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Coeureulus位点和显著性网络静息状态功能连接的性别差异》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3-10-12
  • 最近的研究证明了蓝斑(LC)和显著性网络(SN)静息状态功能连接(rsFC)变化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的关键作用。此外,性一直是理解AD病理学的一个关键讨论点。我们旨在证明临床前AD中SN和LC功能连接(FC)的性别相关差异。本研究共招募了89名有淀粉样蛋白β(Aβ)积累证据的认知正常患者。进行种子到体素分析以测量性别之间的LC和SN rsFC差异。此外,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了Aβ对FC值的交互作用。LC FC与顶叶、额叶和枕叶皮质的区域标准化摄取值比(SUVR)相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此外,在SN FC与颞叶皮层的整体SUVR相互作用中存在显著的性别。研究结果表明,患有临床前AD的男性和女性的LC FC和SN FC存在不同的模式,这与区域Aβ沉积相互作用。
相关报告
  • 《攻克阿尔茨海默症迈出关键一步 国产新药完成临床3期试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8-10-15
    •         新华社上海7月17日电(记者陈芳、董瑞丰)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17日宣布,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3期试验。这是全球首个基于多靶点协同机制的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此次试验完成,意味着该新药研制已经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   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以大脑认知功能进行性丧失为特征。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症协会统计,目前全球共有约4800万患者。国际制药巨头和科研团队多年持续攻坚这一人类健康难题,但16年来没有一款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通过临床3期试验。   GV-971的临床3期试验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6周研究,旨在评估GV-971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为11-26)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期间,患者口服药物450毫克/次,每日两次。主要疗效终点指标为用药36周后阿尔茨海默症评定量表认知部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GV-971在认知功能改善的主要疗效指标上达到预期,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非常相似,特别是未发现抗体药物常出现的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的毒副作用。   该药物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不同于传统靶向抗体药物,GV-971能够多位点、多片段、多状态地捕获β淀粉样蛋白(Aβ),抑制Aβ纤丝形成,使已形成的纤丝解聚为无毒单体。最新研究发现,GV-971还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塑机体免疫稳态,进而降低脑内神经炎症,阻止阿尔茨海默症病程进展。   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GV-971临床3期的阳性结果是研发团队21年努力拼搏的结晶。971早期研发源于中国海洋大学,进一步的深度研发是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接续完成的。GV-971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并有望引领糖类药物研发新的浪潮,对提升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据悉,上海绿谷制药将按照流程,于年内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GV-971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的上市申请许可。
  • 《代谢机制性别差异的临床前研究指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7-06-12
    • 在动物模型中,维持体内代谢平衡的相关生理系统表现出性别差异。研究人员经常使用雄性啮齿类动物作为模型,因为它们比雌性啮齿类动物能够更好的体现代谢疾病。因此,这种已知的性别差异,能够为了解导致不同性别之间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差异的原因提供信息,然而,雌性动物模型却没有得到准确的运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要求这些缺乏在性别差异研究中使用的模型系统和实验范例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和同行评审人员将性别视为临床前研究中的一个生物学变量。在此我们讨论了使用动物模型和细胞研究体内代谢平衡和疾病的性别差异机制时的实验设计和理解。还强调了目前在研究工具和看法上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威胁了基础动物研究中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