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利用农产品价值链帮助农民应对气候变化”》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1-09
  • 11月,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联合世界银行集团、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开展研究,强调了农产品价值链(AVCs)在支持农场的适应和缓解方面的关键作用。研究表明,AVC内部的结构和激励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强农民更广泛地采用气候智能农业实践的能力。研究强调了科学和创新在利用AVCs的力量在农场层面促进气候智能农业方面的重要性,经济和社会科学以及工程和数字科学在帮助AVC向农民发送有效的气候实践信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关成果以“Harness agrifood value chains to help farmers be climate smart”发表在《Science》上。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r6193
相关报告
  • 《农产品加工与转化技术》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3-28
    • 国外农产品贮存、保鲜和加工的现状 农产品产后的增值潜力巨大。世界发达国家均将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和加工业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从农产品的产值构成来看,农产品的产值70%以上是通过产后的贮运、保鲜和加工等环节来实现的。美国用于采前田间生产的费用仅占30%,而70%的资金都用在采后环节,从而保证了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实现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生鲜果蔬产后损耗控制在1.7%~5%之间,粮食损耗低于1%。70年代以来,世界各经济及技术进步的国家陆续实现了农产品保鲜产业化,保鲜规模在意大利、荷兰为60%左右,其它西欧国家为50%,美国、日本高达70%左右。食品工业转化率发达国家粮食在80%以上,果蔬占5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值的经例,美国为3.7﹕1,日本为2.2﹕1,我国仅0.38﹕1。 我国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加工现状 我国农产品保鲜加工业在近几十年来有了较快地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国食品市场的供应现状,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农产品产后处理和加工行业已由销地向产地转移。以水果贮藏为例,1985年全国冷库贮量约为3.9×105吨,其中3.215×105吨由城市商业系统贮藏,销地库藏量为产地的4.6倍,而1993年产地贮藏容量达以5.40×106吨,约为销地的11倍。粮食贮藏也已打破了计划经济控制下国有粮库独家贮藏的状况,农民手中贮粮总量也超过了国库贮量。
  • 《气候变化对美国西南部农田价值的影响》

    • 来源专题:气象农业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6-06-12
    • 未来70到100年,气候将剧烈变化,将影响经济领域,但最易受影响的领域是农业。许多研究支持以上论断,但很少人从综合的经济视角看待这一问题。最近,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个跨学科团队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美国西南部农田价值的影响。 研究团队集中对美国西南部一个气候区域进行研究,预计这里气候变化对耕作的影响比其他区域更大。据推测,这个地区,比如亚利桑那州,将会变的更热,并伴有更加频繁的热浪,以及极端降雨,可能导致周期性洪水。即使在一个气候区域,研究团队期望会有所变异,把这个区域分为了洼地县和高低县。 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经济模型,能够让研究人员研究生产系统,评估大豆生产者和养牛牧场主的耕地价值。模型采用“Ricardian”方法,并可为部分农民所用。很难预测100年内农民是否还种玉米以及气候变化,他们可能采用新的措施和技术,因此农民可能转换角色。“Ricardian”方法可以适应这些变化。 研究团队评估了多种气候情景,囊括了所有这些因素,研究团队发现灌溉、人口密度和农业补贴都提高了耕地价值,但津贴影响高低区域。另外,热浪损害生产力。这些结果也表明一个地区的土地价值受到邻居区域的灌溉、气候状况影响,这是由于受到邻居区域的水分耗竭、水分流失和(或者)洪灾的影响。下一步,研究团队将采用他们的方法对其他区域进行研究,希望能发现更多的空间变异。他们希望将来能在模型中融合农产品的贸易。 论文原文信息: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The Ricardian Approach Revisited. 期刊:Spatial Economic Analysis, 2015; 11 DOI: 10.1080/17421772.2015.107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