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1-2],肺结核发病呈现年龄结构轻、中青年患者结核菌阳性率高及病情较重的特点。此外,我国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5%的患者为具有生产能力的青壮年。基于此,来自南京市胸科医院的丁冬云等人合作对反复住院的中青年肺结核患者的住院原因展开了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反复住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相关成果发表于《临床肺科杂志》2015年第20卷第9期。
研究人员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间在南京市胸科医院反复住院的25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为分析样本,通过对其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来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的每次住院资料,得出住院原因及构成比,并采用单因素方法来分析住院次数与年龄、性别、户籍以及支付方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在反复住院的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中,一年内住院次数最多为7次,最少是2次,住院次数中位数为2次;住院原因的前三位分别是介入治疗需要、疾病进展和药物副反应;患者户籍对反复住院次数的P值<0.01;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户籍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显示,外地户籍患者发生反复住院的危险是城区户籍的8.873倍。
综上所述,中青年肺结核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主要是介入治疗需要以及疾病本身进展后抗结核药的副作用,而外地患者再次住院的风险明显高于本地患者。
[1] 苗瑞芬, 孙照平, 刘荣. 南京市2005-2010年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13, 24(2): 46 -48.
[2] 何林, 刘开钳, 黄科凡. 深圳不同户籍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9, 25(6): 416-418.