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一号水利工程”全面竣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1
  • 记者7月8日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子项目北干渠一期工程日前竣工验收,标志着青海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大济湟历经29年建设实现全面竣工验收、整体投入运行。 黄河一级支流湟水河是青海的母亲河,其流域覆盖西宁、海东两市。湟水河流域人口占青海的65%,但水资源仅占青海的3.4%,水资源与人口、生态、耕地等资源和发展布局极不匹配。 据介绍,引大济湟工程从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南北贯通大通河、湟水两大流域,东西联通西宁、海东两市水脉,是青海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受益群众最多、建设条件最复杂的战略性引调水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46.34亿元,由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北干渠二期、西干渠工程6个子项目组成。 该工程供水量占青海东部城市群受水区总用水量的70%,惠及300多万人口。未来,湟水北岸100万亩旱地将变为水浇地,改变当地农民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干旱农业历史。该工程还实现了大通河、湟水水网连通,承担西宁市日均50万吨城市生活供水任务,使市区地下水源得到置换,同时保障湟水流域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用水需求,为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提供可靠的水资源要素保障。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91183-1.html
相关报告
  • 《青海多个水利工程全面建成?谋划一批项目纳入国家水网》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编译者:王阳0
    • 发布时间:2023-07-21
    •        引大济湟西干渠、北干渠二期田间配套工程和蓄集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全面建成?积极衔接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高位入黄、引通济柴工程纳入国家水网。19日,水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该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自觉运用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资源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工程安全等重点工作。已落实建设资金45.45亿元。        青海省水利部门推动规划落地落实,多措并举推动中华水塔水生态保护。水安全保障、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等重点规划有效实施,高质量完成《青海省水网规划》等重点规划编制及审查工作。推进引黄济宁、黄河干流防洪(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并取得进展。积极衔接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高位入黄、引通济柴工程纳入国家水网?青海省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强化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论证、节水型社会建设等工作”与省检察院联合启动黄河青海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国家节水行动、母亲河复苏行动等工作,黄河干流防洪(一期)工程依规完成竣工验收工作”以及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等建设项目有序实施?
  •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竣工验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06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5月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福清核电5、6号机组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华龙一号是我国在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誉为国之重器、国家名片。 据了解,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全面评估工程建设成果、检查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最后一关。福清核电5、6号机组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践行中核集团“六大控制七个零”高质量精细化工程管理模式,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全面受控,在工期和投资方面创造了全球三代核电首堆最佳业绩。自投运以来,福清核电5、6号机组都完整经历了首个燃料循环的考验,充分证明了华龙一号技术的安全性、先进性、成熟性。 截至目前,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台机组累计安全发电超过2500亿度,减排效应相当于累计节约标准煤消耗78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植树造林约17亿棵。这其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两台机组年发电量2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植树造林1.4亿棵,经济社会和环保效应显著,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