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机制性别差异的临床前研究指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7-06-12
  • 在动物模型中,维持体内代谢平衡的相关生理系统表现出性别差异。研究人员经常使用雄性啮齿类动物作为模型,因为它们比雌性啮齿类动物能够更好的体现代谢疾病。因此,这种已知的性别差异,能够为了解导致不同性别之间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差异的原因提供信息,然而,雌性动物模型却没有得到准确的运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要求这些缺乏在性别差异研究中使用的模型系统和实验范例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和同行评审人员将性别视为临床前研究中的一个生物学变量。在此我们讨论了使用动物模型和细胞研究体内代谢平衡和疾病的性别差异机制时的实验设计和理解。还强调了目前在研究工具和看法上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威胁了基础动物研究中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

相关报告
  • 《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Coeureulus位点和显著性网络静息状态功能连接的性别差异》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3-10-12
    • 最近的研究证明了蓝斑(LC)和显著性网络(SN)静息状态功能连接(rsFC)变化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的关键作用。此外,性一直是理解AD病理学的一个关键讨论点。我们旨在证明临床前AD中SN和LC功能连接(FC)的性别相关差异。本研究共招募了89名有淀粉样蛋白β(Aβ)积累证据的认知正常患者。进行种子到体素分析以测量性别之间的LC和SN rsFC差异。此外,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了Aβ对FC值的交互作用。LC FC与顶叶、额叶和枕叶皮质的区域标准化摄取值比(SUVR)相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此外,在SN FC与颞叶皮层的整体SUVR相互作用中存在显著的性别。研究结果表明,患有临床前AD的男性和女性的LC FC和SN FC存在不同的模式,这与区域Aβ沉积相互作用。
  • 《肥胖和脂代谢性别差异的遗传基础》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niexiuping
    • 发布时间:2017-11-30
    • 男性和女性在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方面表现出显着差异。为了给两性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重要的是确定观察到的性别差异的基础因素。传统上,性别差异归因于男性和女性性腺分泌物(通常称为性激素)的不同作用,这实质上影响代谢和相关疾病的许多方面。作为性别差异的贡献者,较少被赞赏是男性和女性之间基本的遗传差异,其最终由存在XX或XY性染色体补体决定。在这里,我们回顾了性腺激素和性染色体补体各自有助于脂质代谢和相关疾病的机制,以及目前用于研究它们的方法。我们特别关注遗传方法,包括人类和小鼠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组织学和系统遗传学方法,以及独特的实验性小鼠模型,可以区分性腺和性染色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