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制定的纲领性政策文件。根据文件,欧盟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争取减少55%(以1990年为基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此后,欧盟在立法保障、政策规划、资金支持方面出台系列措施,推动落实“绿色新政”。2021年7月,欧委会通过“减碳55%”一揽子立法提案,推动欧盟经济、社会和工业领域的绿色转型,计划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向欧盟进口高碳产品征税。2023年8月,《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欧盟加强电池和废旧电池管理。此次航运业新规是欧盟推进产业政策调整的举措之一。 符合核心利益 “航空运输业作为碳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欧洲‘绿色新政’与碳交易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欧盟在航空运输业使用可持续燃料,并逐年调整可持续燃料在总燃料中的占比,能够适应欧洲能源安全现状与能源转型需要,同时具备持续实施的可操作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王朔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 欧委会表示,欧洲拥有成为未来净零技术市场领头羊的要素,包括立法所设立的长期目标,拥有高素质劳动力和一流的基础设施等。 “欧盟‘绿色新政’进入以产业政策为核心的阶段,符合欧盟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核心利益。”王朔分析,一方面,近年来,受俄乌冲突、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欧盟当前能源转型任务艰巨。与去年相比,今年秋冬能源储备更加紧缺。欧盟将“绿色新政”的重心向产业政策倾斜,是欧盟应对当前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欧盟绿色产业起步早、经验丰富,同时享有规则主导权,发展绿色产业是重振欧盟经济的良好渠道。这符合欧盟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满足其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更是欧盟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绿色发展领域话语权的重要方式。 仍面临不小挑战 据法国《20分钟报》报道,绿党欧洲议会议员卡兰·库夫虽然对该法规的通过表示赞同,但也提醒道:“要使飞行成为一种更加绿色的旅行选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绿色非政府组织“运输与环境”航空经理马特奥·米罗也表示,稳定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供应还有待保障:“按照预测,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而目前绿色燃料的产能远远不足以满足所有航班的需求。” “欧盟航空运输业新规落实仍面临不小挑战:其一,当前,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暂不能完全满足航空运输业的需要;其二,在全球航空业不景气的背景下,能源转型增加的成本能否为行业和消费者所接受,还有待观察;其三,该新规可能推高欧盟航空运输业成本,同时对全球航空运输业带来一定影响,其他国家和相关利益方可能对此表示异议。”王朔认为,“可以预见,为应对能源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欧盟还将出台一系列后续措施,相关产业政策调整动向值得持续关注。”
  • 《辽宁盘锦生物燃料助力航运业脱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04
    • 2月19日晚,盘锦鹏鹞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餐厨废油“米兰号”运输船首次在盘锦港成功靠泊“登陆”,预示着盘锦鹏鹞在餐厨废油资源化利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首次直抵盘锦港完成规模化废油运输,标志着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再利用”全链条体系全线畅通,为区域绿色物流和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盘锦鹏鹞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餐厨废油的高效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是城市环保治理的重要课题。公司凭借多年在环保行业优势,聚焦《“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生物经济”概念,持续围绕绿色能源、低碳经济深入探索,超前布局生物柴油业务,通过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将餐厨废油“变废为宝”,转化为生物航煤高附加值产品进行出口。 生物航煤是生物柴油三大品类之一——可持续航空燃料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因其生物质原材料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是真正的绿色能源,被多数国家视为航空业减排突破的关键。作为辽宁省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盘锦市近年来大力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高效保障生物柴油原料顺利登陆,双台子区主要领导主动作为,进行“一对一”帮扶,精准切脉解决症结,带领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和相关部门,积极同盘锦海事局沟通对接,持续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在卸货作业筹备阶段、船舶安全进港全环节,制定详细科学监管方案、强化航道巡查指导等,确保船舶高效精准靠泊,为后续转载运输、企业生产提高作业率保驾护航。 “生物柴油原料在盘锦港顺利靠泊,得益于双台子区委区政府、盘锦海事局和盘锦港的多方支持帮助。此次原料直抵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为后续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盘锦鹏鹞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量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地沟油’到‘绿色能源’的升级研发,着力降低碳排放,加大对外出口,不断形成‘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双赢格局,助力辽宁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