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侵犯?
“他们应该选择最有资格的人……”
“我看不到颜色。” /“只有一个种族,即人类。”
这些用语听起来熟悉吗?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用语被认为是恭维,认同社会是统一的以及超越种族、阶级和性别的。但是在某些人看来,这些短语会引起冒犯的感觉,尽管他们可能不确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些微妙的挖苦的话,在看似文明的氛围中被激发时,会激起侮辱的感觉,被称为微侵犯。
《日常生活中微侵犯:种族、取向、性别和性取向》的作者Derald Wing Sue将微侵犯定义为“简短和普通的日常言语、行为和环境侮辱,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针对目标个人或群体的种族、性别、性取向和宗教,都传达敌对、贬低或消极的信息。”该术语最早由哈佛大学的精神病学家Chester M. Pierce提出,此后从最初针对非裔美国人的小挖苦发展到涵盖所有细微形式的偏见,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向已经边缘化的群体传达恶意信息。
微攻击(Microassaults):也称为“老式”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是有意识的和故意的偏见态度,通过环境暗示、言语表达或行为传达给边缘群体。
微侮辱(Microinsults):是微妙的冷嘲热讽行为,传达了一种针对边缘化群体贬低刻板印象的观念。例如,如果一位女性技术专家出面要求技术援助,而寻求帮助的人问她:“您确定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微无效(Microinvalidations):微观无效是排除或否定边缘群体的体验性的交流或环境暗示。
这些微攻击中有许多是无意的行为,那些传达贬义信号的人没有意识到这是敌对的或有害的。但是,无论有害信息是有意还是无意地传达给另一个人,微侵犯都会对个人的心理以及整个社会产生重大而有害的影响。
尽管微侵犯本身可能是微妙的行为,但它们长期累积的影响根本不是微妙的。微侵犯已深深地影响到图书馆。微侵犯的累积效应导致属于边缘化群体的图书馆员感到沮丧、孤立和焦虑。对高校图书馆员的调查列出了许多微侵犯及其影响的例子,包括口头挖苦,甚至故意将晋升机会排除在外,进而影响到专业人士的职业生涯。当这些影响得不到解决时,就会导致边缘化群体的图书馆员寻找新的职位,寻找不同的机会,或者完全离开该行业。
有很多人有兴趣进入图书馆界,但微侵犯文化对多样化的图书馆员具有排他性和敌视性,这驱使边缘化群体的图书馆员离开该行业,减少了组织的多样性,并阻碍了未来的招聘工作。如果图书馆管理的目标是维持现状,招聘流程就变成了旋转门,即无法留住人才。但是,这不是图书馆管理的目标。通过培养边缘化群体的图书馆员,并为每个人提供拓宽行业经验和观点的机会,现在是我们推动这项工作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