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病的一个新基因靶点-Glis2》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24-07-10
  •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前期模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与多囊肾病(PKD)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Glis2,这可能成为治疗该疾病的新靶点。这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题为《Glis2是多囊蛋白信号的早期效应器,也是多囊肾病治疗的目标》。

    多囊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肾脏形成充满液体的囊肿,最终引发肾衰竭。尽管遗传基础已被明确,但囊肿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PKD的成因及囊肿增长的驱动因素。

    研究团队称,发现Glis2作为PKD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那一刻是“难忘”的。通过细致的实验,他们发现Glis2基因敲除能够有效挽救多囊肾模型,提示Glis2可能是PKD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先前,Glis2基因并未被纳入任何已知的PKD研究路径中。Somlo教授指出,Glis2未曾被怀疑是PKD信号通路的一部分,但他们的研究表明,它在多囊蛋白信号传导中处于核心位置。

    研究起源于Somlo实验室十年前对纤毛(细胞用来感知外界信号的微小膜突)在PKD中作用的探究。他们观察到一个现象:仅在纤毛完整的细胞中敲除多囊蛋白基因会导致PKD,但当同时敲除纤毛时,即便缺少多囊蛋白,PKD也能得到抑制。这暗示了囊肿增长依赖于某种需要完整纤毛参与的过程。基于此,团队利用RNA测序技术,在保留纤毛的多囊蛋白敲除细胞中识别基因表达变化,最终发现了Glis2在PKD中的作用。

    研究团队不仅在细胞和分子层面上验证了Glis2的功能,还通过使用反义寡核苷酸(ASO)针对Glis2进行治疗,成功抑制了囊肿的生长,进一步证实了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下一步,研究将深入探索Glis2的工作机制,以及其在人类PKD中的应用前景,为开发针对性治疗方案铺平道路。

相关报告
  • 《GPR52:一个新兴的神经治疗靶点》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4-07-10
    • GPR52是一种高度保守、在大脑中高表达的A类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后,它选择性地与细胞内的Gs家族G蛋白结合,从而刺激调节各种细胞过程的环腺苷酸(c AMP)信号分子的产生。刺激GPR52活性可能有利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和其他人类神经疾病,抑制其活性可能为亨廷顿氏病提供潜在的治疗方法。令人兴奋的是,口服GPR52激动剂HTL 0048149(HTL‘149)已经进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I期人体临床试验。这篇简要综述总结了目前对GPR52受体分布及其结构和功能的了解,重点介绍了小分子GPR52配体药物发现的最新进展。还简要讨论了靶向GPR52的新疗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研究表明结核病治疗需要新的药物靶点》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4-12-17
    • 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群因细菌感染而发生结核病。由于广泛的细菌耐药性,使得该病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来自法国图卢兹大学药理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用于结核病治疗新药的开发,其相关成果于2012年12月20日在线发表在PLOS Pathogens上。该研究阐述了靶点对于开发结核病新疗法的重要意义。 结核杆菌的细胞膜含有大量结构不寻常的脂类物质,在致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一些脂类通过复杂的酶催化系统合成,并且仅在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PptT)进行翻译后修饰之后才能发挥作用。该项研究发现PptT对于结核分枝杆菌在培养皿及模式小鼠巨噬细胞内的存活和生长均是必要的,在结核菌繁殖和维持活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被认为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药物靶点用于抗结核新药的研发。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一项体外实验,开发了一种高通量筛查工具。该工具能够快速检测成千上万种能够抑制Ppt活动及结核菌生长的化学物质(例如抗角蛋白抗体药物),目前已被一些医药公司用于研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