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个水利工程全面建成?谋划一批项目纳入国家水网》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编译者: 王阳0
  • 发布时间:2023-07-21
  •        引大济湟西干渠、北干渠二期田间配套工程和蓄集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全面建成?积极衔接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高位入黄、引通济柴工程纳入国家水网。19日,水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该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自觉运用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资源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工程安全等重点工作。已落实建设资金45.45亿元。

           青海省水利部门推动规划落地落实,多措并举推动中华水塔水生态保护。水安全保障、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等重点规划有效实施,高质量完成《青海省水网规划》等重点规划编制及审查工作。推进引黄济宁、黄河干流防洪(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并取得进展。积极衔接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高位入黄、引通济柴工程纳入国家水网?青海省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强化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论证、节水型社会建设等工作”与省检察院联合启动黄河青海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国家节水行动、母亲河复苏行动等工作,黄河干流防洪(一期)工程依规完成竣工验收工作”以及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等建设项目有序实施?

  • 原文来源:https://www.dowater.com/news/2023-07-20/4014389.html
相关报告
  • 《青海“一号水利工程”全面竣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1
    • 记者7月8日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子项目北干渠一期工程日前竣工验收,标志着青海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大济湟历经29年建设实现全面竣工验收、整体投入运行。 黄河一级支流湟水河是青海的母亲河,其流域覆盖西宁、海东两市。湟水河流域人口占青海的65%,但水资源仅占青海的3.4%,水资源与人口、生态、耕地等资源和发展布局极不匹配。 据介绍,引大济湟工程从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南北贯通大通河、湟水两大流域,东西联通西宁、海东两市水脉,是青海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受益群众最多、建设条件最复杂的战略性引调水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46.34亿元,由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北干渠二期、西干渠工程6个子项目组成。 该工程供水量占青海东部城市群受水区总用水量的70%,惠及300多万人口。未来,湟水北岸100万亩旱地将变为水浇地,改变当地农民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干旱农业历史。该工程还实现了大通河、湟水水网连通,承担西宁市日均50万吨城市生活供水任务,使市区地下水源得到置换,同时保障湟水流域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用水需求,为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提供可靠的水资源要素保障。
  • 《国家水网建设进一步提速 今年15项工程已开工》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编译者:王阳0
    • 发布时间:2023-06-04
    •       党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目前国家水网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如何,党中央作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加快推进国家水网规划建设。       一是加快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生命线作用,不断优化东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运用方案,积极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2022年开工建设了中线引江补汉工程,拉开了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帷幕,加快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修编,推进东线二期可研论证和西线工程规划编制。加快完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       二是推进建设一批骨干输排水通道,开工了多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水网骨干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或实现重要节点目标,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对缓解淮河中游干旱缺水、构建江淮水运大动脉、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积极推进省级水网规划建设,全面推进省级水网规划编制,鼓励地方重点在省级水网组织推动、骨干工程建设、数字孪生水网、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目前7个省级水网先导区明确的2500多个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