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北美贸易协定保留原食品安全相关措施》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12-21
  • 10月2日,Food Safety News网站报道,尽管加拿大农业食品政策研究所和加拿大威尔逊中心研究所提议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建立一个双边食品保护体系,但10月1日公布的新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保留了现有的食品安全条款。该协议现在称为“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Food Safety News网站指出,在前期的讨论中,加拿大农业食品政策研究所和加拿大威尔逊中心研究所发表了一份长达8页的调研材料,敦促加拿大和美国联合建立一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新协议中涉及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的部分不包括任何实质性改革,并包含类似于以前的NAFTA目标,例如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及推进基于科学的决策。根据该协议,专家小组将在法律监督下根据相关国际标准处理各方的食品安全纠纷。

相关报告
  • 《FAO与WTO研究呼吁通过制定统一标准获取食品贸易收益》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郝心宁
    • 发布时间:2017-11-28
    •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贸组织(WTO)7月12日发布了一份联合出版物。出版物指出,各国若期望从欣欣向荣的全球贸易中获益并为即将来临的技术变革做出准备,参与制定国际食品贸易标准至关重要。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提高相关技术能力方面的投资,以便有效参与WTO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等组织和多边机构的工作。 联合出版物《贸易与食品标准》(Trade and Food Standards)对国际食品标准的制定过程和应用方式进行了简要论述。该标准鼓励发展中国家深入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贸组织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SPS)、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委员会等机构在制定统一食品标准领域的工作。 WTO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Roberto Azevedo)表示,“如果食品标准和国际贸易能够齐头并进,将有助于确保食品安全,促进全球营养,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实现多项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各国如能更有效地参与制定食品标准,也可使市值1.7万亿美元的国际农产品市场更具包容性,让小规模食品生产商和加工厂商有机会进入大型价值链。因此,各国政府必须加以关注、凝聚全国共识,将食品政策作为重中之重。消费者日益关注食品中的微生物、农药、食品添加剂和营养成分,鉴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对食品质量、安全性和来源的掌控力度及途径也越来越多,采取上述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FAO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José Graziano da Silva)表示,“贸易是消除饥饿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和食品标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共部门、私营部门、食品价值链上各环节的经营者、各民间社会组织、学术研究机构都在开发健全可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参与路径 制定食品标准的主要机构是由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设立的CAC。CAC拥有188个成员国,成员国总人口占全球人口的99%,自1963年成立以来,已制定推出了各类食品标准、指导方针、职业守则,涵盖近200种食品和300余种食品添加剂,并制定了近5,000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WTO的《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协定》(SPS协定)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规定了各国政府如何应用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卫生措施、人类健康和安全、环境保护、消费者信息等政策目标的技术规范。SPS协定着重参考了CAC制定的有关食品安全的各项标准,WTO各成员国也在TBT委员会的讨论中经常引用这些标准。虽然发展中国家已开始越来越多地在CAC和WTO的主要委员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许多最不发达国家成员的参与程度仍然很低。 该出版物传递了一个主要信息,即如果各国能将政府官员与农业、卫生、工业、贸易专家以及消费者和生产者团体汇集在一起,确定国家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优先事项并确定解决这类问题的可行之道,各国就能从参与此类工作中获得巨大收益。 二、面临挑战 联合出版物还指出了推动食品监管领域变革的几大因素:数字化、新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电子商务、贴标趋势、新的贸易协议、不断变化的饮食习惯和消费者偏好等等,它们将会对食品贸易和食品安全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对食源性疾病的爆发作出快速应对,食品可追溯性正在成为必要措施。测量食品中的辐射、农药和其他化学污染物的方法越来越灵敏,凸显出发展中国家评估相关风险、运用合适手段管理和通报这些风险的能力日益重要。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食品控制、监督、认证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供应链往往分散、发展不健全。WTO、FAO和其他机构共同倡议建立了标准和贸易发展基金(The Standards and Trade Development Facility,STDF),以传播最佳实践、支持潜力项目等手段,帮助发展中国家遵守国际标准,扩大市场准入。 (编译 郝心宁)
  • 《美农部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和经验》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盛怡瑾
    • 发布时间:2017-11-27
    • 2016年1月,美农部网站发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总结。回顾过去7年,美国农业部和联邦伙伴通力合作,保证美国粮食供应,预防食源性疾病,改善公众对食物的认知。他们从三个方面着手预防食源性疾病:预防为主;加强监管和法律执行;改善反馈机制。具体来说,有以下三部分工作。 一、预防为主 (1)制定严格标准 对于含有产生志贺毒素的六株大肠杆菌的牛肉产品采取零容忍政策;制定更为严格的沙门氏菌标准和家禽尸体弯曲菌标准;制定首套鸡肉沙门氏菌和弯曲菌检测标准。 (2)加强检查 完成1957年来最重要的家禽食物安全检查;于2012年落实新的检测政策;各家禽养殖企业必须先展开微生物调查,确定安全无害,然后才能出售产品;检测碎牛肉中的其它成分,包括脂肪和肉。 (3)利用信息系统 使用新家禽检测系统,使检测员更有精力关注增强食品安全的战略和进行食品安全、工厂合格状况等的检测;使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使相关机构能够了解6000多家厂房的公共健康情况和食品安全违规的案例。 (4)提供指导 指导熟食店和其它零售商减少单增李特菌感染的几率;指导肉类、家禽、加工蛋生产者合理管理可能引发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原料;发布新方法帮助食品安全机构更加迅速地找到不安全牛肉的来源;帮助小型厂房,推动小型厂房援助项目,解决厂商和运营商的问题。 (5)加强合作 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了美国跨部门食品安全分析合作机构;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合作,推动《食品安全现代法》中制品安全规则制定的进程;与27个州合作,推动并跟进各州肉类和家禽监管项目 (MPI)。 二、增强消费者意识 与广告委员会合作开发全国性多媒体食品安全公众教育活动;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对易得食源性疾病的弱势群体进行教育;开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向用户提供400多个餐饮项目的存储和食品安全建议。 三、扩展大食品安全研究 2014年财政年,提供1120万美元用于食品安全研究、教育、扩展项目;开展并支持食品安全研究;获得保护巴氏消毒液态蛋的技术专利;发布了6种非O-157类的大肠杆菌的基因组的情况;继续和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合作。 (编译 盛怡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